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0-31 21:25 编辑
读天涯客车兄的回文帖子,有一种“从上往下看,风流往下流。从下往上看,风流往上流!”的妙处。“灶里无柴焚鬼脚”容易使人联想到“有势不烦意,欺他必自危。但看木里火,出则自烧伊。”的神趣——虽不减唐人高处,如果倒过来读就变成了“脚鬼焚柴无里灶”——似乎也读不通,更没有客车兄的自然。刘宝贞诗云:“鬼脚抽风踢正酣,敢将酒话共君参。须防何日忽翻脸,踢坏家藏老酒坛。”完全是鬼话。昨天我与欧巴闲聊,说:“‘旅行是傻瓜的天堂。你以为别的地方会解决你的问题,其实你的问题照样存在。’——古往今来,文人意气也是傻瓜的天堂。你以为异于常人的气质会解决你的问题,其实你的问题照样存在。”晚上读博文《戏题》荆州一鬼脚:“秋来少觉一川明,道上无花作阵迎。未拟荆州羽檄过,何劳鬼脚助横行。”眼睛一亮,我在客车兄“嵌名自然。呵呵。”的回帖下回复:“较苏东坡的坦白有味,收藏!建议加入精华。”客车兄置之不理。几个见不得光的吆喝的帖子估计对于我建议加入精华的声音听不见。看来有必要教一教这个版块的版主怎么做版主了。先解释一下苏东坡的坦白,之后偏激、不中庸能让人产生对话的欲望的东东鬼脚一个也不放过。 苏东坡的坦白: 一、“做”的坦白:苏东坡年少轻狂、为人耿直,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左右摇摆,他认为那派政见对,就附和那派,全是出于个人观点和喜好,从不考虑自身安危,因而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常常受到打击排挤,但他却“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依旧。 二、“说”的坦白:苏东坡答李端叔书云:“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直可笑也。然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搀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譬之候虫时鸟,自鸣自已,何足为损益。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用现在话翻译过来,意思就是什么思想什么理论都会过时的,自己的政论文算个狗屁。 苏东坡的本色还是在他的诗词书画,题跋尺牍上显现出来。博文“何劳鬼脚助横行”的意义就在这里。当然,加不加入精华不与鬼脚相干,看看他们的悟性。
不坏规矩,《七绝·致刘宝贞老先生》镇帖: 我有前行脚步酣,林泉好处岂详参。大道无人空荡荡,齁齁吃尽酒三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