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5|回复: 8

读梅岭先生一篇短文《从顾二娘制砚看诗词创作》有感

[复制链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5 2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7-10-25 23:23 编辑

       梅岭先生发文拿顾二娘加工砚台这个事说诗创作如何。一开始看成了扈三娘制砚台。顾二娘是康熙时候加工砚台名家,非老坑端砚石不动刀,生平生平所作砚不及百方等.....
我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顾二娘手艺高超,
第二、老坑端砚石十分名贵,据说从宋代开采,现在已经枯竭。
第三、制作很少,不过一百,流传下来更是凤毛麟角。
第四、民国易宗夔说顾二娘非老坑端砚石不动刀说法怎么理解?我理解是顾二娘在学艺阶段跟师傅勤学苦练,拿一般砚石练手,到成了大工匠就轻易不动手。

    梅岭先生短文大概意思是写诗要学顾二娘加工砚台。先选料,多选高雅事物来写写,然后敬畏精神写作,不轻易下笔。梅岭又有说通过勤修炼加灵光才能学得技巧。才能达到加工名贵石料水准,才有不轻易动刀大师做派。
       我也听说过好料必须找好工匠加工,比如淘到一块和田美玉  必须找大工匠加工,才能更值钱。不好的料就是学徒练习手料。   





梅岭先生意思我理解:

第一、加工好料工匠水平高。
第二,加工次料工匠是学徒练手的水平。
第三,选择诗词题材如加工端砚的选料,要多选选高雅题材,少写穿越中国睡你题材。

       总之,赞成梅岭先生观点,对一些选择明显违反公序良俗题材做浅薄低劣歪诗是持有反对态度的。但对有一定社会性思考深度,有相当艺术性且语言
机巧所谓“三级诗还是不评论的。也许物必有所用。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6 07: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选择诗词题材如加工端砚的选料,要多选选高雅题材,少写穿越中国睡你题材。

-----她那儿若只有此料你让她怎么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发表于 2017-10-26 08: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诗歌是高雅的文学。即如砚台,如今不磨墨了,仍是高档次艺术品(当然有人复古愿意自己磨墨、也把收藏的墨锭在名贵砚台里磨一番,也未尝不可;从而,画出张泽端写出王羲之也许未知其可)。

说诗歌雅俗共赏,缘由有二:一诗自歌来,歌来自劳动来自生活;二提炼了民间用语,语通俗而意境高妙。

诗歌与散文有别,不仅在形式(格式体裁等)。人们常把体裁必做瓶子。瓶子形态是固定的,可以千万个一律,瓶子里盛什么是可变的。最终决定这一瓶是否贵重,是瓶里所盛的东西。

再,诗歌的质量不在多寡。即如“拈断数茎须”制作的,也不一定是佳作上品。

不赞成低俗、粗俗、卑劣,这与通俗不可同日语。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7-10-26 09: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有心,一些观点我在修改润色那篇文章时引用,您不会介意吧。

点评

问候梅岭先生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16:22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7-10-26 09: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发表于 2017-10-26 10: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7-10-26 09:55
私以为关键还在手上技艺。泥人张抟抟泥巴,名匠;老干体选材无不名贵,却是搏得个众人哼哼……

餐厅见过雕 ...

闽此语凿凿,但思虑还需深入。

技艺,不能仅抽象为技法。大国工匠,无一不是毕生心血。唯形式论,偏就偏在把“心血”弄丢了。栩栩如生的生,是生命,是鲜活,是神在其中。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7-10-26 1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6: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7-10-26 09:43
先生有心,一些观点我在修改润色那篇文章时引用,您不会介意吧。

问候梅岭先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1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