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5|回复: 7

历家评【題烏江亭】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11-5 18: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11-5 18:24 编辑

題烏江亭(唐·杜牧)


勝敗兵家②事不①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③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按:① 一作不可 ② 一作由來 ③ 一作豪
評注
《苕溪漁隱叢話》:
苕溪漁隱曰:牧之于題詠好異于人, 如《赤壁》雲:「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題商山四皓》雲:「南軍不袒左邊袒,四皓安劉是滅劉。 」皆反說其事。 至《題烏江亭》則好異而叛于理。 詩雲:「勝負兵家不可期......」項氏以八千人渡江,敗亡之餘,無一還者,其失人心為甚,誰肯複附之? 其不能捲土重來,決矣。
《圍爐詩話》:
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色、故事、議論者為上,義山「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是也。 ...... 露圭角者,杜牧之《題烏江亭》詩之「勝負兵家未可期......」是也。 然已開宋人門徑矣。
吳景旭《歷代詩話》:
牧之數詩(按指本詩及《赤壁》、《四皓廟》),俱用翻案法,跌入一層,正意益醒,謝疊山所謂「死中求活」也。
《唐詩鑒賞辭典》:
杜牧會昌中官池州刺史時,過烏江亭,寫了這首詠史詩。 「烏江亭」即現在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浦,舊傳是項羽自刎之處。

項羽潰圍來到烏江,亭長建議渡江,他愧對江東父兄,羞憤自殺。 這首詩針對項羽兵敗身亡的史實,批評他不能總結失敗的教訓,惋惜他的「英雄」事業歸於覆滅,同時暗寓諷刺之意。

首句直截了當地指出勝敗乃兵家之常這一普通常識,並暗示關鍵在於如何對待的問題,為以下作好鋪墊。 「事不期」,是說勝敗的事,不能預料。

次句強調指出只有「包羞忍恥」,才是「男兒」。 項羽遭到挫折便灰心喪氣,含羞自刎,怎麼算得上真下的「男兒」呢? 「男兒」二字,令人聯想到自詡為力能拔山,氣可蓋世的西楚霸王,直到臨死,還未找到自己失敗的原因,只是歸咎于「時不利」而羞憤自殺,有愧于他的「英雄」稱號。

第三句「江東子弟多才俊」,是對亭長建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的藝術概括。 人們歷來欣賞項羽「無面見江東父兄」一語,認為表現了他的氣節。 其實這恰好反映了他的剛愎自用,聽不進亭長忠言。 他錯過了韓信,氣死了范增,確是愚蠢得可笑。 然而在這最後關頭,如果他能面對現實,「包羞忍恥」,採納忠言,重返江東,再整旗鼓,則勝負之數,或未易量。 這就又落腳到了末句。

「捲土重來未可知」,是全詩最得力的句子,其意蓋謂如能做到這樣,還是大有可為的;可惜的是項羽卻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 這樣就為上面一、二兩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據,而這樣急轉直下,一氣呵成,令人想見「江東子弟」「捲土重來」的情狀,是頗有氣勢的。 同時,在惋惜、批判、諷刺之余,又表明了「敗不餒」的道理,也是頗有積極意義的。

議論不落傳統說法的窠臼,是杜牧詠史詩的特色。 諸如「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劉是滅劉」(《題商山四皓廟》),都是反說其事,筆調都與這首類似。 宋人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謂這首詩「好異而畔于理...... 項氏以八千人渡江,敗亡之余,無一還者,其失人心為甚,誰肯複附之? 其不能捲土重來,決矣。 」清人吳景旭在《歷代詩話》中則反駁胡仔,說杜牧正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層,正意益醒」。 其實從歷史觀點來看,胡氏的指責不為無由。 吳景旭為杜牧辯護,主要因這首詩借題發揮,宣揚百折不撓的精神,是可取的。

雨夢按:小杜標新立異,純屬不切實際的神吹。 今有苟湊者拾其牙慧,嘩眾取寵,一可笑也。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5 18: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种怀古诗,几乎都有借古讽今的意思,也就是从其中吸取经验或教训,以利于当时的现实。所以根据诗人当时的目的不同,出发点也不同。比如杜牧这首叫人们忍辱负重,不要意气用事,在乱世,无疑是知识分子自保之策。刘禹锡就是一例。
    同题在北宋李清照笔下就赞扬项羽,“死也为鬼雄”,因为当时北宋败于金,仓皇南渡,李清照这诗鼓励男儿杀敌立功,无疑也是正确的。
    可见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社会背景或诗人出发点不同,会有不同咏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94

帖子

1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535
金钱
677
发表于 2017-11-5 19:2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朝历代诗评家评说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的诗,除杜牧《题乌江亭》、李清照《夏日绝句》,中间应该还有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特为两位老师敬录上:
             《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点评

恩,是有几首。如这首也有趣: 项王(淸·汪绍焻) 骓马虞兮可奈何,汉军四面楚人歌。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 ----此诗抑刘扬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5 1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5 19: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啜竽者 发表于 2017-11-5 19:29
历朝历代诗评家评说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的诗,除杜牧《题乌江亭》、李清照《夏日绝句》,中间应该还有北宋 ...

恩,是有几首。如这首也有趣:
项王(淸·汪绍焻)
骓马虞兮可奈何,汉军四面楚人歌。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

----此诗抑刘扬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11-5 20: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11-5 20:17 编辑

谁拾人牙慧?我写这首诗时还未见过杜牧这首。对项羽我写于二零零七零八四篇诗,一古一律二绝。还有一篇绝句录下:

沉舟破釜灭秦功,天下曾经在掌中。
杯酒鸿门没落地,乌江绝处显英雄!

这又是拾谁人牙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94

帖子

1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535
金钱
677
发表于 2017-11-5 21:0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跑能跑出国祚,但跑无妨。刘邦跑,跑出4百余年,延安也跑,跑出更快开国,不丢人。
    对项羽这个英雄人物,想着都有些不寒而栗。垓下被围,垂死前的检讨:我是行的,时运不利我而已,我的马儿不肯去马而已。
    突围出来,八百余骑追随,没有接战,跑剩百余骑。继续跑,剩廿八骑,应该向江东跑吧?其间,有田翁指路,可能算得上江东地界的人民?指的简直就死路。
    之所以剩廿八骑也决战,应是已知江东不可行矣。
    当初江东父老助力八千赌本,项羽说是为了父老们的家国——“楚”。赢到开河开郭时,就只想不可衣锦夜行,且有对义帝不义的所为。
   如今赢得的都输了,连赌本也输了,再回江东向人民伸手要赌本?再用什么口号去取信于民?没有这“从头越”的机会了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11-5 21: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城子 于 2017-11-5 21:57 编辑

《乌江》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败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胡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2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