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10-23 23:59 编辑
[喝火令]試析一(關於喝火令詞譜)2015.06.12
喝火令 調見《琴趣外篇》。 雙調六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後段七句四平韻 。 首創為宋黃庭堅。 《禦定詞譜》雲此詞無他首可校。 後段句法,若准前段,則第四句應作「星月雁行低度」,今疊用三「曉也」字,攤作三句,當是體例應然,填者須遵之。 黃庭堅詞如下:
■■□□■ 見晚情如舊
□□■■○ 交疏分已深
■□□■■□○舞時歌處動人心
□■■□□■ 煙水數年魂夢
□■■□○ 無處可追尋
■■□□■ 昨夜燈前見
□□■■○ 重題漢上襟
■□□■■□○便愁雲雨又難禁
■■□□ 曉也星稀
■■■□○ 曉也月西沈
■■■□□■ 曉也雁行低度
■■■□○ 不會寄芳音
黃庭堅喝火令一詞為宋詞絕唱,至元明仍寂寂無聞,直到《 禦定詞譜》編輯時仍為孤調。 《禦定詞譜》對於」無他首可校」的詞,均按原詞直標平仄,未有可平可仄處。
搜韻網搜集了清代詞家喝火令30首,另網上也查到數首,但無一首平仄全依黃詞者。
搜韻網收有近現代詞家喝火令14首,只有汪東1首全依黃詞者
搜韻網收有當代詞家喝火令31首吳金水 3首中1首,崔榮江 22首中1首,熊盛元 2首共計4首平仄全依黃詞者。
《禦定詞譜》凡例第11條曾作說明:」... 至詞中句法如詩中五言、七言者,其第一字、第三字類多可平可仄,似不必拘。 ....」似不必拘是一種委婉的說法,絕非是」連編書人都沒有搞清楚的事情」。 要知這是收入欽定四庫全書的,豈容模棱兩可?
現將清至今詞家依詩法,即」其第一字、第三字類多可平可仄,似不必拘」例句列舉如下:
雨夢記譜法圖示說明:
1.■為仄 ◆為本仄可平 ●為押仄韻
2.□為平 ◇為本平可仄 ○為押平韻
第1句:◆■□□■
明慧同徐淑(清·孫蓀意)
爭及穿簾燕(清末民國初·樊增祥)
柔櫓驚殘夢(清·薛時雨)
香霧簾前濕(清末民國初·程頌萬)
上例句其第一字均採用平聲,故第一字由■可記為◆
...
第2句:□□◆■○
萋萋心地栽(當代·崔榮江)
別離怨又加(當代·崔榮江)
便遺一世愁(當代·崔榮江)
勿生灞柳枝(當代·崔榮江)
不思去采藍(當代·崔榮江)
酩酊捺酒壺(當代·崔榮江)
當代·崔榮江先生填有22首喝火令,然其謬誤亦最多, 此句竟有4首採用孤平句,實不可取。 另」酩酊捺酒壺」竟將酩酊兩字誤讀作平聲,真叫人跌破眼鏡。 唯」萋萋心地栽」屬近體允許採用的拗句。 故第三字由■可記為◆。
...
第3句:◆□◇■■□○
新裁淡墨水田衣(清·吳敬梓)
玻璃十頃不嫌寬(清·吳藻)
春風容易落曇花(清·孫蓀意)
匆匆走馬向天涯(清末民國初·樊增祥)
根據例句,第一,三字可定為可平可仄
...
第4句:◇■◆□◇■
且向碧紗窗下(清·吳藻)
試問歡期幾許(清·孫蓀意)
不道連宵快雨(清末民國初·吳重憙)
待把桃花作釀(清·周壽昌)
根據例句,第一,三,五字可定為可平可仄。
...
第5句:◇■■□○
悄地撿香燒(清·吳藻)
一霎夢如塵(清·吳藻)
浪壓綠雲平(清末民國初·吳重憙)
屈指半年賒(清·孫蓀意)
根據例句,第一字可定為可平可仄。
...
第6句:◆■□□■
無意留春住(清·吳藻)
鴛帖金泥濕(清末民國初·程頌萬)
松下安茶鼎(清·趙友蘭)
蝦菜三家聚(近現代·黃公渚)
根據例句,第一字可定為可平可仄。
...
第7句:□□◆■○
漫天春雪翻(清·顧太清)
追隨天一方(近現代·盧前)
忍思金石盟(當代·蔡淑萍)孤平拗救句
空余朝漢台(清·陶淑)
背人祈上天(當代·崔榮江)孤平拗救句
槳聲息晚蛩(當代·崔榮江)孤平句
或裁補舊裳(當代·崔榮江)孤平句
死當共劫灰(當代·崔榮江)孤平句
摟腰學探戈(當代·崔榮江)孤平句
根據例句,第三字可定為可仄可平。 背人祈上天是孤平拗救句,依诗谱第一字未取可平可仄。 崔榮江先生在這句又寫了四句孤平句,真是錯得離譜。 要知道全唐詩總共才150多句孤平句,平均20人一輩子才一人寫了一句。
...
第8句:◆□◇■■□○
生綃依舊臉如霞(清·孫蓀意)
江南可也一枝斜(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家山休悵秣陵遙(清·林則徐)
詩心一縷嫋爐煙(清末民國初·鄭元昭)
根據例句,第一,三字可定為可平可仄。
...
第9句:◆■□□
孤負良辰(清末民國初·潘榕)
偏是愁多(近現代·丁甯)
因甚前盟(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惆悵花開清(清·劉炳照)
根據例句,第一字可定為可仄可平。
...
第10句:◆■■□○
孤負好時光(清末民國初·潘榕)
偏是夢難成(近現代·丁甯)
因甚不關他(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惆悵月將圓(清·劉炳照)
根據例句,第一字可定為可仄可平。
...
第11句:◆■◆□◇■
孤負年來詩酒(清末民國初·潘榕)
偏是夢難成也(近現代·丁甯)
因甚夢衾香霧(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惆悵無人攜手(清·劉炳照)
等得芭蕉葉大(清•吳藻) 正好瓶笙寫韻(清•趙友蘭) 似此高風雅韻(清末·秋瑾) 一樣亭亭素影(近現代•丁甯) 記得銀塘露下(近現代•潘飛聲) 喚取幽禽入畫(清•林則徐) 不管冬青樹底(近現代•李叔同) 幾度風風雨雨(近現代•許寶蘅) 只有吉光片羽(清•吳藻)孤平句 一路遠山近樹(清•顧太清)孤平句 對此海天萬頃(近現代•黃公渚)孤平句
根據例句,第一三五字可定為可仄可平。
...
第12句:◆■■□○
花外蹋香泥(清·吳敬梓)
斜月上花梢(清·吳藻)
無語翠鬟斜(清·孫蓀意)
低映小桃花。 (清末民國初·樊增祥)
根據例句,第一字可定為可仄可平。
依歷代詞,喝火令譜可記作:
◆■□□■,□□◆■○。 ◆□◇■■□○。 ◇■◆□◇■, ◇■■□○。 ◆■□□■,□□◆■○。 ◆□◇■■□○。 ◆■□□,◆■■□○。 ◆■◆□◇■,◆■■□○。
附記:
1.另當代·崔榮江先生詞亦出現病句,今人填詞,斷不能以此為口實。
第9句:醒也聲咽 □■□■ (雨夢按:咽字此義入聲誤讀平聲)
第5句:身未著翮衣。 □■■■○ (雨夢按:翮字入聲誤讀平聲)
第6句:買朵梔白子,(■■□■■)幽香鬢上生。 □□■■○(雨夢按:上句大拗,依詩法下句第三字應由仄改平,以實現他救。 此類詩法,于譜不記,一如詩譜。 )
2.論詩詞文中所言」詩」,乃詩詞定義所指的詩,即近體詩,非詩歌定義所指的詩。 這點都弄不清,談何論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