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7 13:30 编辑
技巧联中有一种歧义联,它与双关联相似,但又不同。双关联分内外,表面一层意思,实际一层意思,这种关系是由表及里,一层层深入的。歧义联则是平行的,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思,不必深入思考便凸显出来。 先说双关。有一个人临刑时,小儿子在旁伤心地哭着。这个人灵机一动,念了一副上联:莲子芯中苦。此联就是双关联,表面是吟莲子,实际是可怜小儿子。这副双关联把双关的两种方法都用上了,一是谐音双关:莲―――怜;芯―――心。一种是意义双关:子―――1.植物的果实,2.人的儿女。这个双关利用“苦”把它们相通起来。假如哭的不是子女,而是妻子,这个“子”字仍然是意义双关:子―――1.植物的果实,2.对对方的尊称或爱称,解做您、卿。 歧义联又与别解联相似,但别解联与双关联一样,不是同时性的。别解联先读出的是一般性的对联,然后考虑荣造的具体语境,发现其中一两个词语故意做别的意思解,全联就会出现另一种意思。
出句:蜀道难,无亮更难【岁月悠扬】 这是嵌作品名的联,意思是四川的路难走,天黑了更难走。如果在亮字上下功夫,别解为诸葛亮,那么此联就变成了蜀国的前途难,没有了诸葛亮更难。 以上两种联的不同意思都不在同一层次上,歧义联的不同意思则是在同一层次上,也就是说,几种意思同时出现。 按《高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意义不确定,有不同解释”称为“歧义”,因此而构成的具有双关语意的对联应称为“歧义双关联”。歧义联的种类有节奏歧义、多音歧义和语意歧义。
第一种 节奏歧义 节奏歧义,是出现最早,大家最熟悉的一种。指的是同时有几种节奏不同的读法,结果产生几种不同的意思。 楹联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加标点的,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断句方式对楹联联意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有一种楹联,是出于某种需要而精心构思的,不同的断句方式下,联意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相反。这就是利用两读法所制作的楹联。这种楹联不很常见,但构思好了,用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却可以产生其它格式的楹联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请看下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相传此联为明代学者祝允明为一店主人所作的一副戏谑联。店主人将其读成: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认为是一副倒霉晦气的春联,因而大为不满。祝允明微微一笑说:不必生气,是你把楹联念错了。应该这样念: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店主人这才转怒为喜,且置酒招待。这是祝允明利用这副楹联有两种不同读法所获得的相反效果,与店主人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但由于这副楹联容易产生歧义,店主人终究没有贴出来。 传说祝允明还写过这样一副歧义联: 此屋安能久居
主人好不悲伤 相传有个刻薄的富翁造了高楼大厦,请祝允明写楼联。祝深知此翁为人,决意捉弄他一下,便写了上面这副楹联,并念成: 此屋安,能久居;
主人好,不悲伤。 富翁听后颇为满意,待贴出来后,宾客们却个个偷偷地暗笑,富翁明白了其中奥秘,只落得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奈何。原来这副对联如不断句,上联分明是疑问句式,下联是感叹句式,那么这间屋子是无人敢住的。 此屋安能久居?
主人好不悲伤! 这幅对联和以上例子稍有不同,是由“不作断句和断句”而构成双层联意。
有一个酒店老板为人吝啬,有一次他请一个秀才写春联,秀才写道;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此联暗含两种断句方式,因此联意可作双解: 笑死你的读法是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气死你的读法是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再看几个例子: 论书谁似陈公博 娶女当如宋子良 此为民国时陈布雷在酒宴上的戏作。从字面看,上联意思是,论书有哪个人像陈公博(日寇侵华时成为汉奸)?下联是一句玩笑话,意为娶妇应当如宋子良(宋子文之弟)。其实,若知道下联用了典故,应当这样断句: 论书谁似陈公,博? 娶妇当如宋子,良! 原来,《诗经陈风衡门》有“岂其取(通娶),必宋之子”之句,宋国女子以美丽、善良著称,所以“宋子良”应断为“宋子,良”。同理,“陈公博”应断为“陈公,博”。全联之意为:论书有谁像陈公(对有才华的陈姓男士的尊称)那样博学,娶妇应当娶美丽、善良的宋国女子。
这位医生好,看病、祛病,不害民 此店药物多,利人、益人、少肥己 读成下面的可就不好啦: 这位医生好,看病、祛病不?害民 此店药物多,利人、益人少,肥己
斯人福禄,少灾难再降 此屋安详,无病痛重临 若读成下面的,你就笑不出来啦。 斯人福禄少,灾难再降 此屋安样无,病痛重临
对句:金圣叹内子(云飞鹰游) 出句:玉门关外人(西安闲人) 此歧义联,利用语句停顿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意思。 金圣/叹内子 金圣叹/内子 玉门/关外人 玉门关/外人
对句:有胆识浪子; 对句:无所谓飘萍。 有胆识/浪子 有胆/识浪子
无所谓/飘萍 无所/谓飘萍
出句:睿使仲达图魏延 [心血来潮] 睿使仲达图/魏延 睿使仲达图魏/延
读出类型最多的,恐怕要算我出的: 出句:证据要求真实在 (刚刚) 实,平水韵,仄声 证据/要求/真实在 证据要求/真/实/在 证据要/求真/实在 证据要/求/真/实/在 证据/要求/真/实/在 证/据要求/真实在
第二种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多音歧义。 豆腐店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有两个音平声chang,仄声zhang,因此此联有许多种读法: 1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2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3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4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5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
出联 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 (刚刚) 全平联 行读hang,xing,都是平声,不同的读法可赞不同的人 赞书法家 读成 航航形,航航形,航形,航形 赞插秧手 读成 航航形,形航航,形航,航形 赞体操队 读成 形航航,航航形,形航,航形 赞业务主任 读成 航航形,形航航,航形,形航 ……
第三种语意歧义比较复杂,方法较多,辨得清懂得透的可以造出许多妙品。 第一种是多义词造成的歧义 多义词指的是一个词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等,使一个词有好几个义项,这些义项与本义都有关系的叫多义。
出句 弓长弓长公雁亡 (刚刚) 本联用了多音技法,前一个长,名词,弓长为职称名。后一个长为形容词,弓长,弓很长。但这些不是歧义。歧义在“亡”字上。公雁落、公雁飞、公雁死、公雁逃都没歧义,公雁亡则有歧义,是死呢,还是逃呢?
出句:太阳能,太阳能,太阳能借太阳能,能烧热水 【金筑子】 本意:太阳能(物名),太阳能(能量),太阳能(物名)借太阳能(能量),能(能够)烧热水
另一种:太阳能(能够),太阳能(物名),太阳(物名)能(能够)借太阳能(物名),能(能量)烧热水
第二种是同音词造成的歧义 同音词指的是一个词的两个义项虽然音同形同,却没有一点瓜葛。形成的原因是古代的假借。假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这个音和意义,却没有这个字,于是借一个现有的字来表示。一种是这个字虽然已经有了,因为历史原因或一时错别字造成别的字代替,这样形成的意义叫假借义。假借义的词与原字已有的意义之间的关系,就叫同音词。
出句1:鞋宽不满足 【無涯过客】 出句2:洗脚过足瘾 【纪晋唐】 足,1、足够 2、脚 这两个出句的“足”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形容词,这两个词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出句;唐僧不解风情,只因一本正经 【风中铃音】 1. 正经,指态度庄重、正派。2.正经,一般指指儒家经典,这里指佛经。二义无关联。
出句:收藏一角十分珍贵【武陵山人】 1. 一角十分,名词,指钱,十分为一角。2.角,名词,角落;十分,非常,副词。这副联出得非常巧妙。
出句1:管秘书管秘书[刚刚] 出句2:管秘书管乐行[刚刚] 管:1.姓;2.管理,动词;3.乐管。此三者为同音词 秘书:1. 指秘书职务;2. 秘密的书,如宫禁藏书、谶纬图篆、朝廷机要文书等。此二者为多义词 行:1.xing,可以,不错2.hang行当。此二者为多音词 第一句1. 管秘书管理秘书这类的官员;2. 管秘书管理秘密书籍。这一句属于多义歧义。 第二句1管秘书的管乐很不错;2. 管秘书管理音乐机构。这一句属于同音词歧义。
出句:白描卖炭翁。 (太贫公子) 1.白描为一种技法;2.白指白居易。
出句 :幼安居处易安居。[fpe95] 注:幼、易两兼。歧义,嵌名。1. 幼,小时候;易,容易。2. 幼安,易安皆人名。二者为同音关系。
出句:别住也,慌矣,忙矣?[刚刚] 1.别住,别,不要;住,住宿,睡觉。别住,不住。2. 别住,卡住。二者属于同音关系。
出句1 讲绝对,对不对?[刚刚] 出句2 绝对,对不起。[佚名] 绝对,1. 独一无二的对子,没有相对的对子;2. 必定;肯定,副词。 对不对,1.应对不应对;2.是不是,正确不正确 对不起,1.应对不上;2.造歉语 第一句1.要讲没有相对的对子,是不是;2. 要讲没有相对的对子,应对还是不应对?3. 要讲必定这样,是不是。 第二句1.这句绝对,对不上;2. 这句是绝对,是不是;3.真的,对不起你啦。
出句:鼠药质优消耗多 [仙人掌] 消耗:1.消灭老鼠;2. 因使用或受损失而逐渐减少。
第三种是兼类词造成的歧义 兼类词指的是一个多义词中两个义项意思差不多,但词性却不同。 出句:柳叶偕风绿[刚刚] 绿同时含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表示颜色的红绿青等常兼类。
出句:书生找典找生书[刚刚] 书生含名词和动词短语两种词性。
第四种是反训词造成的歧义 反训词指的是一个词含有两种相对或相反的意思,如施受同辞、褒贬同辞、轻重同辞等。 出句:沽酒也,求醉乎,觅钱乎?[刚刚] 沽有买和卖两个意义,求醉指买酒,觅钱指卖酒。
后两类出句者尚少,尤其第四种。但这些歧义出联的方法大家熟悉后,作品会渐多的。
出句:棉花开口白【楚山孤客】 最后我们来分析这句。虽已有人分析过,但不全面,因此应对者也顾此失彼。这句是同音词与兼类词结合的典范。同音词:1.颜色,2.说。兼类词:都表示颜色时,1.形容词;2.动词,开放白色。对时要兼顾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