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4|回复: 17

【新诗体探讨之四】诗句节奏

[复制链接]

15

主题

264

帖子

2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8
贡献
544
金钱
962
发表于 2017-11-6 19: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龙 于 2017-11-27 13:02 编辑

 诗要有节奏美,诗句首先要有鲜明的节奏,节奏和韵律都是诗的重要要素。
“诗歌要求有节奏,有韵律(不是韵脚),这是只有适当地运用每个民族的语言特征(即语音、语调等等)才能取得的。”⑴。汉语是一种以元音为主的声调语言,富于高低升降变化。汉语的语音特点决定了汉语特有的音乐性,具有独特的、不同于西方语言的声调节奏。
    声调节奏是诗节奏的基础,诗者在组句时需要注意句子的声调节奏。
    南朝周颐、沈约等人发现了汉语四声,后来四声又分为平仄。经二百多年对诗句声调节奏的探索和实践,唐代成熟的近体诗才将诗句定型为偶数字平仄相间的排列形式,这就是律句的平仄律。
    律句以两字音步构筑并形成特有的声调节奏,每音步以后一音节的声调保证句子偶数字的平仄交替,所以诗界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启功先生用“平仄竿”⑵形象地描述了偶数字平仄相间的律句节奏,无论诗句字数多寡,只要符合这个规律就是广义上的律句。广义律句是汉语音乐美的典型表现。
    诗句的节奏可以由音调的抑扬顿挫形成,也可以由音义的语顿形成。音义语顿依诗句的内容而定,声调节奏按诗句各字的声调排列而出。两者形成的节奏有可能吻合,也有可能不吻合,两种节奏协调一致是诗者的追求。
    律句的基本句式由双音节词或词组连续叠加构成,在音义上往往是两字一顿与声调节奏同步并产生共鸣,这种音义语顿与声调节奏完全重合的律句称为典型律句。古诗词为了使音义语顿与声调节奏重合,在对口语进行精约时多使用双音节词或词组,并且很少使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语助词。
    在实用中,由于多音节词和词组的使用,或者是囿于语法和句法的限制,一些律句的音义语顿点与声调节奏点不完全重合。两种节奏点不合拍会对律句的节奏感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律句称为非典型律句。除三音节音步的句尾外,非典型律句一般只发生一处两种节奏点不合拍现象。
    例如:
    读/《散宜生》/恨见迟(仄仄/平平/仄仄/平)。
    指尖/轻点/乐难支(仄平/平仄/仄平/平)。
    第一句有一个节奏点不重合,是非典型律句。第二句除三字尾外其它节奏点都重合,是典型律句。
    古往今来,尽管汉字的读音有了不少变化,但是律句在节奏感上还是那样完美,读起来还是朗朗上口。这是前人留给当代的宝贵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
    现代使用的口语,“在语言结构上与古汉语并无本质区别,所使用的记录符号依然还是单音独体的汉字”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了加强诗的节奏感和可诵性,应该汲取和承传前人在音律方面的探索成果,结合现代语境的变化进行创新。其中的一个方法是以“声调代平仄”,创作新律句⑷。
    新律句是诗句偶数字声调不同的诗句,遵守“二四六分明”的写作原则。新律句应该避免“四同调”和“三同尾”⑸的现象出现,但允许拗救句的存在。新律句在用语也应该主要以现代的双音节词或词组为主,少用助词。努力做到音义语顿与声调节奏协调,但不强求全部使用典型律句。
    新诗体的诗句应以讲究声调律的新律句为主体。使用新律句,一样会使诗的声调节奏流畅起伏,优美和谐,这是对传统的继承。


注:
⑴ 赵朴初·《片石集·前言》
⑵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
⑶ 公木·《新诗鉴赏辞典序言》
⑷ 新律句的概念见拙作《声调律与新律句》
⑸ 四同调,指四个同声调的字在句中连续出现;三同尾,指三个同声调的字在句尾连续出现。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6 20: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作发表!

点评

谢谢首版支持!  欢迎诗友讨论和质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6 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64

帖子

2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8
贡献
544
金钱
96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21: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首版支持!
 欢迎诗友讨论和质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64

帖子

2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8
贡献
544
金钱
96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21: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东西有这么多创新,竟然没有人发现。

点评

新体诗在诗句用语也应该主要以双音节词或词组为主,少用助词,努力做到音义语顿与声调节奏协调。保持诗句的最佳节奏,但不强求全部使用典型律句。  使用律句,会使诗的声调节奏流畅起伏,优美和谐,这是对传统的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2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74

帖子

18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556
金钱
662
发表于 2017-11-7 21: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您老的成果!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64

帖子

2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8
贡献
544
金钱
96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21: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龙 于 2017-11-7 21:50 编辑

还是根据实例分析的好,贴一首诗,注意后2句的声调。
【打渔船】
珠水琶湾雾似烟。依稀望见打渔船。
锦鳞挂网应不少,上游放生⑴太可观。

注⑴:西江日报报道,肇庆连续十年每年放流鱼苗达120万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1-7 21: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龙 发表于 2017-11-7 21:17
这篇东西有这么多创新,竟然没有人发现。

新体诗在诗句用语也应该主要以双音节词或词组为主,少用助词,努力做到音义语顿与声调节奏协调。保持诗句的最佳节奏,但不强求全部使用典型律句。
 使用律句,会使诗的声调节奏流畅起伏,优美和谐,这是对传统的继承。

-----我感觉这是否提倡入律的古风呀?

点评

 谢谢您的评论。 从格式、用语和节奏上看,是有入律古风的影子。但入律的古风多是七言诗。我提倡的是没有固定格式的杂言诗,有如乐府,但使用变通的广义律句。 新体诗还使用现代精约口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22: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到既然是新体诗,就没必要限制二字一节。如歌词: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我了望/南方...
山下是/茫茫的/草原
她是我/亲爱的/家乡
清清的/昆都仑河
我在那里/饮过马
连绵的/大青山
我在山下/放过牛羊
亲爱的/汉族兄弟
和我们/并肩建设
在那些/野草滩上
盖起了/多少厂房
座座葱葱的/山岭...
我听见/黄河歌唱
隔着那/层层的/白云
我闻见/江南的/花香
从我的/家乡/到祖国的/边疆
都是我/心爱的/地方
辽阔的/祖国/所有的/民族
像一家人/欢聚一堂
我们大家/建设的是
同一座/社会主义/大厦
我们/大家/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通向/美好/幸福的/前方

点评

谢谢您的意见! 我提倡的新体诗是传统诗体的承传,讲究平仄律,用律句。所以讲究二字音步,讲究在句法上要求与平仄格律配合。  歌词是新诗一类,不讲究平仄律,不一定用律句。但是新诗要朗颂,歌词还要配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64

帖子

2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8
贡献
544
金钱
96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9: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7 21:55
新体诗在诗句用语也应该主要以双音节词或词组为主,少用助词,努力做到音义语顿与声调节奏协调。保持诗句 ...

 谢谢您的评论。
    从格式、用语和节奏上看,是有入律古风的影子。但入律的古风多是七言诗。我提倡的是没有固定格式的杂言诗,有如乐府,但使用变通的广义律句。
    新体诗还使用现代精约口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6
贡献
13145
金钱
1558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8 10: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根据实例分析的好,贴一首诗,注意后2句的声调。
【打渔船】
珠水琶湾雾似烟。依稀望见打渔船。
锦鳞挂网应不少,上游放生⑴太可观。

这分明就是用了浑河大侠的浑河体,何新之有?琶湾,疑似由琵琶湾压缩成的。

点评

 谢谢您的提醒。  我从未听说什么浑河体,不知它为何物,怎么会用了浑河大侠的体?  本诗体实是按四篇[新诗体探讨]的理论自制,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在网上也搜不到“浑河体”一词,请先生介绍一下什么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1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64

帖子

2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8
贡献
544
金钱
96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1: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1-7 22:02
我感到既然是新体诗,就没必要限制二字一节。如歌词: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谢谢您的意见!
    我提倡的新体诗是传统诗体的承传,讲究平仄律,用律句。所以讲究二字音步,讲究在句法上要求与平仄格律配合。
 歌词是新诗一类,不讲究平仄律,不一定用律句。但是新诗要朗颂,歌词还要配乐,还是要符合汉语的音韵特点。
 新诗用语偏于口语,精约度不高,它的音步以二字、三字音步为主,即使套用平仄律,也是非典型律句,何况新诗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目前新诗的格律化主要着重点在格式上和在音步对称上,也就是在语顿上下功夫。并没有在音韵上下功夫,这是用语精约度不高的情况下能够采用的方法。
 我很佩服像《再别康桥》、《炉中煤》这样的新诗,用语精约度比现在的高,不滥用助词,用语简洁,意境深远,读起来朗朗上口。除了隔句押韵之外,在句子的节奏上也很有特点,与汉语的音韵特点相切合。我觉得这些应该是新诗样板,写歌词时不妨也参看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64

帖子

2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8
贡献
544
金钱
96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2:1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明 发表于 2017-11-7 22:26
好诗,欣赏。

谢谢!
后两句不是传统的律句,是律句的变通写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64

帖子

2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8
贡献
544
金钱
96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9: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11-8 10:23
还是根据实例分析的好,贴一首诗,注意后2句的声调。
【打渔船】
珠水琶湾雾似烟。依稀望见打渔船。

 谢谢您的提醒。
 我从未听说什么浑河体,不知它为何物,怎么会用了浑河大侠的体?
 本诗体实是按四篇[新诗体探讨]的理论自制,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在网上也搜不到“浑河体”一词,请先生介绍一下什么叫“浑河体”。不过网上说浑河大侠反对讲诗词理论,我是赞成讲理论并以此制定新诗体的。
 诗后两句是律句的变通方式,帖中倒数第四段有讲述。
 诗中的琵湾不是江浙的琵琶湾。珠水琵湾指珠江在广州市琵洲岸边的拐弯河道。我不做习作,写的诗都是实景,有感而发。
 谢谢!

点评

浑河体目前尚未正式列入诗体榜单,是浑河先生自命的一种外观像古体内容像口语的诗,有点像顺口溜。不知这样介绍准确与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2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1-8 22: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2017-11-9 08:04 编辑
水龙 发表于 2017-11-8 19:41
 谢谢您的提醒。
 我从未听说什么浑河体,不知它为何物,怎么会用了浑河大侠的体?
 本诗体实是按四篇 ...


浑河体目前尚未正式列入诗体榜单,是浑河先生自命的一种外观像古体内容像口语的诗,有点像顺口溜。
(原作者:首先说说什么是浑河体,浑河体就是七个字一句,四句一首,押不押韵随意,标点符号可有可无,最好写完不修改,保持原生态,这样诗就是浑河体。比如我写一首:秋夜凉了秋夜凉,晚上睡觉莫开窗。开窗睡觉凉气坏让你感冒多麻烦

点评

 谢霜剑先生。  这样的话,与我提倡的不是一回事。我提倡诗句用律句、讲平仄、押韵、精约口语,口语精约后才能入诗。  顺便说一下,在网上搜到了“新声放体”和拜读cccl9988_40xp7的诗。我感觉放体是用现代语言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9 0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64

帖子

2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8
贡献
544
金钱
96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09: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8 22:36
浑河体目前尚未正式列入诗体榜单,是浑河先生自命的一种外观像古体内容像口语的诗,有点像顺口溜。
(原 ...

 谢霜剑先生。
 这样的话,与我提倡的不是一回事。我提倡诗句用律句、讲平仄、押韵、精约口语,口语精约后才能入诗。
 顺便说一下,在网上搜到了“新声放体”和拜读cccl9988_40xp7的诗。我感觉放体是用现代语言写律绝,不甚讲究平仄律,不知我理解得对不对。不知此放体是否寸草先生的放体。我是讲平仄的,但也讲究一定规则下的变通。
 我认为中国诗歌,不论将来会采取什么形式,只要汉语语音的特点不变,“平仄”总还是不能无视不管的。(赵朴初《片石集》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格律体新诗只讲格式和音步排列对称。因为它反对使用类似古诗的精约口语,不讲平仄只是无奈之举。

点评

还是用作品说话吧。理论太抽象,不知你的和放体自由体浑河体有什么区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9 12: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1-9 12: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龙 发表于 2017-11-9 09:42
 谢霜剑先生。
 这样的话,与我提倡的不是一回事。我提倡诗句用律句、讲平仄、押韵、精约口语,口语精 ...

还是用作品说话吧。理论太抽象,不知你的和放体自由体浑河体有什么区别。

点评

提倡用律句是本质区别。 贴作品也没用的,看它是啥就像啥,能仔细分析的人不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9 1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64

帖子

2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8
贡献
544
金钱
96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3: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9 12:25
还是用作品说话吧。理论太抽象,不知你的和放体自由体浑河体有什么区别。 ...

提倡用律句是本质区别。
贴作品也没用的,看它是啥就像啥,能仔细分析的人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11: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