精华9
注册时间2017-1-9
威望549
金钱4870
贡献4059
金牌会员
 
威望- 549 点
贡献- 4059 次
金钱- 487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28 20: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28 20:13 编辑
3.反复体
最值得一提的还有回文反复体。
“举一字而诵皆成句,无不押韵, 反复成文也。”这是反复体。《回文类聚》说:“两韵者谓之回文,一字皆成读者,谓之反复。”讲的是回文与反复相结合。
反复体回文诗通常可做成圆形图,但也可做成其他几何形状。比如苏东坡最有名的那首二十九字的回文反复诗就是矩式的。
有八言二句,常见的有二十字的五言四句,还有三言四句、六言四句、七言四句(石幢回文)、七言三句(菱镜铭),四言二十四句(璇玑瑞镜铭),四言三十八句(拟赵阳台回文诗)。
(唐)陆龟蒙(“静烟临碧树”)开20字的联绝连环反复体回文先河。所谓联绝,就是既是两组对联,又是绝句,只是用的是折腰体绝句。它用了10组押韵,可以字字回文,可读出读出顺回40首诗来。但这首诗人们一直只把它当一般回文诗看待,没注意它是联绝连环反复体。
梁代达摩的诗被人认为是史上最早的回文反复体诗。达摩和陆龟蒙可能是史上最早写回文反复体诗的人。
回文反复体到宋朝时成果辉煌。
宋太宗赵光义,他有《回文诗》四卷、《心轮图》一卷、《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怀感回文五七言诗》一卷。《心轮图》是最早的回文反复体图诗之一,由五圈组成,是圆形图多层次的第一图。开创了回文反复体图诗的先河。
苏轼类回文反复诗,是十字图外加矩形。二十九字排成一菱形,外圈任取一字开始,左旋右旋,读之皆可,能得五言绝句三十首;圈内十字交叉的十三个字,顺读、横读、逆读,可得七言绝句四首;以中间的“老”字为枢纽,左右上下旋读,又可得诗若干首;若将所有二十九字任取一字随意回旋,取其压韵,还能得诗若干首。共可读出一百多首。
(宋)钱惟治的《春日登大悲阁两首》使20字的联绝连环反复体回文正式定体。后代的反复体回文基本都是20字的五言折腰体绝句。
网络时代回文诗发展变化最大的恐怕是回文反复体了。回文反复体历代有人写作,一般是20字的,当代萧玉苍先生写得较多,网络时代写作的人更多。
奇诗派的人写作的数量最多,尤其是刚刚,反复体回文有上百首,其次是李凡、姜祚正。
乔昆《翠院秋》回文反复诗是种新形式,是句句押韵的柏梁体。把回文反复诗的10组押韵压缩到5组,根据押韵组数越少,首数越多的特点读得10800首以上。开启了回文反复体利用减少押韵组数,增加首数的新时代。
16字的回文反复体,可得四言32首。如陆景升的镜铭,字有残缺,后无人继承。16字回文反复诗今萧玉苍写有一首。
见得最多的是8字的回文反复体诗,叫玉连环,4言一句,四句一首,共16首。但因为实际多是铭文,难遵守诗的平仄押韵要求。真正的8字回文反复体诗,只有网络时代刚刚的两首,诗读成五言。
刚刚在反复体的研究上成就最大。一是反复体创制最多的人。他创作了第一首28字的回文反复体,第一首12字的回文反复体,第一首8字回文反复体诗,第一首十六字令回文玻璃字反复体,第一首拆字通贯回文反复体,第一首双十字圆盘诗词反复体,第一首10字联绝连环回文反复体。在图诗中还创出几种反复体图诗。回文反复诗一般用圆形图,刚刚首创出8字图形。刚刚在回文反复体上还创造了利用公用字的办法,制出不同形状的回文反复体图。还有与其他诗体结合起来的回文反复体,如回文反复体兼柏梁体与独木桥体。历史上只有偶数字才有反复体,刚刚让奇数字都能写成反复体,这是一个大突破。李凡也把这种借字法分展到极致,他的《四季》是四环借字反复体。
二是在读出的首数上的研究,有几种反复体诗体读出的首数打破历史记录。20字的回文反复体的读法通常是40首,刚刚通过减少押韵组数的方法,以及跳读、辘轳七言读、乱点鸳鸯法读等方法,读出1万多首,28字的根据押韵组数的不同可读出38976首至51880首。回文反复诗读出的首数最多的可能要数刚刚45字的《三合一》了,据说可读出140984首,前所未有,闻所未闻。刚刚又写出一首《合璧虞美人百变回文反复体》,56个字可读出36万4906首诗来(数字也许存疑,但数量最多则无疑),逸飘采取减少韵组的方法,使合璧虞美人百变回文反复体读出更多首数。
4.四变回文
四变回文定义:举一句而反复成诵,句句可起,顺逆可读。实际是句子反复体。
结构特点:奇句的首尾为两组押韵,双句的首尾为另两组押韵,萧玉苍说:“所谓四变回文,即指一首绝句,如变换其平仄韵脚而逐句正读之,则可得四首绝句;若可倒章回读者,则可共得绝句八首。至若倒章、倒句两读均可者,则加倍而成十六首绝句矣。”
它来源于间隔韵,诗有三组韵的为间韵诗或交锁韵诗,四组韵的便为四变回文。诗例一般都是当代的,那么追究古代发源,谁最早写这种体呢,以前无人论及。
按 唐徐夤从自己的《自咏十韵》中抽出四句由四组押韵组成的诗句,做成图障两面,被人称为八体回文诗,它是四变回文的雏形,(宋)王安石的《迸月》,由四组押韵组成,开了跳读的先河,是第一首四变回文。但这首四变回文一直没被人发现,被大家当一般回文诗看待。
迸月 (宋) 王安石
迸月川鱼跃,开云岭鸟翻。
径斜荒草恶,台废冶花繁。
繁花冶废台,恶草荒斜径。
翻鸟岭云开,跃鱼川日迸。
冶,通“野”。
(金)宇文虚中《四时回文》也学这种写法,是古代写四变回文最多的,共12首。
最早论及这种形式的是徐时栋(1814—1873)《烟屿楼笔记》卷七:作回文诗者或五绝一首,倒读之又成一首而已。偶见《中州集》宇文叔通四序回文十二首,其第一、第三句首,皆谐韵是也。而第二、第四句首亦皆谐韵。如《春景》云:“短草铺茸绿,残梅照雪稀。暖轻还锦褥,寒峭怯罗衣。”稀、衣,短、暖外,复韵残、寒。盖初回之“衣罗怯峭寒,褥锦还轻暖。稀雪照梅残,绿茸铺草短。”再回之则“绿茸铺草短,稀雪照梅残。褥锦还轻暖,衣罗怯峭寒。”又其第一、第三句末,绿褥亦谐韵。盖回句不回字,读之云:“残梅照雪稀,短草铺茸绿。寒峭怯罗衣,暖轻还锦褥。”然则一首化为四首矣!惟《夏景》第一首第一句“翠密围窗竹”,第三句“睡多嫌昼永”,永字与竹字不谐,不知何故。余十一首无不谐者,至同卷中选张德容回文五绝二首,惟一、三句首有韵,便是回文常法矣。
清人陈作霖把它叫做连环格(《夜坐回文 连环格》读得八首),萧玉苍开始称之为倒章、倒句两读四变回文,后简化为倒章四变回文,再简化为四变回文(《过苇川 四变回文》)。
(清末民初?)倪抡第《近水园四时即景五言廻文》说“句首尾同韵上下句可以互易一首可作四首读。”
四变回文一般只见五绝和七绝,清朝出现一些律诗,四变回文七律有(清)毛咸《文笔庵 迴文读成四首》、(朝鲜)李诚中《回文诗每句押韵体次尹生》、华彬《秋叶 云栖看竹》、五律有(近代)邱炜萲《戏为回文体赠莲娘凤娘两词史》。奇诗派的山林樵夫、天涯客车写了不少四变回文的七律和五律。
读出的首数:徐时栋说可读出四首,加上回文就是陈作霖读得的八首。这八首是正规的绝句。还有折腰之类,另外随着对回文的研究,读法增多,首数自然增加,再加上不同的用韵方法,可多读出许多首诗来。比如王安石的《迸月》,应读得144首(顺逆韵的平仄声不同的五绝与七绝,可读得8首合律绝句,8首折腰体绝句,16首转韵诗,16首抱韵诗。左折叠读也读得8首合律绝句,8首折腰体绝句,16首转韵诗,16首抱韵诗。右折叠读也读得8首合律绝句,8首折腰体绝句,16首转韵诗,16首抱韵诗。以上总数144首。)顺逆押韵平仄相同的七绝读得合律七绝8首,折腰体七绝8首,转韵诗16首,抱韵诗16首。共48首。七律可读得128首七言诗。
发展变化情况:
a.四变回文加上绝律变体:
四季回文(四变回文、绝律变体) 刚刚
画绣春风趁绿嫁,螽鸣落叶悼秋终。
坝冲雨水凉长夏,空冻雪霜寒漫冬。
除了能读出144首诗外,又由于后两句是对联,可以本章倒序折叠回文构成一首七律。
画绣春风趁绿嫁,螽鸣落叶悼秋终。
坝冲雨水凉长夏,空冻雪霜寒漫冬。
夏长凉水雨冲坝,冬漫寒霜雪冻空。
嫁绿趁风春绣画,终秋悼叶落鸣螽。
b.刚刚还有几首集句(集谢灵运)四变回文。
c.顺逆同韵为三组韵:
由于顺逆同韵,四组韵便成为三组韵,可读得合律七绝8首,折腰体七绝8首,转韵诗16首,抱韵诗16首,柏梁体24首。共72首。
应诗一首 梨园春光(四变回文) 刚刚
浓花绽院梨园盛,月影窥风弄玉琼。
鈡响悦音余韵梦,雪狂如剑舞斜空。
d.顺逆同韵为两组韵:
奇句尾与偶句首为一组韵,加上顺逆同韵,便是两组韵,读得合律七绝8首,折腰体七绝8首,转韵诗16首,抱韵诗16首,柏梁体48首。共96首。
教书乐 萧玉苍
心虚务实求疑问,愤发勤攻专学文。
吟句觅诗哼小径,论书评字品幽林。
e.律诗:
清人写作者不多,如毛咸、华彬、(朝鲜)李诚中,(近代)邱炜萲,今人马驹昌,奇诗派的天涯客车、山林樵夫写了很多首。这种诗开初只读出四首,严一清(嘉庆五年至咸丰八年(1800—1858)陕西白河县知县)增读出四首。四变回文律诗到底读出多少首,尚在研究阶段,刚刚的读法是:1.一般通体回文;2折叠回文;3.奇句折叠读;4.偶句折叠读;5.奇偶句互调读;6. 奇偶句互调后的折叠读;7.奇偶句互调后的奇句折叠读;8.奇偶句互调后的偶句折叠读;共16首。9.其他七句可依次做第一句,每句为头如上有16首。八组得128首七言诗。
文笔庵 迴文读成四首 (清)毛咸
中林一刹开禅律,胜绝多闻时鸟啼。
通印法筵初译帙,賸菘秋院小分畦。
风催雨瀑寒岩溢,磴隐松云晓岫迷。
同客有谁劳问诘,磬敲清响引桥西。
“律帙溢诘”在入声四质;“胜剩磴磬” 在去声二十五径。
f.回文词:
今人才有四变回文词出现,如林贞木《十六字令•黄河鲤》可读出四首,此词变读后,平仄与词谱略有出入,是美中不足。奇诗派的天涯客车也写有《十六字令》,奇诗派的山林樵夫有《西江月》。目前四变回文词虽然很少,但只有人带头了,后面的队伍就会越排越长。
5. 顺逆同韵回文诗 6.独木桥回文 7.转韵 8.尾转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