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笑 于 2017-9-24 11:18 编辑
律诗二首浅析 一、咸宁温泉
山西:张慧丽
夹谷溅溅十四泉,水流石窟出天然。
美人未至花先醉,虹影欲成波又连。
便试温汤消厉疾,闲聊新酒过流年。
许将肺腑难容事,一并青山生紫烟。 《咸宁温泉》这首七律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情趣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立意高远。
夹谷溅溅十四泉,水流石窟出天然。首联从视觉起笔,开阔雄迈,“天然”一词应势而出,便以为全诗之“眼”;天然,即自然,“夹谷”、“石窟”,犹信手拈来,很好地支撑了“天然”一词。“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沧浪诗话》)可见作者匠心之所在。
美人未至花先醉,虹影欲成波又连。颔联写温泉之美。一虚一实,一侧一正,相互辉映,俯仰生姿。“花先醉”此为虚,反衬温泉之美;“虹影”连波,此为实,状温泉之形态。咸宁温泉又名沸潭,被称为“温泉虹影”。拟人比喻连用,生动形象,咸宁温泉之美如在目前,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
便试温汤消厉疾,闲聊新酒过流年。颈联写泡温泉和泡温泉的感觉。突出了温泉的功用,抒写了闲适自在的感觉,作者对生活的深厚情趣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蕴含字里行间。
许将肺腑难容事,一并青山生紫烟。尾联用拟人法,状温泉经年汩汩不息,联想贴切,含蓄委婉,余韵悠长。
此律立意高远,含蓄委婉,情景相融,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合律韵稳。
“新酒” 与温泉没有太大关系,却是聊的话题,可改可不改;“溅溅”犯韵,不因律害意,可不改。
二、 山泉 山西:张希凡
一泓清浅细,款款自山来。
有意缠花荇,无心响石隈。
潜听琴调去,忖度酒壶开。
轻掬天浆饮,如临玉镜台。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羚羊挂角,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诗的意境,就是指通过形象的描绘所开拓出来的艺术境界和表现出来的情调。 一二句“一泓清浅细,款款自山来”,以一个清新徐缓的镜头拓开画面。三四句“有意缠花荇,无心响石隈”,写山泉的特性,紧承“清浅细”和“款款”,用一个反对写出了山泉柔而不疾、澄明温和的性格,把山泉人格化了,意境玲珑,似无迹可求,却在乎意念之中,在乎客观实际之中。五六句“潜听琴调去,忖度酒壶开”, 写山泉的声音。用“琴调去”、 “酒壶开”揣摩山泉的声音,如间关花底,渐行渐远,汩汩不绝,余响潺潺,由“潜听”而“忖度”,意境空灵,真如空中之音,可感却不可捉摸。至此,推出尾联“轻掬天浆饮,如临玉镜台”,真有水到渠成之妙,“轻掬”、“天浆”、“ 玉镜台”,对山泉的喜爱与赞美,蕴含笔底,言有尽而意无穷也,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面对一泓清浅掬泉而饮,陶醉于山泉的形象,也似乎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赞美和热爱的情怀!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隐秀”的主张:隐是指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秀是指挺拔突出、妙语连珠。这首诗写山泉的清澈柔美,用“清浅”、“细”、“款款”、“缠”、“ 天浆”、“玉镜台”等,写山泉的声音之美妙,用“琴调去”、“ 酒壶开”,遣词凝练清新,意象清楚精妙;通篇不着一“爱”字,透过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洋溢的情怀。
这首七律,韵稳,凝练清新,立意高远,意境深邃,含蓄耐品。
七律颈联的对仗比较严格,“潜听”是偏正结构,“忖度”并列结构,属对欠工,“潜听”建议改为“聆听”,亦含有“潜听”之意。 2015-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