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10-29 14:23 编辑
谢谢针版意见! 
以下是拙作里几个词汇的详释:
起片
“江头” 、"船头"二取其一,则以前者较具诗意。如 “未得鸣珂谒汉宫,江头寂寞向春风。”、“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乐乐” 一词,有不达意之處,但如针版改 “其乐", 则 “其” 字出律了。经细思,还是改用一 “鬯” 字為佳。 "鬯" 通 "畅",可解作 “充也、达也”,。“鬯” 又是一种黑麦香酒,未知曹承相当日有否用作祭祀兼自享?
过片
无那:犹无奈。无可奈何。王维《酬郭给事》诗: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兀那” 则解作 “那个",意義稍欠。
个人认为前者的意义较佳。冬日刮东风,连现今科学发达的气象台也未必预测到;对于古时的曹操因而战败,确是 “无可奈何"。
接片
慭置:解作搁置或闲置。慭:【说文】问也,敬谨也。从心猌声。一曰说也。一曰甘也。【广韵】且也。【左传·哀十六年】不慭遗一老。【注】慭,且也。 又【诗·小雅】不慭遗一老。【笺】心不欲而自强之辞。【博雅】慯也。
“心不欲而自强 (读上声)" 很切合曹操的倔强性格,当时错综复杂的心情。
爰始:可解作开始、元始、自始。但爰字有多解。【说文】引也。【集韵】谓引词也。【传】爰,于也。【诗·小雅】爰及矜人。又【广韵】哀也。
将三个不同意思的爰字代入本词中作解,产生少少的变化。本人较偏好于 “哀" 解。兵败、将亡、丧土、失财,怎不生 “哀"?
结片
大律:解作 "重要的原则、法例"。《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 汉﹒班固《典引》:“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严复《救亡决论》:“且为将不知天时之大律,则暑寒风雨,将皆足以破军。”
不言而喻,大律一词解作 “天之大责" 外,还牵及《商君书·战法》以及《救亡决论》之解释,切合行军遣将的法则及戒条。
丕:非指曹丕,解作奉也。【前汉·郊祀志】丕天之大律。【注】"奉天之大法也"。
“造物时来自有期”这化句脱胎自曹操《精列》诗中的“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以及尾句 “时过时来微”,今文解作“大自然之创造、化育及陶融万物,必有到来的时间”。
结片与过片互相呼应。曹操败后作自我开解:“这是天道之行,人力当不胜之,惟有奉行。久合必分,久分必合,将来时机一至,一统之宏愿定有所成”。暗地里油然引出他的心愿:这事或可由曹子桓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