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薄酒,解解解解元之渴。 明朝的才子解缙中了解元后。一日外出游学,走得又渴又乏,于是来到一座酒楼,歇息饮酒,随口道出一句:
“一杯薄酒,解解解解元之渴。”
这时,酒馆中正有一些人饮酒,听后齐道: “好令,好令!”有一人略一思索,把座位旁驼背人的书罗了起来说:“我接一令!”随道:
“一双拙手,罗罗罗罗锅之书。”
又一人接着道:
“一番阅历,经经经经略之事。”
此出句衍化出好几个出句
1.一杯薄酒,解解元之渴
2.一杯薄酒,解解解元之渴。
3.一杯薄酒,解解解解元之渴
第3个出句,一般人认为应这样划分为三个音:一杯薄酒,解解\解\解元之渴。
这是按今音“解”有三个读音来读的,这种读法固然不错,但这是古代的出句,古代是不是也是这样读呢,为此,我把古人的反切都翻出来晒一遍。
从《洪武正韻》来看“解”有四个读音:
1、佳買切,约读(与今音比较,所以用“约读”)jǎi音,今读jiě。判也。支解。散也。緩也。解,難之散也。
2、胡買切,约读hǎi音,义同上。又地名、谷名、姓。山西人今也有读hài的,如山西解州、山西忻州解原乡。
3、居拜切,约读jài音,今读jiè。除也。一曰聞上也。發也。進士由鄕而貢曰解額。
4、下戒切,约读xài音,今读xiè。亦判也,散也,曉也,獸也,地名也,姓也。
其他读音:
1还有尸賣切----约读shài。 下解切,蟹去聲------约读xài。舉下切,嘉上聲。----约读jiǎ。居縊切,音記。訖力切,音棘。-----约读jì。舉履切,音几。 jǐ
1中的“緩也”,又读古買反,-----约读gǎi謂解難之初。我们这儿解只有两个音:gǎi和gài,如解(gǎi)放、解(gài)押。
1中的“散也”,又读諧買反,-----约读xǎi謂旣解之後。
2中又读下買切------约读xǎi
3中又读古隘切、去聲。-----约读gài。居隘切、居拜切,------约读jài。除也。一曰聞上也。發也,发遣也。進士由鄕而貢曰解額。如押解,解元。
还有口賣切,楷去聲。----约读kài。解垢,詭曲之辭。止也,舍也,质也,谢过也。又音楷。---- 约读kǎi。
那么第三个出句就可读成:一杯薄酒,解gǎi解jǎi(今读jiě)解xài(今读xiè)解jài(今读jiè)元之渴
意思是慢慢地解除姓解的鄕貢头名的口渴。
如果按古代读音来衡量,那两个对句的对的对么?也来晒一晒。
罗,今只一音luó(我这儿的方言读阴平)。魯何切、良何切、朗何切,音蘿-----约读lé。鄰知切-----约读lī。名词网羅。动词用网罗捕,引申为网罗。列也。又帛也。又國名。又水名。又新羅,又姓。又羅羅,獸名。又菴羅,果名。
又《集韻》郞佐切,音囉----约读luò(佐古代去声)。邏或省作羅。巡也。
从意义上能对上,但从音上是对不上的。
再看经吧。
经,今只一音jīng。《唐韻》《廣韻》古靈切《集韻》《韻會》《正韻》堅靈切, 音涇。又《廣韻》古定切,音徑。經緯也。又《韻補》叶居良切。《中华大字典》只收堅靈切和古定切两个音,且两音意义一样。所以也从意义上能对上,但从音上是对不上。
由此知道文中的对句都只是意义上对,不管多音的。下面来研究音对的,一是要用上四个音,二是最好用四个平声音去对。
这个对句不错 半支雅曲,乐乐乐乐师之心。
1.yuè(逆角切,音岳) 1.声音,和谐成调的。2. 樂之器也。3. 姓。
2.lè(盧各切、歷各切) 1.欢喜,快活;快~。~境。2. 使人快乐的事情。3. 对某事甘心情愿。4. 笑。
3.yào(魚敎切)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
4.lào(力照切、力召切)毛音洛,鄭音療。1. 療。2.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5.力角切。烁。烁省字。
6.lù 盧谷切,音祿。《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
7.láo魯刀切,音勞。《廣韻》伯樂相馬。一作博勞。
出句 一杯薄酒,解gǎi解jǎi(今读jiě)解xài(今读xiè)解jài(今读jiè)元之渴;
(慢慢地解除姓解的鄕貢头名的口渴。-----缓解姓解的鄕貢头名的口渴。)
对句 半支雅曲,乐lè乐yào乐yuè乐lào师之心。
(高兴地欣赏姓乐的乐地的师傅的心声)
因出句多音字不顾平仄,因此对句全不顾平仄。按说,多音部分特殊处理,其他部分仍应顾平仄,因此改一下
出句 一杯薄酒,解解解解元之渴;
对句 半首雅音,乐乐乐乐士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