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4-5-15 18:22 编辑
从《项王悲歌》看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唐尧
人杰举义指咸阳,逐鹿中原霸气狂。
破釜沉舟一战胜,灭侯始帝二朝亡。
鸿门止舞安天剑,虎口张开走汉王。
垓下別姬图再起,缘何自刎在乌江?
注:此诗使用普通话声韵。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是格律诗的最根本的艺术法则。这个艺术法则决定了格律诗的艺术水平。〈格律规则和格律格式同诗的艺术水平无关〉
也是格律诗同其它诗体区别的最主要标志。能写好起承转合,才称得上入了格律诗的门。怎么写某篇诗的起承转合,是一个艺术功力问题,是很难的。主要靠悟性才能解决。同一个意境,各人写出的诗和诗的水平不同。起承转合越清晰越明显,则诗的艺术水平越高。诗的起承转合是个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是一个圆。
《项王悲歌》这篇诗写了项羽从起兵到乌江自刎。其中间两联写了项羽一生的二个关键节点,破釜沉舟和鸿门宴。
起句首联写项羽江东起义反抗秦帝国暴政,义兵的攻击方向是秦都咸阳,项羽的军队是众多的反秦义兵里最強大的一支。
承联写项羽反秦战争里最关键的一战。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置军队于死地而后生,一举击败秦军主力,,取得推翻秦朝的关键战役的胜利。
转联写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听谋士范增的建议杀了先入关的刘邦。这是一个千载难逢,万年不遇的机会,可以一剑定天下。这个机会没抓住,项羽从此不再有机会一统天下了。其主要原因是项羽没有战略眼光,没有秦始皇那样的气吞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还想回到周朝的分封诸侯制去。
结联写项羽在垓下别姬,突出重围南逃至乌江自刎。这是一个不合逻辑的问题?项羽突出重围南逃的目的就是为了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为虞姬报仇。否则在垓下同虞姬一起死就解脱了。为什么到了乌江有生路过江就是他起义兵的根据地,顶羽反而自杀了?这到底为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