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1|回复: 38

[转贴]有关余秀华和狄更生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2 04: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0-22 04:55 编辑

[转贴者按]:这是我见到的论述女诗人余秀华比较全面的一文,故转来供参考。

【有关余秀华回答诗词理论版韩首席】


        韩鲁珩在诗词理论版发主贴,要我评论余秀华,已有几日。我不想作答,因为我对余秀华的一些看法,已在我两年前的帖子里基本表达。韩首席很坚持,又在我的一个关于阐述”老干体”的帖子里几次插话,执意要我评论。韩鲁珩既然如此执着,不复不恭,那我就在这里简要回复几句。
        
        一、 有关余秀华的诗。
        韩鲁珩和他的一位副首席对余秀华的诗是否定的:”余秀华写的露骨,极端······没有写出境界,无品 无格”。”余秀华写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低俗龌龊的淫秽文字”。
       众所都知,余秀华热持续了两年多。其诗歌被我国最高级别刊物《诗刊》青睐,其作品被多家出版社争抢出版,其诗集在当年突破十万发行,其在北大等地多次举行作品朗诵会,其创作被专业诗人和文艺评论界基本普遍认可,其也因此当选为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如果余秀华的诗歌真的如韩鲁珩和他的副手所说”无品无格”,”低俗龌龊”,那就是《诗刊》和众多诗人与评论家错了。我不知道,在这里,是韩鲁珩无知,瞎犟?还是《诗刊》与评论家们是门外汉、不懂装懂抑或被余秀华贿赂了?常识告诉我,我无疑相信后者,不但他们人数众多,他们还是内行专业。
        先来看看内行专业人士们的评价:
       《诗刊》编辑刘年: “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诗人老井:”她的诗兼具深度和灵气,她是个好诗人,天才的。”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雷平阳:“真诚,她的诗把自己放进去了,就跟鸟儿天生要叫一样,她需要开口说话。”
        钱江报评论员戎国强:”如果她的诗不能打动人们,其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是不可能如’病毒般蔓延’的。余秀华是一个现象。”
       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杨庆祥:”她挑战了我们时代的流行美学——在景观和符号的堆砌中越来越假的美学。这是余秀华让我们惊讶的地方。在这个真面前,对其诗歌进行艺术上的挑刺和指责都可能只是一种美学的傲慢,它当然有道理,但并没有深刻的说服力。一个拥有读写能力和精神景深的人大声地呼唤爱情、诅咒命运甚至是发泄情绪,这是一种具有原初创造性的力量,这种发自生命内部的真诚的写作。”
      《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云雷:”余秀华的一些诗歌是极为优秀的,像那首广为流传的《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看似猥亵,但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她的纯真、执著与激情,又混杂着对时代的复杂感受,在这个意义上,这首诗是一首“复杂的诗”,但在复杂中又有超越其上的纯粹。”
       诗人巫昂:”余诗不错,但抒情自身造就了局限性。”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清华:“余秀华的诗有质感、有痛感,还有一点专业性,这就足够了,甚至从重要性上我还会觉得它比一个专业性更好的诗人作品比起来要重要一些,因为她和她所代表的‘草根诗人’能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痕迹,他们的诗歌不一定能够成为最好的诗歌,但是这些诗歌和诗人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痕迹。”
       综上不难看出,诗人、编辑和诗歌评论家们,对余秀华的创作是一致肯定的。我以为,他们的看法不会错。诗人们文人们,没有必要,也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果搞出了外行话,会被举国同行耻笑。而《诗刊》不会不谨慎,如果把白痴或色情的东东搞到象牙塔里,会出国际笑话,这个责任谁都不敢造次。
       我对余诗依然如故,是肯定的。其有悟性,有诗才,真性情,起点高。她的作品多写自己,写感情,写爱情,写压抑。颇多是农村题材,不少是内心呼唤。有关情感的裸露描写,其实是对于爱情与生命的呼喊,是一种纯粹,对此倘停留于字面理解,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没有看到诗人的内心和手法。她的风格,则是猛烈、野性、执着而敢于突破、无所畏惧。      诗人心庙:那些说她的诗歌淫荡,下流的评论,实在是不懂诗。她关于性的描写,其实都只是一些幌子。我们读诗品诗,就是要透过这些意象这些幌子,去感受去体验诗歌的内核,而不是停留在诗歌的表层。因为只有内核才是诗人真正的表达。”

       二、有关艾米莉·狄金森。
       韩鲁珩说:”很多人的知识来源局限于“百度"的检索,夸夸其谈打比方的时候,甚至根本没有读过几首迪更生的诗歌,不客气地说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不是一个文化层次的人,能这样比较算是无知无畏了”。”将余秀华和她比,吃错药了。”
       把狄金森与余秀华比,最先是旅美作家吕睿,她说:”我大学专业是中国文学,研究生专业比较文学,我在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文化。二十世纪以来也就是中国有了新诗以来的所有的女诗人比,余秀华的诗歌呈现出她的语言天才,她的语言和想像力,不是做出来的诗歌,在这个意义上我说她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我阅读的是英文艾米莉•狄金森,我知道她的语言怎么样。”
       还有其他,不再赘引。
       我青少年时候爱好新诗,写并发过一些。我对新诗的阅读,中国现代诗歌读的多,当代读的极少;西欧读了点儿,苏俄读的多;美国,只读过惠特曼。狄金森,对于中国写诗的人来说,应该鲜有人读。只有这次,我才找来浏览了一点点。
       我说余秀华与狄金森,差距还大,这说的是目前成就。但在同为女性诗人,两者都有一定影响,经历和情感都有孤独和挣扎,在诗歌内容上都对生命和爱情有强烈的呼唤等这些来说,她们是相近相同的。而余秀华如果努力,或许有机会接近狄金森。
       这样说,我以为没有可以挑剔的。韩鲁珩表现得很兴奋以至于鄙夷,多次要我解释这一点,还每每口出不逊,”无知无畏”,”吃错药了”等等······这不是正常讨论的应有语言,尤其我们过去并没有来往。尊重和分寸,讨论中尤其激烈论辩,更要把握得当,这是一种教养和品格。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04: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名家诗词赏析] 我们究竟知道多少迪更生?
看到有人将余秀华和艾米莉.迪更生做比较,在此写几个字。

很多人的知识来源局限于“百度"的检索,夸夸其谈打比方的时候,甚至根本没有读过几首迪更生的诗歌,不客气地上说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迪更生作为美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不是因为”性描写“,和”草根“完全无关,和质朴,本能也毫无关系。迪更生之所以被美国现代诗人尊崇是她在诗歌写作表达的语言,文字和手法的突破,是她对”生死“这个人类永恒话题的探索。

[size=15.008px]狄更生的诗作现存一千七百多首,但很难定出实际数字,因为1860年代起狄更生的书信开始“诗化”,有时候很难界定她写的是散文还是诗(苏珊称为“信诗”(letter poem))。狄更生不是个出版的诗人,因此留下的大部分诗作只能看作诗稿,完篇的很少,有句无篇的占大多数。
[size=15.008px]狄更生的诗歌分为三个截然不同的时期,每一时期的作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时期为1861年以前,这一时期狄更生的作品风格传统,感情自然流入。在狄更生死后,出版了她的作品的托马斯H.约翰逊,只能给狄更生创作于1858年以前的作品中的五部鉴定年份。
第二时期为1861年—1865年,这是狄更生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她的诗歌在这一时期更具有活力与激情。据约翰逊估计,狄更生在1861年创造了86首诗,1862年366首,1863年141首,1864年174首。同时,他认为在这一时期,狄更生充分表达了永生和死亡这一主题。
第三时期为1866年之后,根据统计,所有狄更生的诗集中有2/3写于该年之前。
[size=15.008px]狄更生的诗采用一般教会赞美诗的格律:每节四句,第一、三句八音节,第二、四句六音节,音步是最简单的“轻、重”,第二、四句押韵。例如: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and Immortality.
[size=15.008px]诗的篇幅短小,多数只有两至五节,经常破格,常押所谓“半韵”(half rhyme);放弃传统的标点,多用破折号;名词多用大写(但这个习惯在当时很平常);常省略句子成分,有时甚至连动词也省掉;句法多倒装,有学者指这是受拉丁文词序的影响。
[size=15.008px]狄更生的诗富于睿智,新奇的比喻随手抛掷,顺心驱使各个领域的辞汇(家常或文学的,科学或宗教的),旧字新用,自铸伟词。喜欢在诗中扮演不同角色,有时是新娘,有时是小男孩,尤其喜欢用已死者的身份说话。狄更生描写大自然的诗篇在美国家喻户晓,常被选入童蒙课本。痛苦与狂喜,死亡与永生,都是狄更生诗歌的重要主题。
[size=15.008px]狄更生诗作的音乐性和图象性,成了近年批评家关注的题目。其诗用的破折号,时长时短,有时向上翘,有时向下弯,有批评家指这些是音乐记号,代表吟咏或歌唱那首诗时的高低抑扬;其诗的诗行往往不是一写到尾,有时一句诗行会分开两、三行写(即是说每行只有两三个字),有学者认为这是刻意的安排,跟诗意大有关系(另外,狄更生有时会在寄给朋友的诗里会附上“插图”)。因此,有人主张要研究狄更生的诗,必须以她的手稿(或手稿的影印本)为文本,才不致扭曲诗意。

[size=15.008px]狄更生在“狂风雨夜—狂风雨夜”的手稿中,运用了大量的破折号,不规范的大写,以及独特的文字和意象。这些元素的运用,使她的行文结构在文体和形式上,比传统规范更多样化。在韵律方面,她从不采用韵律格五音步(百年来英语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她甚至不用五音步的诗句。她运用的诗句长度不一,从四音节两音步通常到八音节四音步。
[size=15.008px]自作品自出版以来,她在文中经常使用的 “半韵”或邻韵,就倍受争议。作品的开头很有特色,第一行往往是一个声明或说明(人间即天堂”),第二行则对第一行的内容提出了质疑(不管此天堂是不是彼天堂)。由于大量的押韵和自由的诗体,狄更生的诗歌很容易配乐。而诗句主要采用普通格律(四行一节)或民谣格律,相同的韵律格四音步和三音步相间的诗词,也可把她的诗谱成歌。(这样的歌中大家熟悉的有“伯利恒小镇”和“奇恩异典”)学者安东尼·海克特发现,这种行文特点不仅存在于歌曲中,也存在于圣歌和谜语中。下面引用了一个例子: “谁是东方?/金黄之人/他也许是紫红之人/携日而出 谁是西方?/紫红之人/他也许是金黄之人/带日而落”
[size=15.008px](以上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size=15.008px]
[size=15.008px]
迪更生出身于一个富裕,显赫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宗教,神学和信仰知之甚深。写作手法,笔法独特出新,诗歌内容充满文学艺术意识。

人的出身,文化程度,社会阶层和个人经历决定一个人的境界和高度。

无论从思想境界,诗歌内容,文化水平,对诗歌艺术,乐感,节奏和韵律,诗歌本身的艺术高度,迪更生和余秀华完全是两个层次的人,没有任何可比性。将余秀华比作迪更生仿佛是将赵本山的二人转和帕瓦罗蒂的男高音等同。


[size=15.008px]附几首迪更生作品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And sings the tune without the words—
And never stops—at all—

And sweetest—in the Gale—is heard—
And sore must be the storm—
That could abash the little Bird
That kept so many warm—

I've heard it in the chillest land—
And on the strangest Sea—
Yet, never, in Extremity,
It asked a crumb—of Me.

[size=1.417em]Emily Dickinson

[size=1.417em]
"Faith" is a fine invention
When Gentlemen can see—
But Microscopes are prudent
In an Emergency.

[size=1.417em]Emily Dickinson
[size=1.417em]
239

"Heaven"—is what I cannot reach!
The Apple on the Tree—
Provided it do hopeless—hang—
That—"He aven" is—to Me!

The Color, on the Cruising Cloud—
The interdicted Land—
Behind the Hill—the House behind—
There—Paradise—is found!

Her teasing Purples—Afternoons—
The credulous—decoy—
Enamored—of the Conjuror—
That spurned us—Yesterday!

[size=1.417em]Emily Dickins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05: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余秀华的诗看的不多,也许不全面,但评价决没有那样高。无论多么性饥渴,多么本真,也不应该公开形诸文字放纵自己的私欲。这不是道德审判,而是人类的公序良俗。人类就应该自觉约束自己私欲,如性欲,贪欲。理由很简单,因为人不是动物。
   
    对美国女作家狄更生是第一次听说。

    感谢论者的博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0-22 06: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就知道是知味堡人的口吻

点评

够神的。口吻须听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0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06: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0-22 06:25
一看就知道是知味堡人的口吻

够神的。口吻须听啊~

点评

口吻,口吻语的省称,就跟你就网上警告人一样,‘口头警告’ 大堡的行文习惯还是不难辩认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2 11: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世俗社会,礼教过于繁琐与过于简化都不可取。以前是在“砸烂”,现在应适当修复。可是现在都忙于赚钱,发展经济,这方面忽视了。

所谓回归本性不是回归到动物世界中,一些反人类的诗文与言论我们要坚决予以抵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0-22 12: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2 06:49
够神的。口吻须听啊~

口吻,口吻语的省称,就跟你就网上警告人一样,‘口头警告’

大堡的行文习惯还是不难辩认的

点评

看来你有切身体会。不过这文写的很带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12: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0-22 12:07
口吻,口吻语的省称,就跟你就网上警告人一样,‘口头警告’

大堡的行文习惯还是不难辩认的 ...

看来你有切身体会。不过这文写的很带劲。

点评

记得老金还就‘口头警告’呛过你,‘相隔千里,听不到,无效’ 都别钻牛角尖了,做版主的几个没警告过人,口头警告是轻度警告而已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不应列入下半身写作之列,个人认为是留守妇女对于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0-22 1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2 12:10
看来你有切身体会。不过这文写的很带劲。

记得老金还就‘口头警告’呛过你,‘相隔千里,听不到,无效’

都别钻牛角尖了,做版主的几个没警告过人,口头警告是轻度警告而已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不应列入下半身写作之列,个人认为是留守妇女对于性饥渴的一种真实的内心呐喊,且诗中并未以生殖器官直接入诗而是借意象说事,是很不错的一首自由诗,余不论

点评

我不欣赏。写诗不能动物性占上风,这有伤风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12: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0-22 12:16
记得老金还就‘口头警告’呛过你,‘相隔千里,听不到,无效’

都别钻牛角尖了,做版主的几个没警告过 ...

我不欣赏。写诗不能动物性占上风,这有伤风化。

点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不是简单的动物性描述,是留守妇女的真实写照,留守妇女是个社会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10-22 12:2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堡”,价格便宜量又足……

点评

他写下体诗肯定不如你,但论理恐怕你不是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12: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7-10-22 12:28
“大堡”,价格便宜量又足……

他写下体诗肯定不如你,但论理恐怕你不是个!

点评

也对,中诗高管厅人家一句,大堡机关枪突突突就三四千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2:41
讲这种挑衅话什么意思?!要开战端换地方。上体中体下体理论看门你连个小数点都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2: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10-22 12:4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2 12:29
他写下体诗肯定不如你,但论理恐怕你不是个!

讲这种挑衅话什么意思?!要开战端换地方。上体中体下体理论看门你连个小数点都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0-22 12: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2 12:29
他写下体诗肯定不如你,但论理恐怕你不是个!

也对,中诗高管厅人家一句,大堡机关枪突突突就三四千言

点评

这才是东北汉子直率的本色。面对网络泥沙俱下的各色人等,自然要吃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3:13
我版也可发论文贴,且无杀人刀陷人坑,尽可畅所欲言,一展所长。~大家懂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10-22 12:4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0-22 12:41
也对,中诗高管厅人家一句,大堡机关枪突突突就三四千言

我版也可发论文贴,且无杀人刀陷人坑,尽可畅所欲言,一展所长。~大家懂的

点评

有的人,在人下不把自己当人看,在人上不把别人当人看,连个网络虚拟的权力都能运用到极致。。。 唉,有权就是好,想杀谁就杀谁,杀了还不解恨,吊上城头示众三个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8:37
只要不出现描写下体的那些不堪入目的词汇,不管什么观点,也是可以发在理论版的。你的高论囿于自我欣赏,岂不可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0-22 12: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2 12:18
我不欣赏。写诗不能动物性占上风,这有伤风化。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不是简单的动物性描述,是留守妇女的真实写照,留守妇女是个社会问题

点评

你过分关心。当兵的怎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12: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0-22 12:45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不是简单的动物性描述,是留守妇女的真实写照,留守妇 ...

你过分关心。当兵的怎办?

点评

当兵三年,母猪赛貂婵,怎办,凉拌 你当过兵么,当过也可这话题整一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0-22 12: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2 12:47
你过分关心。当兵的怎办?

当兵三年,母猪赛貂婵,怎办,凉拌
你当过兵么,当过也可这话题整一个

点评

人类不能率性。起码在文学上不能提倡率性。会扰乱社会的。诗词本身就是要引导人们的趣味要高尚起来。如秦观的鹊桥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13: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0-22 12:52
当兵三年,母猪赛貂婵,怎办,凉拌
你当过兵么,当过也可这话题整一个 ...

人类不能率性。起码在文学上不能提倡率性。会扰乱社会的。诗词本身就是要引导人们的趣味要高尚起来。如秦观的鹊桥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13: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0-22 12:41
也对,中诗高管厅人家一句,大堡机关枪突突突就三四千言

这才是东北汉子直率的本色。面对网络泥沙俱下的各色人等,自然要吃亏。

点评

直率吗,是狡辩,死不认账延文是他马甲是直率吗,风雅颂死不认账郑峰是大堡也是直率吗 算了,纠缠旧事没意思,不想多说了 回到观点上来,象其认可的‘如果只从字面去理解,那未免庸俗’的观点是假道学,《穿过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13: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7-10-22 12:44
我版也可发论文贴,且无杀人刀陷人坑,尽可畅所欲言,一展所长。~大家懂的 ...

只要不出现描写下体的那些不堪入目的词汇,不管什么观点,也是可以发在理论版的。你的高论囿于自我欣赏,岂不可惜?

点评

我不同意的正是你的“只要”,和先入为主的假定。要在探讨中得出结论,并且不以任何理由封禁。做不到的话就是多余一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3: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10-22 13:2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2 13:16
只要不出现描写下体的那些不堪入目的词汇,不管什么观点,也是可以发在理论版的。你的高论囿于自我欣赏, ...

我不同意的正是你的“只要”,和先入为主的假定。要在探讨中得出结论,并且不以任何理由封禁。做不到的话就是多余一说……

点评

在任何地方发帖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哪怕是外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3: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13: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7-10-22 13:27
我不同意的正是你的“只要”,和先入为主的假定。要在探讨中得出结论,并且不以任何理由封禁。做不到的话 ...

在任何地方发帖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哪怕是外国。。。。

点评

你又假设前题;每个版块规章必书~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绝不充许……谁要追求“完全自由”?在哪里声明了?劳驾你帮我指下,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10-22 13:45: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2 13:40
在任何地方发帖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哪怕是外国。。。。

你又假设前题;每个版块规章必书~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绝不充许……谁要追求“完全自由”?在哪里声明了?劳驾你帮我指下,谢谢!

点评

在论坛发帖的前提不是“假设”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坛规”。往大了说就是国际互联网公约,和国家有关法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0-22 18: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2 13:13
这才是东北汉子直率的本色。面对网络泥沙俱下的各色人等,自然要吃亏。 ...

直率吗,是狡辩,死不认账延文是他马甲是直率吗,风雅颂死不认账郑峰是大堡也是直率吗

算了,纠缠旧事没意思,不想多说了

回到观点上来,象其认可的‘如果只从字面去理解,那未免庸俗’的观点是假道学,《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睡明明白白是性心理的直白表露,从下面的句子中是可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0-22 18: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10-22 19:11 编辑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7-10-22 12:44
我版也可发论文贴,且无杀人刀陷人坑,尽可畅所欲言,一展所长。~大家懂的 ...

有的人,在人下不把自己当人看,在人上不把别人当人看,连个网络虚拟的权力都能运用到极致。。。

唉,有权就是好,想杀谁就杀谁,杀了还不解恨,吊上城头示众三个月

好在,这里不是某人的权力范围,否则又将会是一片血雨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2 18: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人的文化层次和修养决定人的理解和水平,能把余秀华和迪更生相比,说明做比较的人和余秀华是一个文化层次。

对比一下迪更生和余秀华两个人的经典名言
迪更生: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能讓一顆心不再疼痛,我就沒有白活這一生。
因為我不能停下來等死神,所以他溫柔地停下來等我。
如果你能在秋天到來,我會把夏天撣掉。半含輕蔑,半含微笑,像管家婦女把蒼蠅趕跑。
我們脆弱的感官,承受不了真理過分華美的宏偉。
就像雷聲中惶恐不安的孩子,需要溫和安慰的話語,真理的光也只能慢慢地透射,否則人人都會失明。
等待一小時,太久。如果愛,恰好在那之後。等一萬年,不長。
煙霧與光,人與虛幻,我與世界。請記住,我曾經來過。
希望長有翅膀,棲於心靈之上,吟唱曲調,無需言表,天音裊裊,始終環繞。
看她是一幅圖畫,聽她是一曲樂音,懂她是一种放縱,就像六月一樣天真,不懂她是—種折磨。

余秀华:
千里送阴毛。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我爱上了他,并产生了和他交合的冲动
雨越大越好。事后他一定会记下他阴茎的状况
他说他也曾八面威风
操过的女人不计其数
他让那些女人喊他爹,把尿尿在他嘴里
我粗鲁地把它们想成男人的生殖器官
我把它们踢飞起来,或者把它们踩扁
如果有风,最先摇曳的是她的阴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20: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7-10-22 13:45
你又假设前题;每个版块规章必书~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绝不充许……谁要追求“完全自由”?在哪里声明了?劳 ...

在论坛发帖的前提不是“假设”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坛规”。往大了说就是国际互联网公约,和国家有关法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08: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10-23 09:59 编辑

思无邪兮:

    诚如鲁迅点评《红楼梦》让“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这首十四行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文本”里,有人看到淫荡,有人看到抄袭,而我却看到当下中国的“国风”:人们对真情的渴望,对自我的坚守,对“灵与肉”的美好想象。或许,诗人从普珉的一首诗作里获得了某些灵感,但余秀华这首诗比普珉的那首诗境界要高远得多,而且“我”在诗中已不再是一个情男欲女的“小我”,而俨然是美丽中国的代言人。

    我在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文化(包括女性诗歌)已经15年,以我有限的阅读,与二十世纪以来也就是是中国有了新诗以来的所有的女诗人比,余秀华的诗歌呈现出她的语言天才,她的语言和想像力,有一种自然的横空出世,不是做出来的诗歌,是天上掉下来流星雨般闪亮的语言,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她是中国的艾米莉•迪肯森。自从我可以阅读英文以来,我没阅读过别人翻译艾米莉•狄金森,我常常阅读她——她的诗集就在我的床边,我知道她的语言怎么样。我看中国人的翻译常常叹气,因为译得尽是错误。艾米莉•狄金森的根本是语言的天才,想像力的横空出世,描述的日常,感情与思考的深度,而这,余秀华都具备。

    它恰好挑战了我们时代的流行美学——在景观和符号的堆砌中越来越假的美学。这是余秀华让我们惊讶的地方。在这个真面前,对其诗歌进行艺术上的挑刺和指责都可能只是一种美学的傲慢,它当然有道理,但并没有深刻的说服力。一个拥有读写能力和精神景深的人大声地呼唤爱情、诅咒命运甚至是发泄情绪,这是一种具有原初创造性的力量,这种发自生命内部的真诚的写作,在我们这个彬彬有礼且充满了腐朽道德气息的时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1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兮说:“我在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文化(包括女性诗歌)已经15年,”-----中国的大学,设有外国文学。外国的大学,设有中国文学。没有中国的某大学设科为“中国文学文化”的。女性诗歌也不单独列出来教授。

点评

这是引用的旅美作家吕睿的话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3 11:23
中国的大学,设有外国文学。 ----- 有 外国语言文学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3 1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14: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