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诗钟副首版
精华162
注册时间2014-10-21
威望7701
金钱55683
贡献41992
副首版
闽海诗钟副首版
  
威望- 7701 点
贡献- 41992 次
金钱- 55683 枚
 
|
2017年10月25日三山吟讯第四次微信群同题诗会“诗钟喜承传”(得声字)
七绝·诗钟喜传承(得声字)
陈幼瑜
(一)
巧作诗钟盼出声,功夫只在一香萦。
早从嘉庆年间起,代代相承远景明。
(二)
夜为燃香一炷迎,风云思入动心声。
豪情且伴三山社,畅把中华国粹耕。
七绝·诗钟喜传承(二首)
林奇敏
(一)
诗钟今夕撼秋声,韵律铿锵别有情。
相聚荧屏缘雅趣,弘扬国粹畅嘤鸣。
(二)
闽都旷古著遗声,盛世犹欣韵事盈。
国学传承欣自信,未来互动更繁荣。
七绝·诗钟喜传承,得声字(二首)
邓则枢(江南散人)
(一)
诗钟句句静心烹,出口轻吟伴古筝。
雅韵香风惊夜鸟,想来也要和三声。
(二)
喜庆诗钟夜夜声,三山脚下有精英。
折枝后浪推前浪,拍案缘因妙句成。
七绝·诗钟喜传承
李林洲
振衣击钵起诗声,钟聚三山豪气生。
老少同场鏖战乐,宾朋四海有鸥盟。
七绝.诗钟喜传承
周书荣
(一)
溯源嘉道证诗盟,击钵中存不竭声。
七字一联多巧思,于今赓续尽豪英。
(二)
骚坛又见帜高擎,两句传多大雅声。
遗产列名非物质,菁华缵绪责非轻。
七绝·诗钟喜传承(得声字)
林金宝
(一)
古韵传承异彩呈,诗钟唱响有佳声,
唐风宋雨尤豪放,笔墨留于后世评。
(二)
文心自古见真情,代代风骚有俊声。
俗雅诗钟多妙句,传承笔下共争鸣。
七绝·诗钟喜传承 得声字(二首)
陈禹湍
(一)
千古奇葩美韵声,折枝吟唱益深情。
传承文化扬精粹,优雅诗钟入笔耕。
(二)
九洲一帜赋楹声,吟诵诗钟妙韵情。
渔父樵翁随口出,折枝文化正昌荣。
七绝·诗钟喜传承(得声字)
龚德顺
(一)
承继诗钟浩荡声,秉毫鏖战忘三更。
个中蕴理犹关键,令人感动始功成。
(二)
诗钟借以诉心声,是非道理必分明。
十四字中天地阔,诸君思路任纵横。
七绝·诗钟喜传承
林世保
(一)
鏖诗每战激相争,只听银丝落地声。
觅句却逢钟钵响,今朝始信韵无情。
(二)
萌动诗情对月明,白云归处响秋声。
一钟敲起传千古,妙句几行唐宋惊。
七绝.诗钟喜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