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带拗怒的对句(學習資料)龙榆生
至于一联之中,音节略带拗怒,这在小令短调是比较少的。就连长调慢词,不用领格字的五、七言对句,拗的也不怎样的多。有的拗在句中的,例如《破阵子》: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 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
——苏轼《十拍子》 蜡屐登山真率饮,筇竹穿林自在行。
——陆游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 有拗在句尾的,例如《满江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柳永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苏轼 麦影离离翻翠浪,泉声㶁㶁敲寒玉。
——葛剡 十幅云帆风力满,一川烟暝波光阔。
——蔡伸 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
——张孝祥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白羽风生貔虎譟,青溪路断鼪鼯泣。
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
马甲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琴里新声风响珮,笔端醉墨鸦栖壁。
宝马嘶归红旆动,龙团试水铜瓶泣。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
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
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
——辛弃疾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生怕客谈塞榆事,且教儿诵花间集。
看山看水身尚健,忧晴忧雨头先白。
空有鬓如潘骑省,断无面见陶彭泽。
——刘克庄 河汉低垂天欲近,乾坤浩荡秋无极。
——卢祖皋 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拿攫银河缺。
——史达祖 何处征帆云杪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
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欲滴。
——吴潜 池碎瀑声荷捧雨,径涵愁影篁筛月。
——李昂英 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
——方岳 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
——吴文英 锦树摧残胡蝶老,冰绡剪破鸳鸯隻。
——元好问 像这一类的对句,于和谐中见拗怒,关键只在每句的收脚都用仄声,就使人感到峭拔劲挺,显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颜色,所以许多豪放作家都爱使用。
***
至于长调慢词中的对偶,是变化多端的。有的和谐,有的拗怒,有的亦谐亦拗,参互用之。一般多用领格字给以提挈,或一联之后束以单句,例如《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柳永 又如《水龙吟》: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辛弃疾 兼用领格字并取得“奇偶相生”妙用的,要以《清真词》的变化为最多。例如第四讲中提到过的《兰陵王》和下面所举《大酺》的前片: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你看它这平列和单行的队伍,是怎样的错综变化而又脉络相通。写巨幅长篇,是要在这关节眼里悉心玩索的。
至于以一个领格字领四个四言偶句,也有的全谐,有的全拗,有的半谐半拗,关键多在落脚字。
⑴一字领八字全谐的偶句: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周邦彦《风流子》 念取酒东垆,尊罍虽近;采花南圃,蜂蝶须知。
——周邦彦《红罗袄》 ⑵一字领八字全拗的偶句:
念渚蒲汀柳,空归前梦;风轮雨楫,终辜前约。
——周邦彦《一寸金》 ⑶一字领八字半拗半谐的偶句: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辛弃疾《沁园春》 ⑷不用领格八字全谐的偶句: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
——周邦彦《风流子》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张耒《风流子》 至于以一字领四字偶句的,有如下例:
⑴谐句:
爱停歌驻拍,劝酒持觞。
——周邦彦《意难忘》 仗酒祓清愁,花消英气。
——姜夔《翠楼吟》 ⑵拗句:
料舟移曲岸,人在天角。
——周邦彦《解连环》 ⑶半谐半拗句: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周邦彦《兰陵王》 又有以一字领五字偶句的,例如: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柳永《黄莺儿》 又有以一字领六字偶句的,例如:
⑴谐句: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秦观《八六子》 ⑵拗句:
有翩若惊鸿体态,暮为行雨标格。
——聂冠卿《多丽》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
——周邦彦《西平乐》 又有以两字领六言偶句的,例如:
⑴谐句: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
——秦观《八六子》 ⑵拗句:
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
——周邦彦《拜星月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