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3|回复: 14

咏竹评老杜

[复制链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1-11 12: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2017-11-11 15:49 编辑

七律  咏竹评老杜  
恶竹应须斩万竿,浣花溪畔必留瘢。
青山方有金银价,老杜全无环保观。
绘画缺模悲郑燮,熊猫饿肚赖输般。
可怜尤是梅兰菊,君子双双才尽欢。

----注:
批老杜诗“恶竹应须斩万竿”。
公输般,鲁班,木匠鼻祖。

16

主题

394

帖子

1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535
金钱
677
发表于 2017-11-11 14:4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毋须忧翳,竹子一如韭菜命,旺盛得很。君不见那雨后春笋、哭后冬笋(廿四孝)、还有每年的“竹醉日”,都是竹子的“旺旺”时分。莫忧、莫瞖。

点评

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竹子确实是好东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1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11-11 15:05: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输般?复姓公输吧?针先生研究鲁迅不姓鲁,成吉思汗不姓汗过火了。

点评

输般,诗文中即指 公输般。例: 十月二十七日度岭作(淸•方濬颐) 雄州筑郭费甚钜,此役不过数百鍰。 修举废坠有司责,亟召匠作延输般。 秋怀用昌黎韵 其二(淸•李经述)   神工运鬼斧,输般噤不言。 感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15: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15: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2017-11-11 15:55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11-11 15:05
输般?复姓公输吧?针先生研究鲁迅不姓鲁,成吉思汗不姓汗过火了。


输般,诗文中即指 公输般。例:

感興(宋•王禹偁)  
般輸①目不見,何由用斤斧。
按:① 疑爲輸般之誤倒

游鍾阜呈同集諸公(宋•張祁)
風雷運梁棟,斤斧勤輸般

送黄疇若尚書(宋•袁燮)
譬如建大厦,運斧無輸般

九奮 其四 東首(宋•薛季宣)  
輸般俾攻以械兮,訴余曰罔克。礪利刃而斬其關兮,礙重門而莫得。

勵志(明•石珤)
若射就由基,若木就輸般
(霜剑注:由基, 养由基,春秋时期楚国将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射手。

十月二十七日度岭作(淸•方濬颐)
修举废坠有司责,亟召匠作延输般
     
秋怀用昌黎韵 其二(淸•李经述)
神工运鬼斧,输般噤不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15: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啜竽者 发表于 2017-11-11 14:49
先生毋须忧翳,竹子一如韭菜命,旺盛得很。君不见那雨后春笋、哭后冬笋(廿四孝)、还有每年的“竹醉日”,都 ...

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竹子确实是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11 20: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恶竹应须斩万竿----仄平平平仄仄平
杜甫是否出律了?

点评

没出律。杜甫是唐代人,竹字古音是入声,属于仄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2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20: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呼伦贝尔 发表于 2017-11-11 20:36
恶竹应须斩万竿----仄平平平仄仄平
杜甫是否出律了?

没出律。杜甫是唐代人,竹字古音是入声,属于仄声。

点评

嗯 是这样 可能发阻的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11 20: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11 20:43
没出律。杜甫是唐代人,竹字古音是入声,属于仄声。

嗯 是这样   可能发阻的音

点评

在十五世纪中叶嘉定人章黼著《韵学集成》一书,在这本书里仍然有入声。不过在有些入声字后面往往注明“中原雅音”读什么,比如“觳”是入声字,但附注说:“中原雅音音‘古’”;“哭”字也是入声字,但附注说:中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2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21: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呼伦贝尔 发表于 2017-11-11 20:55
嗯 是这样   可能发阻的音

在十五世纪中叶嘉定人章黼著《韵学集成》一书,在这本书里仍然有入声。不过在有些入声字后面往往注明“中原雅音”读什么,比如“觳”是入声字,但附注说:“中原雅音音‘古’”;“哭”字也是入声字,但附注说:中原雅音音‘苦’”,等等。“中原雅音”是一部韵书的名称。这部书既然叫做《中原雅音》,当然是反映北方通行语音的著作。它把入声字“觳、哭”等分别读同上声字“古、苦”等,说明当时或早些时候北方已有很多失去入声的方言。(网文摘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7-11-12 12: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隔太远了,莫名其妙 了。

点评

附议,误解老杜诗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2 14: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1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43
贡献
72894
金钱
9091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12 14: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削足翁翁 发表于 2017-11-12 12:44
相隔太远了,莫名其妙 了。

附议,误解老杜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12 14: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这里也有类似句子

点评

好例,毛泽东作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2 14: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1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43
贡献
72894
金钱
9091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12 14: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呼伦贝尔 发表于 2017-11-12 14:47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好例,毛泽东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15: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这是杜甫重回成都投奔严武的路上写的投赠诗。首联写回草堂的必要性。次联写整理草堂的计划,兼表示抑恶扬善的处世态度。颈联期望。尾联写当前处境艰难,以求得怜悯。所以竹子不过当了寄托衷心的替死鬼而已,用于与新松的对仗。因为杜甫其实一直爱松和竹,久与松竹作伴,这从这组诗第一首“敢论松竹久荒芜。”可以看出。他整理草堂只是整理“荒芜”而已。所以“砍万竿”----若砍万竿草堂就无竹了,这绝非杜甫本意。所以在下不过就句论句借题发挥赞竹而已。诸君不必过分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23: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杜的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的恶势力不言而喻。你对号了?真逗。“就诗论诗,莫离题”   你心惊了?就自省吧。(原上草)

-------老杜这首诗和安史之乱毫无关系。这是老杜离开草堂准备出峡到了阆中一代,听说严武又到成都任节度使,所以在回成都的途中写了五首投赠诗,扯什么恶势力?杜甫不过表示整理花园的态度,希望新松成长,不过讨好严武而已,难道他还有什么政治抱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7: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