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尾联转合之法
1、就题转合
如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公门暇日少,(起)穷巷故人稀。(承)
偶值乘篮舆,非关避白衣。(叙写)
不知炊黍谷,谁解扫荆扉。(议论)
君但倾茶碗,(转)无妨骑马归。(合)
复如杜甫《捣衣》:
亦知戍不返,(起)秋至拭清砧。(承)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点染)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议论)
用尽闺中力,(转)君听空外音。(合)
就题转合,往往流于平板直白,如能似杜甫此首,运用诗人的联想,写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东西,扣题而又不为题为囿,那就非一般水平所能及了。
2、推开一步转合
如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起)乔木带荒村。(承)
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叙写)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勾勒)
唯有白云外,(转)疏钟闻夜猿。(结)
复如杜甫《初月》:
光细弦岂上,(起)影斜轮未安。(承)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勾勒)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渲染)
庭前有白露,(转)暗满菊花团。(合)
此种转合法,词有尽而意无穷,摩诘时时用之,最是五律正格。
3、承颈联意转合
此种结法,惟老杜最善用之。如《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七:
莽莽万重山,(起)孤城山谷间。(承)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点染)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叙写)
烟尘独长望,(承上联转)衰飒正摧颜。(合)
同题之十:
云气接昆仑,(起)涔涔塞雨繁。(承)
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点染)
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勾勒)
所居秋草净,(承上联转)正闭小蓬门。(合)
《萤火》:
幸因腐草出,(起)敢近太阳飞。(承)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议论)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勾勒)
十月清霜重,(承上联转)飘零何处归。(合)
《蒹葭》:
摧折不自守,(起)秋风吹若何。(承)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渲染)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勾勒)
江湖后摇落,(承上联转)亦恐岁蹉跎。(合)
4、用事作转合
用事作转合,实际就是用比为转合。如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闻道皇华使,(起)方随皂盖臣。(承)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叙写)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勾勒)
遥知辨璧吏,(转)恩到泣珠人。(合)
复如杜甫《巳上人茅斋》:
巳公茅屋下,(起)可以赋新诗。(承)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点染)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勾勒)
空忝许询辈,(转)难酬支遁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