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5|回复: 14

关于“思”字平仄的几个例子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17-9-14 06: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14 07: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王力《诗词格律》,诗友这篇帖可以说颠覆了传统认知,从大量的例证来看,可见考证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点评

王力还是正确的没有推翻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4 19:25
《平水韵》表等,因为经常写练诗律,时而参读,最早吸收的也是更趋向于:思,作名词时,一般作仄读。 有吟友用心,对古人古诗,作了一些查证,并有了主帖的一个转帖与补充,都是汲取于古,更多的是参读与参考。 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4 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10: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4 12: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14 12:32 编辑

所选例如果都能确证是格律诗便可信,假如有大拗句、词、曲则不可信了

点评

所言在理,多交流,问好许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4 12: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12: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8
贡献
3579
金钱
4994
发表于 2017-9-14 19: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依《广韵》,1)平声,思念也 息兹切 又 息吏切。十五 。  2) 仄声, 念也 又音司。
可以认为,“思”字是为数不多的可平可仄两读音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4 19: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14 19:27 编辑

专查名词读平声的 宋刘辰翁《木兰花慢》宋秦观《会蓬莱阁》为词 ----皆仄声

所思终不来----思是动词。所字结构的特点诗所字加动词,组成名词结构。所字后面诗不允许接名词的(古代汉语知识)
旅思又惊夏,------ 思,名词,仄声
楚岫接乡思,-------思,名词,仄声,做接的宾语
晓思吟入窦山青。-------思,可解做动词,

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隋末唐初·许敬宗)---古风,1.有“拟”“赋”为标志;2.作者唐初人,无格律诗。名词仄声

结论:名词思那时没有平声的。

其他类的例子没查。请楼主再斟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4 19: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4 07:38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王力《诗词格律》,诗友这篇帖可以说颠覆了传 ...

王力还是正确的没有推翻呢

点评

我跟你一样有同样的怀疑,但对词性结构分析方面有所缺欠,故不敢妄言。 另,博文的诗词功力还是相当了得的,诗论也不错,每每能予人益智启思之功,我也很希望她能常来交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4 1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4 1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14 19:42 编辑

首先我的肯定楼主的钻研精神,其次楼主的文章让我重新学习了一次,加深了认识和印象,因此要感谢楼主的研究。
产生错误的原因一是标准问题,误把它们都当格律诗。词曲古风格律不同罗。二是结构误解,如所字结构忽视了它的构成特点。三、个别的 动词、名词混。
欢迎多来,多带点这样有启发性的好东西来共同探讨

点评

手头有点小忙,稍闲了,一定来(认真)互动O(∩_∩)O~手上有可补充的例子,有些例子或有出入,容后一一,问好许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5 1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14 19: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4 19:25
王力还是正确的没有推翻呢

我跟你一样有同样的怀疑,但对词性结构分析方面有所缺欠,故不敢妄言。

另,博文的诗词功力还是相当了得的,诗论也不错,每每能予人益智启思之功,我也很希望她能常来交流

点评

我是非常喜欢和欢迎这样肯花脑筋的朋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4 1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4 19: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14 19:59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4 19:47
我跟你一样有同样的怀疑,但对词性结构分析方面有所缺欠,故不敢妄言。

另,博文的诗词功力还是相当了得 ...

我是非常喜欢和欢迎这样肯花脑筋的朋友的。这是个有实力和有潜力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5 12: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15 13:33 编辑

二、动词读仄:

【楚】唐吴融《雨夜》“旅夕那禁雨,梅天已思秋。”这句是大拗句,还有一句大拗句“何人得浓睡,”因此思可读平声。如果解为悲,可两读,读仄声时,这句是这句是正常格律句。

【楚】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此为词,不在格律诗考虑中,解悲时可两读

【亦】春愁(唐·韦庄)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     此作思念解时读平声,三平收唐诗常见。作悲解可两读

【亦】和袭美咏皋桥(唐·陆龟蒙)横截春流架断虹,凭栏犹思五噫风。今来未必非梁孟,却是无人断伯通。   这句值得探讨,因为噫为平仄两读义不变。

【亦】药名离合夏日即事 其三(唐·陆龟蒙)窗外晓帘还自卷,柏烟兰露思晴空。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     此读平声,三平收唐诗常见
思一般动、名词读音不同。但在“悲”义时确实平仄两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12: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5 13: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15 13:20 编辑



平声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音司 。  
1.深想  2.愿  3.计虑  
4.语助词  5.发语词  
6.姓
7.州名、地名
8.于思   桑才切,音腮。多鬚貌。《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仄声    《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
1.意志
2.道德纯备叫思    《音義》思,息嗣反。

平仄两读
1.悲也     《康熙字典》又悲也。《詩·小雅》  思泣血。《註》思,去聲,  思,哀以思。言悲也。
              《中华大字典》则又有平声例子《文选  张华诗》吉士思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5 13: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17-9-15 12:21
手头有点小忙,稍闲了,一定来(认真)互动O(∩_∩)O~手上有可补充的例子,有些例子或有出入,容后一一, ...

欢迎常来,不在于谁对谁错,在于如切如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4: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