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9-22 11:59 编辑
越改越糊涂的范例 沧海一笑: 立秋散步至荷塘偶感 满池莲藕傍溪桥,信步还看一段娇。
朱笔犹望天阙点,青衿兀向水宫摇。
欲吟留得枯荷雨,却是遮将美女腰。
燕子低徊无去意,独怜我影鬓先凋。 (不是把荷花的茎比作美女腰,这里的美女是实指,有美女从荷塘边经过,荷叶还有美女腰那么高呢。) 金筑子评:诗中有我,是有作者注入的感情。前五句半写荷池,用三个字揷入实写美女的腰,这“美女腰”和全诗的意境是分离的,读者只能把这“美女腰”当成荷的一部份。“燕子低徊无去意,独怜我影鬓先凋。”燕子低徊怎么会怜人的鬓先凋? 如观改作: 满池莲藕傍溪桥,信步还看一片娇。
碧水犹奢飞鸟点,空筏兀待和风摇。
欲吟忽降非时雨,却是难伤岸柳腰。
燕子低徊无去意,独怜我鬓影先凋。 金筑子按:立秋之雨怎么会是“非时雨”?这“非时雨”怎么会去“伤岸柳腰”? 针叶林改作: 立秋散步至荷塘偶感
几支菡萏傍溪桥,漫步详看一段娇。
朱笔欲朝天幕点,青衿兀向水宫摇。
秋凉将落枯荷雨,露冷谁怜美女腰。
燕子低飞应笑我,多情致使鬓先凋。 金筑子按:“几支菡萏傍溪桥”,用得着去“详看”么?“露冷谁怜美女腰”,立秋还余秋老虎热,那里来的“露冷”?燕子低飞也不会笑人鬓先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