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8

律诗语言,句中读音的节奏、节点、节奏符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11 08: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9-11 08:32 编辑

律诗语言,句中读音的节奏、节点、节奏符


【1】、节奏、节点、节奏符号
    《乐记》:“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乐记的节/奏,即是读音的顿/读。【节】是乐记的无声;【奏】是乐记的有声;【顿】是读音的无声,【读】是读音的有声。

    为了书面语言的行文或视觉,三羊杜撰了节奏符号:无声之【顿】,用“—”来示意;有声之【读】,用“〇”来示意。节点就是节奏的声律点,节点用“⊙”来示意。例如,王之涣《鹳雀楼》诗句:

依据明代真空的24平仄律理论标准,则示意标注为:
〇⊙—〇⊙⊙,〇⊙—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节奏和节点的层次性
    “〇〇”或“〇〇〇”表示【顿节奏】,顿节奏的节点,在第二字。“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〇〇”表示【句节奏】,句节奏的节点,在句尾字。
    依据王之涣《鹳雀楼》诗篇来说,“白日依山尽”,是【句节奏】,句节奏中的“白日”和“依山尽”,分别是【顿节奏】。“白日”,是两个字的【顿节奏】;“依山尽”,是三个字的【顿节奏】。【句节奏】与【顿节奏】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个【句节奏】,包含者两个【顿节奏】;两个【顿节奏】,构成了一个【句节奏】。【句节奏】是【顿节奏】的上层节奏;【顿节奏】是【句节奏】的下层节奏。
    节奏,因为有了层次性;节点,必然也有层次性。【句节点】,是【顿节点】的上层节点;【顿节点】是【句节点】的下层节点。


【3】、节点的相对相替
    格律诗中的【句间相对】,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两句之间顿节点的平仄相对;二是,句节点的四声相对。句节点的四声相对,也即韵脚与白脚的声律关系是:平不犯平、上不犯上、去不犯去、入不犯入(首句连韵除外)。
    格律诗中的【顿间相替】,所指的是两个顿节点的平仄相替。由于句节点和顿节点的不同层次,所以句节点并不掺和顿节点的平仄交替。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第四字的顿节点,与五字句的句节点,是平仄不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四字的顿节点,与五字句的句节点,是平仄相同!


【4】、构成节奏的因素
    语言的节奏,不是语法片段。
例如,我爱——北京城。主语谓语,合并成一个两字顿节奏。宾语北京城,独立为一个三字顿节奏。三羊——爱北京。主语,独立为一个两字顿节奏,谓语宾语,合并成一个三字顿节奏。依据主谓宾三分法:我爱北京城,是113;三羊爱北京,是212。但是,语音的顿读,都是23节奏。
    语言的节奏,不是声律片段。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平平仄(221),平平仄仄平(221)。是221的片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仄平平仄仄(122),仄仄仄平平(32)。但是,语音的顿读,都是23节奏。
    语言的节奏,是读音的断续。
    语言的节奏,是以二为主以三相辅的先二后三。例如,并列短语,工农商学兵,读为:工农——商学兵,不读:工农商——学兵。
    一般说来,单音字与单音字,极易合并为一个两字顿节奏。双音词语,既可以独立为一个两字顿节奏,又可以与相邻的单音字合并为一个三字顿节奏。依据具体情况的不同,三字顿节奏,既可以独立,也可以分解。例如,三字顿节奏“从海外”。
【例1】
我从海外归来,节奏为:我从——海外——归来。
【例2】
小三羊从海外归来,节奏为:小三羊——从海外——归来。
【例3】
三百六十天,节奏为:三百——六十天。
【例4】
三百六十五天,节奏为:三百——六十——五天。

    由以上又见:【例2】加俩字,整句还是三个节奏;【例4】加一字,即可变为三个节奏。

    我从北京来,语法的片段,是131,也即【我来】两字的主谓短语,插入了一个三字介宾短语【从北京】。但是,语言读音的节奏,依旧是:我从——北京来。两字的顿节奏【我从】,没有任何语法结构的意义;同理,【北京来】也没有任何语法结构的意义。在【北京来】这个顿节奏中,构不成语法结构的诸位短语。因为,在【我从北京来】这个五字句中,【北京】,是介宾短语【从北京】的宾语,而不是谓语【来】的主语。

【5】、五言律句的标准
    【24平仄律】的五言律句,首先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个大类,在两个大类的框架里,又可分为四个亚类。即:

〇平〇仄〇,包含:〇平〇仄平、〇平〇仄仄。
〇仄〇平〇,包含:〇仄〇平平、〇仄〇平仄。

每个亚类,又包含四个小类。即,
——〇平〇仄平,包含: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〇平〇仄仄,包含: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〇仄〇平平,包含: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〇仄〇平仄,包含: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顺便提及:
〇平仄平仄、〇仄〇仄仄、〇仄〇仄平、〇平仄平平等四类句,纯属就是【24平仄律】的烂鱼!至于【一三五不论,不能都不论;二四六分明,不能都分明】的歪理邪说,纯属就是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声律大纲的糟践和蹂躏!!!


【5】、五言律句的标准
    【24平仄律】的五言律句,首先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个大类,在两个大类的框架里,又可分为四个亚类。即:

〇平〇仄〇,包含:〇平〇仄平、〇平〇仄仄。
〇仄〇平〇,包含:〇仄〇平平、〇仄〇平仄。

每个亚类,又包含四个小类。即,
——〇平〇仄平,包含: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〇平〇仄仄,包含: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〇仄〇平平,包含: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〇仄〇平仄,包含: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顺便提及:
〇平仄平仄、〇仄〇仄仄、〇仄〇仄平、〇平仄平平等四类句,纯属就是【24平仄律】的烂鱼!至于【一三五不论,不能都不论;二四六分明,不能都分明】的歪理邪说,纯属就是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声律大纲的糟践和蹂躏!!!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1 08: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顿】是读音的无声,【读】是读音的有声。---------解释似乎不对。【读】这里读【逗】

点评

大清不大清的拗救谬论,纯属伤天害理的狗皮膏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08:42
这里的读,是【du】,不是句读的【dou】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08: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8: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1 08:16
【顿】是读音的无声,【读】是读音的有声。---------解释似乎不对。【读】这里读【逗】
  ...

这里的读,是【du】,不是句读的【dou】

点评

那你要用括号说明,因为你这里正好谈到停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0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1 08: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9-11 08:33
这里的读,是【du】,不是句读的【dou】

那你要用括号说明,因为你这里正好谈到停顿

点评

也有道理!谢谢的提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0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8: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9-11 08:40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1 08:37
那你要用括号说明,因为你这里正好谈到停顿

你的说法,似乎也有道理!谢谢的提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8: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1 08:16
【顿】是读音的无声,【读】是读音的有声。---------解释似乎不对。【读】这里读【逗】
  ...

大清王朝不大清的拗救谬论纯属伤天害理的狗皮膏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1 08: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太繁琐了。

语言的节奏,不是声律片段。----------这点认识对头了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平平仄(221),平平仄仄平(221)。是221的片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仄平平仄仄(122),仄仄仄平平(32)。但是,语音的顿读,都是23节奏。————————自打嘴巴,前面说221,后面说23,怎么没有统一的标准。
前面列举
依据明代真空的24平仄律理论标准,则示意标注为:
〇⊙—〇⊙⊙,〇⊙—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音步,全是221,按你说唐诗都是23,你在这怎不否认?只是从顿上说是23呀,音步呢?这样看来你说的23只是顿,而不是音步,因此你否认221是错误的。认错吧,我的乖乖

点评

文太繁琐了。 语言的节奏,不是声律片段。----------这点认识对头了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平平仄(221),平平仄仄平(221)。是221的片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仄平平仄仄(122),仄仄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0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9: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9-11 09:46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1 08:53
文太繁琐了。
语言的节奏,不是声律片段。----------这点认识对头了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平平仄(221),平平仄仄平(221)。是221的片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仄平平仄仄(122),仄仄仄平平(32)。但是,语音的顿读,都是23节奏。————————自打嘴巴,前面说221,后面说23,怎么没有统一的标准。
前面列举
依据明代真空的24平仄律理论标准,则示意标注为:
〇⊙—〇⊙⊙,〇⊙—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音步,全是221,按你说唐诗都是23,你在这怎不否认?只是从顿上说是23呀,音步呢?这样看来你说的23只是顿,而不是音步,因此你否认221是错误的。认错吧,我的乖乖

节奏,王力有两种说法,一是,声律节奏,简称【声节】,一是意义节奏,简称【意节】。
更上—一层楼的声调节奏,岂不成了32节奏的仄仄仄平平。音步、字顿、字拍、音组等,名称不同,内含一样。
⊙,是节奏的节点或声点。
五言诗句,是两个节奏单位。两个节奏单位,两个节点。王力说五言诗句是三个节奏单位,三个节奏,必有三个节点。三个节点如何在五言诗句里如何交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