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近体诗的形成非沈宋创造
唐近体诗不管是在句子的平仄粘对上,还是在句数和对仗上,以及押韵的规则上,都来源于永明体。初唐的贞观二十三年中,唐太宗有诗88首,其中五律达40首(押仄韵4首),合粘对律者达7首。可见唐太宗对永明体中的五言八句,中两联对仗形式很偏爱,律诗型占其全诗的百分之四十七,近半。唐太宗的诗当然还是永明体,唐太宗边没提出一种新的近体诗。但唐太宗却认识到永明体中的“五言八句”形式,即后来称为律诗的这种形式最完美,他最喜欢用。唐太宗的所好无疑起到提倡的作用。不管唐太宗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在其“五言八句”之40首中,合律诗粘对者达7首,为40首的百分之十七。无疑,唐太宗又对“五言八句讲粘对押平韵”这一形式更有提倡作用。永明体诗中还没有单个人有五律达40首之多,合粘对者达7首之多者。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到了沈宋年代,二人就用考官的身份对永明体的“五言八句,中两联对仗,讲粘对”这一种形式加以提倡,不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有唐太宗的诗在,他们勿须“创造”什么! 至于元兢、刘滔之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那也是对永明体中这一种形式的实际进行理论化而已! 据《全唐诗》将唐太宗40首五律列于下: 1、过旧宅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2、于北平作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3、临洛水 春蒐驰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4、望终南山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5、初晴落景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6、度秋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7、议峦殿早秋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8、山阁晚秋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 9、咏风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10、咏雨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11、咏雪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12、赋得白日半西山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 13、置酒坐飞阁 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余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
岸菊初含蕊,园梨始带红。莫虑昆山暗,还共尽杯中。 14、赋得樱桃 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
乔柯啭娇鸟,低枝映美人。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 15、赋得李 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寻。莺啼密叶外,蝶戏脆花心。
丽景光朝彩,轻霞散夕阴。暂顾晖章侧,还眺灵山林。 16、赋得浮桥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 17、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18、伤辽东战亡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防身岂乏智,殉命有余忠。 19、月晦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丽城。罩云朝盖上,穿露晓珠呈。
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披襟欢眺望,极目畅春情。 20、秋日翠微宫 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21、初秋夜坐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22、秋日两首 其一 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其二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24、冬宵各为四韵 雕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珠帘烛焰动,绣柱水光浮。
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琐除任多士,端扆竟何忧。 25、冬日临昆明池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26、望雪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27、守岁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28、除夜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销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29、咏雨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30、赋得含峰云 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玉叶依岩聚,金枝触石分。 横天结阵影,逐吹起罗文。非得阳台下,空将惑楚君。 31、三星阁上置音声 绮宴移暮景,紫阁引宵烟。隔栋歌尘合。分阶舞影连。 声流三处管,响乱一重弦。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 32、远山澄碧雾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33、赋得花庭雾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34、春池柳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35、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36、咏桃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37、赋帘 参差垂玉阙,舒卷映兰宫。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
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惟当杂罗绮,相与媚房栊。 38、咏鸟代陈师道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39、咏饮马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40、赋得残菊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另,唐太宗还有一首七律: 饯中书侍郎来济: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 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 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 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这首七律只是二三联不粘。李白的两首七律不也失粘吗?沈宋可以不知别人的诗,唐太宗的诗他们能不知吗?五律、七律,有唐太宗的诗赫然在上,他们还用得着创造么?他们只消说:你们看:先皇都如此喜爱这种五言七言八句体,大家应该照着写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