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6|回复: 14

说说“两水夹明镜”

[复制链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7-9-8 22: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削足翁翁 于 2017-9-9 07:56 编辑

(一)诗人无不梦江南
江南胜境,千古传诵,诗人作家,无不“趋之若鹜”也,不独陶渊明“性本爱丘山”,李白也是“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白居易的《忆江南词》最为代表:“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由此足见江南之胜境令人向往、流连、诗兴勃发!“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斯境斯美,难道我们的诗仙李白不去放怀一游么?
(二)李白:三下江南放荡游
李白,蜀人一个,要去江南赶上春,就得出川。李白出川,前后三次,开元年间(725)一次,天宝年间(753)一次,乾元初年(759)流放夜郎途中经巫山遇到大赦天下再一次返回江南。
(三)李白南游处处诗
李白暮年从贬谪夜郎国的途中被意外放还,惊喜交加,诗人的心情自然快乐无比。从天宝末期(天宝十二年)(753)写赠王昌龄左迁龙标尉的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到乾元二年(759)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心境大变,也可知诗仙无法左右时代环境的无奈。从此开始,诗人继续出川之路,一路向东,沿长江过洞庭,直下金陵,一路上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诗兴勃发,佳作妙句不迭,令人向往。
注意,这不是诗人第一次下江南了,开元年间,李白曾经游历了江南,留下许多美好的诗篇,比如《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又如《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三次出川是从巫山被放还(759)之后,游历江南,诗人登岳阳楼,泛游洞庭湖,写下了《游洞庭湖五首》,其二曰: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此前的天宝年间,李白隐居庐山,也曾游历江南,其赠王昌龄诗就是这时期写的,还有《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以及《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文字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异文要说,清代沈德潜认为第二句“晚”应该是“晓”,关系都不大,历来争议比较多的是颔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四)“两水夹明镜”究竟何解
李白游历宣城,写有多首诗作,其中《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最负盛名,名句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这两联读来爽气袭人,畅快淋漓,但是读者对于“两水夹明镜”的理解却历来歧义不断,谁也不服谁。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解释。在介绍三中解读之前,首先需要明晰一下诗中的地理名词。当时的宣城,有两条小溪从城外经过,都在城东,一曰宛溪,一曰句溪。宛溪从东边流往城南,今人有注曰“穿城而过”,实误,宛溪并未穿城,而是在城南与句溪汇合流入阳江。宛溪之美,历代文人诗赋都有记载。李白也有《题宛溪馆》,有曰: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宋代苏为也有《宛溪》咏:“源分春谷边,来此自溪徼。雪冻泛其流,潄玉鸣于沼。晴光汤霞影,白浪浮天杪。水木助清翠,景物随昏晓。汀沙翠荇长,酒市青旗小。凭槛立津亭,归心逐飞鸟。”李白将宛溪比之于富春江的子陵滩,可见宛溪非同寻常。宛溪之上有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句溪之上有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两桥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的建筑。
明确了诗句所写之实景实物,下面就是怎么解释诗句的含义了。——读诗之人总免不了有此雅好,非要“明明白白地”讲清楚诗人的诗句,而不是像陶渊明那样“不求甚解”。读诗之人不仅非要“明明白白地”讲清楚诗人的诗句的“真确含义”,而且还要别人认可自己的理解阐释才会“善罢甘休”,甚至有的还要(?)连篇累牍地写文章说了又说,不知道这是不是宋代人留下的“恶习”。
首先,广为流播的分析就是按照“主谓宾”的现代汉语文法格式,“两水”(名词,主语)“夹”(动词,谓语)“明镜”(名词,宾语),如此解释下来,自然让人疑问“两水”所“夹”之“明镜”又是如何呢?有人解释说,在这两溪之间有一片湖面“明镜湖”,澄明如镜,故曰“两水夹明镜”。詹瑛先生主持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即持此观点。
其次,不是从主谓宾的角度去“解构”者五个字,认为是“两水夹明镜”,“明镜”作了状语也,解释为“宛溪、句溪像是两块明镜相夹一样流经宣城外”,《李白安徽诗文笺释》即采此说。
第三种解释则更觉着牵强附会穿凿得很。有人说“两水”所“夹”之“明镜”即宣城本身,宣城像是一块明丽的镜子被两水所夹。
至于“双桥落彩虹”,确实是一个比喻句,这不应该做别的解释,有别的解释者也应是“外道”者,不足为训。
私心觉得这样像西方医学生拿着解剖刀去解读前人诗句,实在是有点“圆凿方枘”、“买椟还珠”之感,很不可取,读诗还是取陶令之法,比较可靠,也容易摸到门径,如此一字一句解诗,恐怕多是误入歧途。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9-9 06:0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提的好,批评提问题的也对,明镜到底指什么,确实是个问题,以前不知。

点评

我是 偏向于 两水夹如明镜,双桥落似彩虹,这应该是 李白诗 的 正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9 07: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9 06: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字一句解诗,恐怕多是误入歧途”----如此说就过了!歪解原因是学识不足或研究不够深入所致,并非逐字逐句方法之虞。

点评

个人觉得,以 读经 的 办法 读诗,有些 南辕北辙。——谢谢 诗兄 雅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9 0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07: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9-9 06:09
问题提的好,批评提问题的也对,明镜到底指什么,确实是个问题,以前不知。 ...

我是 偏向于  两水夹如明镜,双桥落似彩虹,这应该是 李白诗 的 正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07: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9-9 06:30
“一字一句解诗,恐怕多是误入歧途”----如此说就过了!歪解原因是学识不足或研究不够深入所致,并非逐字逐 ...

个人觉得,以 读经 的 办法 读诗,有些 南辕北辙。——谢谢 诗兄 雅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9 13: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作为律诗的中二联,理解起来有个有利条件就是对仗。对仗的两句在句型结构上绝大多数是一致的。本联下联双桥(主语)落(谓语)彩虹(宾语)是表观结构,并非真实意义。因为桥不会落下什么来。所以真实意义是:
像两道彩虹一样的两座桥座落(在两条河上)。由此句可推知上联的真实意思是:
像两面明亮的镜子一样的两条河夹着(宣城市)。
----李白上的谢朓北楼并不算高,所以望见的两条河河面都很宽阔。看到两河中倒影,李白有所感慨。如果李白乘飞机鸟瞰,这两条河就可能只是两条线了。

点评

赞同这种解读,我也正准备这么去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9 16:05
很多人 没考虑 这个 单个句子 设想,所以 不好解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9 1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3: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9-9 13:11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作为律诗的中二联,理解起来有个有利条件就是对仗。对仗的两句在句型结构上 ...

很多人 没考虑 这个 单个句子 设想,所以 不好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9-9 16:0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9-9 13:11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作为律诗的中二联,理解起来有个有利条件就是对仗。对仗的两句在句型结构上 ...

赞同这种解读,我也正准备这么去解释。

点评

谢谢 诗兄 临赏。看来 有 新解 了,好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9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9-9 18:0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講真,以前沒看過類似文章,憑直覺理解為“兩水明境夾”意,白話翻譯為;兩條明亮似鏡的水夾在一起……

点评

诗兄 多了 一个 夹在一起 的 意思 了,第四解 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9 1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9: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7-9-9 18:06
講真,以前沒看過類似文章,憑直覺理解為“兩水明境夾”意,白話翻譯為;兩條明亮似鏡的水夾在一起…… ...

诗兄 多了 一个 夹在一起 的 意思 了,第四解 乎?

点评

兩水(鏡)合則為夾?不知可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9 2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9: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9-9 16:05
赞同这种解读,我也正准备这么去解释。

谢谢 诗兄 临赏。看来 有 新解  了,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9-9 20:4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削足翁翁 发表于 2017-9-9 19:06
诗兄 多了 一个 夹在一起 的 意思 了,第四解 乎?

兩水(鏡)合則為夾?不知可否。

点评

两水夹明镜,这就是诗语。两水皆是明镜,还夹。夹,左右持也。傍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0 05:18
也有这么的。两水本是 明镜,夹来 仍是 明镜。——谢谢 大道 诗兄 雅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9 2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21: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7-9-9 20:46
兩水(鏡)合則為夾?不知可否。

也有这么的。两水本是 明镜,夹来 仍是 明镜。——谢谢 大道 诗兄 雅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10 05: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7-9-9 20:46
兩水(鏡)合則為夾?不知可否。

两水夹明镜,这就是诗语。两水皆是明镜,还夹。夹,左右持也。傍也。

点评

是的。诗的 语言 有其 特殊性,形式上 也是如此,这 是 不能 忘记 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0 1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7-9-10 10: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9-10 05:18
两水夹明镜,这就是诗语。两水皆是明镜,还夹。夹,左右持也。傍也。

是的。诗的 语言 有其 特殊性,形式上 也是如此,这 是 不能 忘记 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