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3|回复: 17

从顾二娘制砚看诗词创作

[复制链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7-10-25 17: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顾二娘制砚看诗词创作

    顾二娘是清代康、乾时期吴县人,以善制砚闻名于世。民国易宗夔在《新世说》中说她“生平所作砚不及百方,非端溪老坑不奏刀,相传以鞋尖点石,即能辨别瑕瑜。”
顾二娘自己对制砚有什么体会呢?“砚为一石制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
    从易宗夔的记载和顾二娘的话中我们看到,顾二娘虽然是一个制砚能手,但她并不轻易下手,对材料的选择也即苛严。这样制成的砚才能圆活、丰润,也才能体现出雕琢之妙来。反之,如果材料不把关,选用的石材不好,即使你再用力,也终难制出一方佳砚来。
    像顾二娘这样的高手,一生的作品都没有超过一百,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其对艺术和创作的高度敬畏。唐代的张旭从担夫争道悟得草书之法,晋代的王羲之从观鹅中体到“之”的写法。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能从顾二娘制砚悟到写诗的方法呢?把顾二娘的制砚心得当做写诗心得来理解呢?
    对古诗词了解的朋友们大概都知道,少数极著名的诗人,如唐代的张若虚、崔颢,他们传世的作品并不多。张若虚《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崔颢一卷寥寥几十首。但他们有《春江花月夜》、《黄鹤楼》就够了。张、崔二人创作之少,我想大概不至如顾二娘那样,是因为对艺术的认真而形成的自觉行为,但他们创作的作品不多而留下了传世之作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是不是据此就说多写无益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清代的赵翼极为推崇查慎行的诗。查慎行一生就写了差不多五千多首诗,在清代诗人中,算得上是高产诗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对创作量的多,有专门的论述: “或谓古来作诗之多,莫有如香山、放翁者。初白诗之多,亦略相等。君得毋徒震于其多,而遂欲跻之二公之列乎?是不然也。诗之工拙,全在才气、心思、功夫上见,岂徒以多为贵?且诗之工,亦何尝不自多中得来?正惟作诗之多,则其中甘苦曲折,无不经历,所谓深人无浅语也。”
    赵翼这段话,揭示了写诗的一个具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少而精,是从多而熟中来的。毕竟,天才的诗人,古今都是不多见的。唯在具备了娴熟的手法,有了较深的创作经验后,诗人对于创作的要求,当如顾二娘制砚一样的精严。相信顾二娘对于制砚,在开始,也是浪费了许多石材的,而在成名后,基于对创作的精而严的要求,才开始慎重其行的。要不创作,一旦有了创作的灵感,就要以精品示于人,而不是凭籍名气粗制滥造。
    顾二娘制砚“非端溪老坑”的石头不下刀,联系到创作诗词上,我们可以把他当做是对诗词创作素材的提取。虽然万物皆可供于笔端,但对于诗材的提取,却是万万不可忽略的,这个,就涉及到创作中的雅和俗。雅而为大众所能接受的,没有阅读阻碍的作品,就如顾二娘手中的“端溪老坑”石所制成的砚。余秀华的为人所诟病,便是因了她的俗。像《春江花月夜》这样的作品,能让人有阅读后的愉悦感,《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则肯定没有。
    这个貌似能整出鸿篇巨制来,本文先说到这里。(梅嶺2017/10/22)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10-25 18: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惟有精品才能传世,传世者必是精品。

点评

同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0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5 19: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10-25 18:47
惟有精品才能传世,传世者必是精品。

唐堯作品中多是垃圾,垃圾廢品中必找到唐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10-25 20:1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启示,赞赏。

点评

问好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2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44
贡献
72894
金钱
9091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5 21: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段子好,顶

点评

段子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5 21: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万物皆可供于笔端,但对于诗材的提取,却是万万不可忽略的,这个,就涉及到创作中的雅和俗。雅而为大众所能接受的,没有阅读阻碍的作品,就如顾二娘手中的“端溪老坑”石所制成的砚。余秀华的为人所诟病,便是因了她的俗。像《春江花月夜》这样的作品,能让人有阅读后的愉悦感,《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则肯定没有。

-----欣赏此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5 21: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7-10-25 22:04 编辑

       这个好工配好料,据说很多鉴定家先看工后看料,根据工艺好就能下结论料也也好。比如有和田美玉  就肯花钱请大工来做  这样才能卖上好价钱 ,假如请学徒来加工和田美玉就糟蹋料了,同样料不好,请大工匠来加工  兴许加工费都挣不来。这样话估计顾二娘虽然加工老坑端砚石不过百方,但平时拿一般料练手没少下苦功夫。只不过没刻上自己名字没有流传下来而已。对诗来讲好的题材就是料,但好的题材不能同老坑端砚石那样稀缺,是否有可比性?也可以看出高手平时肯定下了很多功夫,但写的不满意宁可烧了也不让人看,因此流传下来少。雕刻砚台可以有大国工匠精神,慢工出细活,认真敬业,但写诗是灵性的 哟时候越慢越匠气 。李白脑袋就特别灵光。

点评

一个好的写手或者诗人,对创作都是很认真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5 23: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7-10-25 23:24 编辑





     梅岭先生发文拿顾二娘加工砚台这个事说诗创作如何。一开始看成了扈三娘制砚台。顾二娘是康熙时候加工砚台名家,非老坑端砚石不动刀,生平生平所作砚不及百方等.....
我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顾二娘手艺高超,
第二、老坑端砚石十分名贵,据说从宋代开采,现在已经枯竭。
第三、制作很少,不过一百,流传下来更是凤毛麟角。
第四、民国易宗夔说顾二娘非老坑端砚石不动刀说法怎么理解?我理解是顾二娘在学艺阶段跟师傅勤学苦练,拿一般砚石练手,到成了大工匠就轻易不动手。

    梅岭先生短文大概意思是写诗要学顾二娘加工砚台。先选料,多选高雅事物来写写,然后敬畏精神写作,不轻易下笔。梅岭又有说通过勤修炼加灵光才能学得技巧。才能达到加工名贵石料水准,才有不轻易动刀大师做派。
       我也听说过好料必须找好工匠加工,比如淘到一块和田美玉  必须找大工匠加工,才能更值钱。不好的料就是学徒练习手料。


岭先生意思我理解:

第一、加工好料工匠水平高。
第二,加工次料工匠是学徒练手的水平。
第三,选择诗词题材如加工端砚的选料,要多选选高雅题材,少写穿越中国睡你题材。

       总之,赞成梅岭先生观点,对一些选择明显违反公序良俗题材做浅薄低劣歪诗是持有反对态度的。但对有一定社会性思考深度,有相当艺术性且语言
机巧所谓“三级诗还是不评论的。也许物必有所用。

点评

谢谢您解读,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68

帖子

36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73
贡献
825
金钱
1459
发表于 2017-10-26 03:4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万物皆可供于笔端,但对于诗材的提取,却是万万不可忽略的,这个,就涉及到创作中的雅和俗赞成梅岭先生观点

点评

谢谢阅读,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0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10-26 07:5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错看成水浒传上的那个扈三娘了,不多写诗难出精品,杜甫无物无事不入诗,邻居打枣,能成一律,堂前蜂蝶,又成一律,无不得趣,有的人不常作,非要十九大这样的盛事才有诗,则了无生趣。

点评

现在很多人,逢节、重大庆典、人事任免等都必有诗,难得一写,有些也会写出有个性和思想性的作品来,当做一种常态的写作,就难免干巴乏味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0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09: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10-26 07:56
我也是错看成水浒传上的那个扈三娘了,不多写诗难出精品,杜甫无物无事不入诗,邻居打枣,能成一律,堂前蜂 ...

现在很多人,逢节、重大庆典、人事任免等都必有诗,难得一写,有些也会写出有个性和思想性的作品来,当做一种常态的写作,就难免干巴乏味了。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09: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林雨 发表于 2017-10-26 03:45
虽然万物皆可供于笔端,但对于诗材的提取,却是万万不可忽略的,这个,就涉及到创作中的雅和俗赞成梅岭先生 ...

谢谢阅读,问好。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09: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呼伦贝尔 发表于 2017-10-25 23:02
梅岭先生发文拿顾二娘加工砚台这个事说诗创作如何。一开始看成了扈三娘制砚台。顾二娘是康熙时候 ...

谢谢您解读,问好。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09: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呼伦贝尔 发表于 2017-10-25 21:56
这个好工配好料,据说很多鉴定家先看工后看料,根据工艺好就能下结论料也也好。比如有和田美玉  就 ...

一个好的写手或者诗人,对创作都是很认真的。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09: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5 21:16
虽然万物皆可供于笔端,但对于诗材的提取,却是万万不可忽略的,这个,就涉及到创作中的雅和俗。雅而为大众 ...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09: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段子啊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09: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先生。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09: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10-25 18:47
惟有精品才能传世,传世者必是精品。

同感,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