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1|回复: 16

合掌诗与啰嗦诗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28 21: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山楼主曾创造了一种合掌诗。
半山楼主戏题两首合掌诗
作联时,有人以为上下联词性,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第一大忌。什么叫合掌?是指上下联以同义词对举,句意近同,内容重复,不相区别的弊病。对联本来是以最精炼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内容,如果合掌,全联不过是半联的意思,岂不是浪费了半联?上下联完全合掌,固然应当避忌;基本合掌、部分合掌也要注意避免。合掌也是诗病的一种,但是也有人以作合掌诗为一乐,近得余暇.半山学作一.二.发在这里,供友一乐.
----【半山楼主人】



一,
西席文章三色光,先生词赋绿红黄。
千花绘画拼双页,百卉描图合两张。
好友莘莘欣入室,嘉宾济济笑登堂。
天涯别恨知多少?海角离愁问短长。

二,
祥云万丈咏朝晖,瑞霭千寻诵早曦。
白首年逾七十岁,苍头寿过古来稀。
途穷财乏人思返,路尽钱空客欲归。
临帖摹碑学书法,关门闭屋掩柴扉。



刚刚曾点评说这是一种诗体,作为一种娱乐诗体,大家不妨写几首玩玩,也是一种锻炼。
今天我细看了一下,却发现了问题,因此又做了个点评。
刚刚:
“临帖摹碑学书法,关门闭屋掩柴扉。”
对不起,上次没有仔细检查,今天发现这两句不是合掌,是啰嗦诗句。杂体诗中有一种啰嗦体,不要混淆、请修改,不修改则为破体啦。作为合掌体,例不三不立,再写几首吧。

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啰嗦体和合掌体作一番比较:
合掌体诗上下句合掌。啰嗦体诗一句中同义词多次运用,造成一种罗嗦累赘。
不管是合掌体还是啰嗦体,第一要全首处处如此来写,不能中断,凡中断了就是破体,破体就不是这种诗体了。第二,这两种都是娱乐诗,因此尽量要写得幽默有趣。使人看了发笑,或使人看了有所触动。

来源: 合掌诗与啰嗦诗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8 21: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所评。半山之诗例写的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示了什么样的联叫合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8 21: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山首版似乎也开创了一个娱乐型诗体----合掌型诗,很有趣,也需要有才华才写得出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8 21: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诗(啰嗦诗)
一、字用本字,意也用本意

       古代,某财主之家两兄弟胸无半点墨,多次考秀才不中。后来老子拿钱去官府纳捐,才得到监生的头衔。这样一来,兄弟二人就以为自己真的有学问了,于是作起诗来。
一日兄弟俩出城游玩,兄弟两指着远处的大石头吟“诗”联句一首:
远观石头大,近观大石头。(兄)
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弟)
       这种诗啰嗦大量用同一个词而毫无诗意,是病诗。
       但有一种啰嗦诗,是有意堆叠同义词,故意重复,造出一种甚有诗味的意境,表达一种幽默效果,加强罗嗦的讽刺效果。诗歌固然要求语言凝练,但重复啰嗦以至成诗,也自有其趣。
      冯梦龙的《古今谭概》载,北宋雍熙年间,有位自称“诗伯”的人,写过这样意思重复诗,题目叫《宿山房即事》: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
        上面这首诗,第一句“一个”,“孤”,“独自”意思重复,第二句,“关门”,“闭户”,“掩柴扉”意思重复,第三句,“半夜”,“三更”,“子时”意思重复,第四句,“杜鹃”,“谢豹”,“子规”同为一鸟的名字,又是重复。但这种重复,是有意为之,我们并没有理由怀疑诗的作者缺乏最起码的文字常识。这首诗给读者创造了一个颇有诗味儿的意境:夜半十分,一个和尚奔波了一天回到寺门之外,此时,寺门一闭,家家户户也已进入梦乡;就在这寂静地深夜,传来了杜鹃的啼叫,这叫声显得是多么地凄凉。
       仍然是这首重复诗的作者,还有一首《咏老儒》的重复诗,这首诗也重复得巧妙:
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眠。
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驻高年。
       这首诗虽然重复连篇,但如果撇开字面看,其内容却显得一点不啰嗦,短短二十八个字,饶有风趣地勾画了那种岁月蹉跎,年华已老,胸无点墨的读书人的形象,给人一种有益的启示。
       但这种啰嗦诗再也没有人写过,直到网络时代,才有人感到好玩,也仿着写。
       刚刚的罗嗦诗分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模仿,同义词堆砌而成,是真正的“罗嗦”呢。第二阶段从古杂体大师们的阐述中得到灵感,突出杂体的词则本字,意则假借,使人沉浸在某种气氛中,而不察觉是同义词的堆砌,摆脱了纯博一灿的简单。这种写法已引起许多网友的重视,带动了大批网友一起写,可以说刚刚把罗嗦诗发扬光大了。
    第一阶段
罗嗦诗
茅房陋室草屋颓,鳏寡孤独单影归。
妻子爱人媳妇逝,关门闭户掩柴扉。
实只八字:房颓,独归,妻死,关门。

半夜上网(啰嗦诗)
人静三更连半夜,不眠不睡不沾床。
论坛在线诗词网,妹妹美眉MM长。
实只一句话:半夜难眠思论坛上的美眉。

上学(啰嗦诗)
拂晓黎明正五更,上完厕所进茅房,
学堂书舍是学校,师长先生夫子忙。
实只八字:黎明,解手,学校,师忙。
       传统的罗唆诗是同义名词的堆砌,是真正的罗嗦。杂体诗的精髓是“假借”,言此意彼,表面看不出是罗嗦,经点明才恍然大悟,此种罗唆诗才叫成功。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9 06: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7-10-29 06:55 编辑

凡全部用“啰嗦”或“合掌”凑成一首诗,都是故意为之,难度较大。就意义而言,除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起到讽刺、娱乐的作用外,就只剩下能表现出作者所掌握的近义词汇多,组合能力强,才华非同一般的作用了。单独拿诗来说,所表达的意义十分有限,尤其是在一首诗中偶尔出现的“啰嗦”或“合掌”,大多是不够理想的。

点评

点评:学海长孺的以上看法十分有理,评论到位,是这样的。谢谢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9 07:47
若能做到“言此意彼,表面看不出是罗嗦,经点明才恍然大悟,此种罗唆诗才叫成功。”是可以写出好的啰嗦诗来的,啰嗦诗的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介绍就是向这方面努力的。相信合掌诗迈出第一步后,也能做到“言此意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9 0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7: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7-10-29 06:53
凡全部用“啰嗦”或“合掌”凑成一首诗,都是故意为之,难度较大。就意义而言,除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起到 ...

若能做到“言此意彼,表面看不出是罗嗦,经点明才恍然大悟,此种罗唆诗才叫成功。”是可以写出好的啰嗦诗来的,啰嗦诗的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介绍就是向这方面努力的。相信合掌诗迈出第一步后,也能做到“言此意彼”,写出别有一番风味的诗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7: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0-29 07:23 编辑

以下是第二阶段的:
                         二、字用本字,意用假借
       传统的罗唆诗是同义名词的堆砌,是真正的罗嗦,是加强罗嗦的讽刺效果。开头大家仿写都没有脱出旧套,就是一句一个同义词,四句组成一诗,重叠啰嗦一看就明白,一句用两个字就可概括。刚刚提出“杂体诗的精髓是‘假借’,言此意彼,表面看不出是罗嗦,经点明才恍然大悟,此种罗唆诗才叫成功。”并且创造了全诗由一个同义词构成的新形式,不再是加强罗嗦的讽刺效果,而是一种新的语境和意境,从此啰嗦诗走出了一条新路。写作方法上有两种,一种是用个别词语做关系词,把同义词串联起来。一种是根本不用任何词语做关系词,全部由同义词本身组合。
                   1.每句用一种同义词

四季诗(罗嗦诗)    刚刚
甲乙新阳桃李月,昊天槐序夏长赢。
白藏西陆商金素,玄序元英暮律冬。
       词语分解
       甲乙 新阳  桃李月,昊天 槐序 夏 长赢。
       白藏 西陆 商 金素,玄序 元英 暮律 冬。
       第一句三个词都是春天的代称(同义词),第二句四个词都是夏天的代称,第三句四个词都是秋天的代称,第四句四个词都是冬天的代称。
       甲乙:又可作评论,品评解。
       写四季诗的人很多,这样写的却绝对没有。虽是文字游戏,每季的特色还是都能表现出来,并非流传下来的罗嗦诗,纯粹是词语堆砌式的。本诗不点明,一般人看不出每句都是用同义词来写的。它显示了汉语语汇的非富多彩。此是全部由同义词本身组合。   

           清明时节雨纷纷(罗嗦组诗)
       清明时,诗社以杜牧诗为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句写一组七绝,诗体为罗嗦诗,一句一首。原句就为题目,内容是把每句的词语用同义词构成句子,组成一首罗嗦诗。
      罗嗦诗的写作是文字游戏,也是积累同义词的训练,同时也是在严格要求下的的写作训练。

            1.七绝  清明时节雨纷纷(罗嗦诗)
清明扫墓寒食到  3个同义词.清明又叫扫墓节
四序时节令季期  5个同义词---时节
嘉澍跳珠因苦雨  3个同义词---雨
纷纷如注霈凄凄  4个同义词---纷纷

          2.七绝  路上行人欲断魂(罗嗦诗)
路上斜街驿道长-------路上
行人游客贵宾忙-------行人
琢磨欲想殚思虑--------欲
悲怆消魂尤断肠--------断魂

            3.七绝  借问酒家何处有(罗嗦诗)
借问打听加探询  3个同义词-------借问
酒家客栈酿坊醇  3个同义词-------酒家
谁边何处哪儿是  3个同义词-------何处
有在遗留坐落存  5个同义词-------有

            4.七绝  牧童遥指杏花村(罗嗦诗)
牧童豢者放牛郎--------牧童
遥远迢迢显未央--------遥
指点解说兼手势--------指
杏花及第是村庄--------杏花村。杏花别名及第花

             2.全篇只用一种同义词
七绝  凌波仙子奏莲笳(啰嗦诗)
水宫仙子玉环滑, 蓬籽幻成君子花。
湖目蓬瓤浮玉蛹,凌波仙子奏莲笳。
      历史上的啰嗦诗,全诗一般由四个词啰嗦构成,从刚刚开始,构思出只用一个词啰嗦成诗(当然得多少加几个字来贯串)。
       诗写水宫的各种美景,还有仙子载歌载舞。一点也看不出实际就是“莲”一个词作怪,多余的字有“滑、幻成、浮、奏”。
      莲子除了叫湖目、玉蛹,还叫蓬籽、蓬蓬瓤,荷还有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水灵芝”等,藕还有“玉玲珑、玉臂龙”的别名。
      这首诗已被广泛转载,网友的评论有“史上很雷人的经典啰嗦诗。”“这是一首号称天下第一啰嗦的诗歌。”“絮叨啰嗦到如此地步的诗,恐怕也非常人所能为。”“中午在洞仙酒家用餐。这里面湖背水,餐厅悬空建在荷塘之上,环境十分雅静。我们围桌而坐,正在静候佳肴之际,符夫人及“共大”的两位女士,适时买来了一袋湘莲,于是大家一边剥食着清香嫩脆的莲子,一边欣赏着窗外的景色。瞧着这满塘碧叶娇花,不禁想起一首诗来:“水宫仙子玉环滑,莲籽幻成君子花。湖目莲瓤浮玉蛹,凌波仙子奏莲笳。”诗中的“湖目”“玉蛹”“莲瓤”通称“莲籽”,“水宫仙子”“玉环”“君子花”“凌波仙子”都叫“荷花”,整首诗其实就说了个《莲》字,罗罗素素,纯粹的文字游戏,但读起来依然不失情趣。(《记游柳叶湖》)”

七绝  啰嗦诗  盼子归  (新韵)
谢豹杜鹃教子规,不如归去鹰鹃飞。
不哭杜宇光棍苦,布谷时节盼子归。   
       本诗全诗都是“布谷鸟”一词,只加了“教、飞、时节、盼”几个字来贯串,诗写叫谢豹和杜鹃的夫妻教导儿子杜宇读弟子规,要常回家看看,像鹰鸟一样飞回家来,不要以为自己是光棍很苦,家里的父母在布谷季节中最盼望孩子回来。
      布谷鸟的知名度很高,尤其在我国,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很多人都知道它。布谷是它的俗名,而学名、雅号竟有好几个,杜鹃、杜宇、谢豹、子规、子归、鹰鹃、四声杜鹃等都是。“布谷”是鸣声的谐音,“四声杜鹃”是以四声一度的鸣唱形式命名,人们对它那四声的译法,也是各取所需,五花八门。农民译为“布谷布谷、快快播谷”,旅者译作“归去归去、不如归去”,庶民翻成“阿公阿婆、家家好过”,母亲把它当作哄孩子之声:“不哭不哭、不哭不哭”,单身汉则说是替他们诉苦:“光棍真苦、光棍真苦”。


郡王坐大厅  (啰嗦诗)
墨水郡王升大厅,中书君诏宣毛颖。
管城侯贬管城子,都尉藏锋毫发凝。
       墨水郡王、中书君、毛颖、管城侯、管城子、藏锋都尉、毫,都是毛笔的别称。全诗只加了“升大厅、诏宣、贬、发凝”几个字。诗面是一则寓言,写的是墨水郡王叫中书宣来了毛颖,一起处理管城侯,于是管城侯被贬为管城子(由二等爵位降为四等子爵),都尉们都吓得不敢锋芒毕露了。

       在东方论坛我提出“字用本字,意用假借”的啰嗦诗观点后,紫雨飘飘最积极响应,她很快就写了一首非常好的啰嗦诗。
七绝•梅花•罗嗦诗    紫雨飘飘
       从论坛刚刚的帖子里学到罗嗦诗,说罗嗦诗的写作是文字游戏,也是积累同义词的训练,同时也是在严格要求下的的写作训练。因此,试着也作一首罗嗦诗。
⊙平⊙仄仄平平,(韵)暗香疏影一枝春,
⊙仄平平仄仄平。(韵)木母花魁碾作尘。
⊙仄⊙平平仄仄,     玉骨仙人牵久客,
⊙平⊙仄仄平平。(韵)国香奇友寄春君。
      诗中多是梅花的别称,只有一个字是添加的“牵”。另“碾作尘”是由陆游咏梅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化用而来。
      附:梅花的别名
      一枝春、木母、花魁、状元花、国香、梅兄(对梅花的雅称)、梅妻(对梅花的戏称)、清客、寄春君、暗香疏影(梅花的代称)、九疑仙人(绿萼梅的别名)、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称)、九英梅、久客、小黄香、奇友、黄梅花、寒客
      然后刚刚也应了一首
               也写梅花罗嗦诗
九英梅率一枝春,木母花魁清客闻。
玉骨暗香疏影远,状元花钿寄春君。
       附:梅花的别名
       一枝春、木母、花魁、状元花、国香、梅兄(对梅花的雅称)、梅妻(对梅花的戏称)、清客、寄春君、暗香疏影(梅花的代称)、九疑仙人(绿萼梅的别名)、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称)、九英梅、久客、小黄香、奇友、黄梅花、寒客。

仿天问(啰嗦体兼问答体)
红颜红袖岂倾城?仙子裙钗孰玉容?
碧玉倾国何粉黛?蛾眉姝丽啥惊鸿?
       美女代称很多,本诗用了12个,用了4个疑问代词。仿《天问》,句句只问不答。
       美女代称还有:红裙、巾帼、婵娟、娇娥、青娥、娇娘、玉人、佳人、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7: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阶段  一个废字也不用。
咏老赵家(罗嗦体诗)
赤盖红轮阳大明,紫金毕逋日丹灵,
赵衰飞辔圆光蔚,赵盾六龙炎火精。
       词语分解
       赤盖 红轮 阳 大明,紫金毕逋 日丹灵,
       赵衰 飞辔 圆光蔚,赵盾 六龙 炎 火精。
       十三个词都是太阳的别称。
       日丹灵,日神名,又为太阳的代称。
       逋,亡也。毕,古代田猎用的长柄小网,亦指用长柄网捕取禽兽。“毕逋”合音为“乌”。 紫金毕逋就是紫金乌,又叫金乌,太阳的别称
       第二句的意思是用紫金造的长柄网网住逃亡的日神日丹灵。

咏月亮(罗嗦体诗)
蟾宫卧兔玉钩帘,千里烛孤光广寒。
金镜团团宵魄桂, 嫦娥阴宝烂银盘。
      词语分解
      蟾宫  卧兔  玉钩帘,千里烛  孤光  广寒。
      金镜  团团  宵魄  桂, 嫦娥  阴宝  烂银盘。
      全诗13个词是月亮的不同叫法。

点评

許傳剛先生是一位学者型号的网友,发帖子态度很认真,临事而敬,写作长篇大论时,一点也不苟且,我们欣赏这种治学精神,欢迎这些热点网络友善人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9 07: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9 07: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7-10-29 06:53
凡全部用“啰嗦”或“合掌”凑成一首诗,都是故意为之,难度较大。就意义而言,除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起到 ...

点评:学海长孺的以上看法十分有理,评论到位,是这样的。谢谢啦、、、、

点评

谢谢首席! 其实,我认为许先生所举的“啰嗦”诗,也是故意为之,难度较大,意义不是很大。让人看不出“啰嗦”来,也只不过增加难度罢了,其意义仍然是除了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讽刺、娱乐的作用外,剩下的也只是能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9 20:25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9 07: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29 07:22
第三阶段  一个废字也不用。
咏老赵家(罗嗦体诗)
赤盖红轮阳大明,紫金毕逋日丹灵,

許傳剛先生是一位学者型号的网友,发帖子态度很认真,临事而敬,写作长篇大论时,一点也不苟且,我们欣赏这种治学精神,欢迎这些热点网络友善人士!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9 20: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7-10-29 20:26 编辑
半山楼主人 发表于 2017-10-29 07:47
点评:学海长孺的以上看法十分有理,评论到位,是这样的。谢谢啦、、、、 ...

谢谢首席!

其实,我认为许先生所举的“啰嗦”诗,也是故意为之,难度较大,意义不是很大。让人看不出“啰嗦”来,也只不过增加难度罢了,其意义仍然是除了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讽刺或娱乐的作用外,剩下的也只是能表现出作者所掌握的近义词汇多,组合能力强,才华非同少可的作用了。单独拿诗来说,所表达的意义也是有限的,登不上大雅之堂。

点评

你说的也是,向来有【文字游戏】之说,写这些东西便是的;写这个是文化人的一种消遣,总是比写‘千里送阴毛’这些下体诗强势一百倍。它至少不是诲淫诲盗,仅仅是游戏文字。 谢谢学海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30 06: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30 06: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7-10-29 20:25
谢谢首席!

其实,我认为许先生所举的“啰嗦”诗,也是故意为之,难度较大,意义不是很大。让人看不出“ ...

你说的也是,向来有【文字游戏】之说,写这些东西便是的;写这个是文化人的一种消遣,总是比写‘千里送阴毛’这些下体诗强势一百倍。它至少不是诲淫诲盗,仅仅是游戏文字。
谢谢学海先生

点评

十分赞成这个观点。写诗也是游戏,但是高境界的游戏,不是下三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 19:36
【文字游戏】 “文化人的一种消遣”——首席对这种诗体的定义非常准确! 【文字游戏】 “文化人的一种消遣”是高雅的,“‘千里送阴毛”之类还称不上“下体诗”,只是下流的污水。这二者无法用倍数来比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 19:33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2 19: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山楼主人 发表于 2017-10-30 06:54
你说的也是,向来有【文字游戏】之说,写这些东西便是的;写这个是文化人的一种消遣,总是比写‘千里送阴 ...

【文字游戏】  “文化人的一种消遣”——首席对这种诗体的说法非常准确!

【文字游戏】  “文化人的一种消遣”是高雅的,“‘千里送阴毛”之类还称不上“下体诗”,只是下流的污水。这二者无法用倍数来比较。

点评

谢谢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 2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1-2 19: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山楼主人 发表于 2017-10-30 06:54
你说的也是,向来有【文字游戏】之说,写这些东西便是的;写这个是文化人的一种消遣,总是比写‘千里送阴 ...

十分赞成这个观点。写诗也是游戏,但是高境界的游戏,不是下三滥。

点评

-------霜剑?呵呵,好的.有点战斗力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 2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2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2 19:36
十分赞成这个观点。写诗也是游戏,但是高境界的游戏,不是下三滥。

-------霜剑?呵呵,好的.有点战斗力的.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2 20: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7-11-2 19:33
【文字游戏】  “文化人的一种消遣”——首席对这种诗体的说法非常准确!

【文字游戏】  “文化人的一种 ...

谢谢啦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