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63|回复: 10

古风楹联十一期听雨组毕业论文贴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18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46
贡献
2222
金钱
26737
发表于 2017-9-7 23: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毕业论文要求:(审核老师:在水一方老师、萤火虫老师   )
1、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
2、可以围绕自身学习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来写作,也可以讲述学习过程中难忘的事等;
3、需在毕业论文中出现自己的作品;
4、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后果自负;
5、不得代笔写作,需自己原创。

6、论文截止日期:2017年10月15日。



0

主题

255

帖子

21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9
贡献
534
金钱
815
发表于 2017-10-1 19: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色风 于 2017-10-1 19:09 编辑

听雨组-12蓝色风
意在笔先,意立文生
最初学习对联,只是觉得自己的平仄是拦路虎,立意不是问题,可越学习越发现,立意是一切问题的根本,意在笔先,意不立,文若浮萍;意若立,笔尽而意在。
意犹帅也。意不立,文就是乌合之众。思绪就像乱麻,千头万绪,纵横交错,这时成句只能是凑字。这样凑成的句子就像不懂生活情趣的黄脸婆,平仄合乎要求,词性合乎要求,结构合乎要求。但没有灵魂,没有活力,没有情趣,更谈不上艺术和魅力,自己都不愿多看,何况是别人了!勉强发到论坛也是为了应付作业,自我感觉那就是一堆瓦砾。许多时候我们可以写不出好句子,但能感知写出的句子好还是不好。好句子首先是感动了我们自己,然后才感动别人。感动自己就是因为自己心里有话想说,这个“话”题就是“意”。即使最基础的词语练习也是这样,看着平仄词性结构都没错,但是感情色彩不在一个调上,就不能进入同一个画面,就营造不出气氛协调、色调一致的意境。例如:滑耳----惊心。拾取----踢开。优美的词语,本可以想象出优美的画面来,结果被“惊”被“踢”了,美感荡然无存,大煞风景,大概就是这般滋味吧。
意在笔先,意立中心即定。至于接下来如何选择意象表达出这个意思,就看自己的审美情趣了。犹如出游之人。目标既定,接下来打点行囊,选择出行方式,或火车,或飞机,或高铁,或游轮,全凭自己的实力和爱好而定。但不管是那种方式,我们不会信马由缰,漫无目的,也不会南辕北辙,不会心猿意马。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以最完美的形式到达目的地。如我们十一期高级班的第一次作业:
“以自己身边最亲爱之人,成联一副,单比不得少于七字。要求融情入句,托物抒怀。”
这次作业,话题:身边最亲爱之人。题材确是人人都有话说。但最亲爱之人可写的内容太多了,该如何立意才能表达出对亲人的爱呢?父母、姊妹、兄弟、爱人、孩子,都是这世上让我们牵挂的人,都是我们的亲爱之人。相比较而言,兄弟姐妹,他们都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孩子,他还年轻,我们陪伴他的路还很长;只有父母,离我们是渐去渐远,是我们最亲爱最牵挂的人。所以我的立意就定为祝愿老人如岁月般静好。奔这主旨,我想到了老家院子里的老槐树,每当槐花飘香时节,慈母常坐在槐树下盼我回家:满院的馨香,满树的槐花,蜜蜂轻轻的飞着,白发老人微笑而安详的沐着阳光,静谧闲适。这幅画面最后浓缩成我对慈母深切的祝愿:
五月风熏,串串槐花开静好
高堂发白,微微笑意透祥和
当然,明确上联的立意,下联思路基本方向也就明确了。前几天,加古风苑,看到相望老师的进门必对“心篱有菊何须隐”这可以说是个半立意的联,菊花是孤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象征,那么上联表达的就是心性高洁之人,没有必要隐居避世。立意可以说定了一半,下比立意要么相对,要么相似,以此为宗旨,我就用“秉性如梅自耐寒”做下比。
心篱有菊何须隐
秉性如梅自耐寒
但许多的时候,我们常常是不知自己真正想表达什么,就像相亲,见一个不如意,见一个不如意,不如意我们就会继续追寻下去,直到最终找到自己一见倾心的那个人。所以,我把立意的过程比作相亲:不能倾心,弱水三千不肯饮。我们若都有这种精神,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写出立意清新,境界不凡的佳句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的这句话同样适应于我们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7

帖子

501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五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310
金钱
1855
发表于 2017-10-7 06: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斗 于 2017-10-25 06:18 编辑

          听雨组阿斗          ——我对流水对的粗浅理解

      时光如白驹过隙,十个月的联班学习就要结束了。面临毕业,面对古人名联和论坛老师们的佳作,感觉自己如沧海一粟那样渺小,但是却有着满满的收获。在此特别感恩古风,感谢东风校长,寒江雪校长,杨柳老师,化蝶老师,尘埃老师,艾柯老师,蓝天老师,立雪老师,飞雪落尘老师,在水一方老师等所有为古风的教学管理默默付出的老师们。感恩有你们!【此处深深鞠躬。】

   
        在这里,我说一下个人学联之旅中一点不成熟的理解,不当之处请老师们同学们给予评点指正,谢谢。

            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会更高。多读书,读好书,  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取法于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启蒙学习于老师而不是拾牙慧于老师。

    什么是流水对?有一说它脱胎于律诗的联句。不同于一般对仗中出句与对句相互映衬的原则;流水对中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特意讲求相对,而是上下相承,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如“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这两句之间有前后承接关系,必须是先有秋风吹,然后才能看到落叶满长安。
              这两句的先后次序不能倒置,由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关系,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句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连贯而自然,故称之为“流水对”。

    再看几个古诗中的经典流水对。

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秋兴》其二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这些流水句子,下句是上句的延伸递进或转折,上下联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

          怎样学习流水对呢?在“工稳贴切新奇”之外,校长还有秘诀,那就是:  四心、三多跟六字口诀。

四心:  静心,细心,信心,恒心。

三多:  多看,多练,多想。

六字口诀:  看到出句问两个问题,1.为什么?2.然后呢?


只有正确理解了出句才能对好对句,下面从学联三个阶段说起。

一.初级班基础学习。

【1】对词。

瘦月=
月为什么是瘦月?一切景语皆是情语,不是单纯月瘦,而是看月的人感觉消瘦。远离亲人,看到不圆的月亮更加感觉忧愁消瘦。那怎样对瘦月呢,可从两方面入手。

瘦月=残花【景对景】
瘦月=离人【情对情】

月瘦=

再把这个词倒过来用,偏正结构变成主谓结构,同时这个月也拟人化被注入了更多人类的感情。

月瘦=乡遥  【为什么】
月瘦=人愁  【然后呢】

然后继续延展成一个出句:

天边残月瘦==
花下玉人愁
梦里故人亲
…………

【2】析联对句。

灞桥折柳枝枝泪【相忘】

析联:
看到相忘老师这个句子,我首先想到的是西安城东的灞桥“送别的地方”。折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柳”谐音“留”  有劝人留下惜别之意。枝枝泪,这样的小儿女情怀,送行者当为女子。

也许有人会说,送个别以后可以打电话聊QQ视频,这个枝枝泪是不是脱离了实际生活?绝对不是!我们看到一个出句不止看平仄交替,结构节奏意境修辞。还要看出句设置的环境是古代还是现代。

古代交通不发达,通信不方便,距离远了几年没消息都正常,如果是战争动乱年代更麻烦。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另杜甫《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所以,古人送别真的可能是“转身就是一辈子”。

    怎样对这个句子呢?  送行之地可走水路和陆路。我借两古人诗词启发一下思路。
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
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灞桥折柳枝枝泪【相忘】
古道扬尘点点鸦【阿斗】陆路
天际流波渺渺帆【阿斗】水路

送别后就是离开,这就是然后。流水对的重点就在“析联”跟“逻辑关系”,唯有吃透出句,  才能做出巧妙的关联,对句才能出彩。

野寺栖霞云打坐【东风】

析联:
看到校长这个出句,野寺,我首先想到两个古人的句子:
唐岑参《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野外庙宇。人烟稀少只有云霞弥漫,鸟雀啼鸣。  而远离江湖喧嚣,更适合高人隐居悟道修心。偶有所得,唯有山水渔樵,清风明月,鸟兽花木做知音了。

    野寺栖霞云打坐【东风】
    高僧说法鸟听经【阿斗】高僧明扣野寺
    空山来客蝶迎宾【阿斗】蝶迎宾暗扣无僧人

因为出句拟人,  对句也以拟人为佳;承接野寺的场景做延伸。

二、中级班学习长短句析联并对句出句。

1.析联对句

一蕊横窗香细细【东风】

析联:
蕊,花蕊,代指花朵。横窗是有枝来横,  可以是梅桃李樱花等,成树的花中任何一种,我这里就当是梅花。大雪纷飞,梅花凌寒怒放。一枝横窗,窗下有案,案上有砚有笔有纸,案前有人。人在干啥呢?梅香入砚,羊毫泼墨新词美。

长短句析联:
天寂寂,野茫茫,
万里河山碎玉妆。
一蕊横窗香细细,
新词在案韵长长。

对句:
一蕊横窗香细细【东风】
新词在案韵长长【阿斗】
佳人倚案笑盈盈【阿斗】


何堪一诺随风远=【谎言】

析联:
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情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笔下,贵族贫民口中长盛不衰的话题。而完美收官修成正果步入婚姻殿堂的却极少,更多的是痴男怨女劳燕分飞。

长短句析联:
人影渺,小桥西。
执伞佳人泪湿衣。
一诺何堪风里远,
落花声里燕双飞。

对句:
何堪一诺随风远=【谎言】
总是三更对月痴【阿斗】
犹怕长亭看燕双【阿斗】

2.学习出句:
关于出句,我认为要多读古诗词,多练习,善于想象,善于总结。初学词能达意,自然合理就好。下面晒几个出句,欢迎老师同学砸砖。

雨祭清明游子泪【阿斗】
樵夫纵斧白云里【阿斗】
一江春水愁千里【阿斗】
一叶轻舟犁入画【阿斗】
春风揉皱春江月【阿斗】
飞花逐水香流远【阿斗】

三.高级班学习成联。

成联,是学联阶段的集大成。怎样写出好的成联呢?  对句有老师的珠玉在前,我们找个葫芦画瓢即可,而成联则要我们独立完成。看到题材后,要从哪方面着手呢?尘埃老师说:“多用心学习名家名作,学习他们的布局谋篇,如何让气脉流转,学习技巧技法,更要学习如何立意切题。”

    成联需要三个阶段:
1.立意;
2.收集资料;
3.行文润色。

如何立意?
一位老师曾说:余窃以为儿女之情,未必低于家国之思;入世之心,未必输与出尘之想;讽世  喻时,未必不及歌功颂德,人生万种情思,皆可贵也,原无高下之分。故实不必为迎合时人眼目而歪曲本心,只作赤子心赤子语即可。

      立意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只要是秉承真心,并能行文圆润,就是好的,好比廿四诗品,各有特色,并无高低之分。
对于写古人,名胜。或者题材恢弘题目,必须先收集整理资料,找到好的切入点,然后琢磨立意炼字磨句润饰行文,若能笔尽而意无穷则为上品。

老师说过一句妙论:立意决定你爬多高,修辞决定你看到的有多美。

下面晒几副浅陋作品,固然不够好,也是用心了。

成联1:题母亲

慈颜偶遇梦中,正小院斜阳,扶儿走路,教儿说话;
征雁长啼窗外,仍晓风残月,娘在黄泉,我在天涯。

成联2:  题教师节
讲台酬壮志,寒暑由他,只赚得风霜两鬓;
汗水润花田,沧桑忘我,终育成桃李三千。

成联3:  题七夕
纤云弄巧,银汉张灯,问天上人间,今宵何夕?
喜鹊传情,仙桥结彩,看花前月下,此刻佳期。

成联4:  山里人家
杨柳风中,夕阳影里,牧童横笛牛背上;
杏花村里,鸡犬声中,慈母呼儿草舍前。

也许我的资质比较鲁钝,但是有一首歌叫《爱拼才会赢》,有个童话故事叫《龟兔赛跑》,还有几个词语叫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百折不挠,力争上游。所以有功底,有头脑的聪明人不要骄傲,没基础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因为龟兔赛跑时,骄傲的兔子却输了。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半路超车的事天天在发生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先秦《荀子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所以,认识你优于众人之处,然后勇往直前。

最后,分享蒲松龄对联与大家共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点评

?  发表于 2018-2-5 0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9

帖子

26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5
贡献
734
金钱
971
发表于 2017-10-9 17: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舞雪 于 2017-10-15 13:11 编辑

一见钟情流水对,三生有幸古风人
听雨组  舞雪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 楹联或 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 竹子、 木头、 柱子上的对 偶语句。对联 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我也就是每年贴春联的时候欣赏一二,虽觉得很精美,但它似乎离我很遥远,一个很偶然的原因让我知道了,网络上还可以在群里学习这种文字艺术,顿觉得欣喜。懵懵懂懂得学习了两个月,简单的知道了平仄格律,然后就听说想要学习对联,古风的老师是最负责任的,于是正巧古风十一期招生,幸运地成为了一名古风人。

进入古风发现这里很多地方和其他的群不同,首先是这里的老师果然敬业,每天很多的辅导老师无私地奉献,保证每个学员的练习有人评判,保证每个学员的疑问有老师讲解。做学生和做老师都是古风学习的内容,这使得古风的教学得以良性循环,使得古风学校不断壮大。其次这里管理非常严格,一次无故交不上作业就会清退,如果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将无法在古风学习,虽然感觉有点过于严厉,可这正是古风质量的保证。

进入古风才知道这里是专门学习流水对的,流水对属近体诗中的一种,是指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相对,而是上下相承,两句不能互相脱离,更不能颠倒,在语言结构上有一定的前后秩序。在上课之前经常会有老师们的佳句赏析。
步月西窗下【联友】
思亲瘦菊前【东风】

跌入深山云绊脚【东风】
拾来美景月陪人【东风】

错过花期方梦醒==梦曦
抛开往事得心安==听琴

这些优美的句子一下就吸引了我,使我不觉对这种对联形式一见钟情。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这行云流水的意境使人感觉美不胜收,学习流水对的时候经常的思考过程就是老师们再三强调的六个字,为什么?然后呢?经常要在自己的脑海里把上联形成一幅画,这这幅图画里发生了怎么的故事呢?我们先从老师们的佳作学习入手。
一砚乡愁萦笔底【再嫁东风】
经年别绪在心头【梦曦】
为什么会乡愁萦笔底呢?然后又会怎样呢?这幅对联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浓浓的相思图。再看看校长的精美点评:经年别绪在心头,一笔行来皆是愁。乡音时扰梦,何日驾归舟?经年漂泊,乡愁愈浓,游子情怀,一砚难书。
借酒三分添笔力【再嫁东风】
因春一抹动诗心【洛神】
为什么要笔力借酒劲?对句很好的给出一个阐述。如添笔力先借酒,为赋春风动诗心。有出句曰:墨案不平书垫脚,有对句云:诗情大发笔生花。
这样的作品多看,多品,多模仿,渐渐地,这样的思维形成了不由自主的意识,于是对出的句子也渐渐地有了流水的味道。
1.           幸有书香陪我老【梦曦】
幸好我的生活中有书为伴,从而处处能感觉到身边的一切都饱含着诗情画意的美。
            才知月色入诗清(舞雪)                                       
2. 醉卧花间犹问酒【梦曦】
为何醉卧花间,为何饮酒不断,是肆意洒脱,还是借酒消愁?
       痴思梦里不归人(舞雪)
这样的意境怎不让人惊叹,这样的学习怎不使人沉迷,每天的一点点进步促进着自己学习的步伐,我的生活在对联中丰富充实,我的精神世界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净化升华。回顾这些学习的日子,我自己编写了一副对联。
拈一缕心思入句,反复推敲,于平仄间品出千般滋味
读几篇诗赋怡情,晨昏吟诵,跨时空外历经万种人生
毕业并非是学习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伴随着优美的文字一路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

帖子

10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8
贡献
255
金钱
393
发表于 2017-10-11 22:1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莲 于 2017-10-16 13:50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一期毕业论文,听雨05-天山雪莲


         时间如流水,眨眼之间,我们十一期就要毕业了,我心情非常激动,想说点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回想我是一个零基础,连平仄是什么都不懂,网上見别人写诗对句,我只有羡慕,自己只有傻傻的看,说来也是我运气可佳,是一个叫园梦的姐姐,把我领进了古风。
    当时,我进了四期,因自己太笨,上不了论坛,每次作业,都由组长代交,给我的学习,造成了不便,因此,我当了逃兵。  
   回想起来,我好悔!我不甘心,我努力学着上论坛,功夫不負苦心人,我终于学会了论坛的操作,终于能自己交作业了。
我爱古风,更爱校长的流水对和校长的析联,我要下定决心,从头学起,当时,我在校长面前立下軍令状,我一定学于古风,把我的所学,今后用于古风,为古风的教学,添砖加瓦!   
   我们将要毕业了,在这里,我万分感谢我们的校长,再嫁东风,副校长寒江雪老师,给了我们这个学习的平台。感谢主讲篮天老师,杨柳老师,尘埃老师,风清扬老师,小可爱美女师,班主任化蝶老师,感谢认真负责的花班班,听雨组,在水一方美女老师,还有可亲可爱,认真负责的组长阿斗,副组长舞雪,副组长冷燕。有了你们的付出,才有了我的今天!感谢,感谢,万分感谢!!!     

  书归正传, 下面我来谈谈我学联的心得体会:   

  一:对入声字,词性,结构的学习:   
  进入古风,从基础开始学习,知道了入声字,认识了平仄,词性、结构、节奏及对联内容的相关性 。 对好对联的关键,首先是正确地析联。而且必须对出句的词性、结构、节奏、色调以及句子本身以外所包含的延伸意思,做出正确地理解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对出理想的下联。

  二:初识流水对:     
  所谓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例如: 虚名累我十年久【再嫁东风】
              今日横舟两袖闲【素影】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可以等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到头来,只不过空忙一场!
  我爱流水对,因此就比葫芦画瓢试写      

   孤灯夜雨双流泪=        
    独影寒风只读书      

当时对这个句子,还不怎么懂得流水对怎么去流水,于是想着一穷书生,在寒冷的雨夜,自己面对孤灯,为了功名,一心苦读。自己认定,这句子就这样流成了。

  三,我的作品展示:   

(一)  以来古风学院学习这段时间为意,成联一副,单边 不少于11字,写出你对学习过程中的感慨,经历,收获等,要求融情入句,落笔深刻。  

古风迈进,专心习句千般滋味=
师长付出(今),流水有成万种感情。   

(二)请以你当地某景点为推介点,成联一副,要求能写出景点亮点  

长城
风景在眉前,看如画江山,确天工巧夺。
名声贯中外,多五洲宾客,赏世界奇观。   

(三)成联:长城。
  长城万里神洲卧
故事千年后代传。

(四)   以瓦、伞为题各写成联一副,要求:上联示拙,下联藏巧。  

还因片片青泥瓦
筑起层层亮眼楼


《许仙与白娘子》
  唤雨呼风因借伞
战天斗地为寻君。

好了,就到此吧,将要毕业了,激动的心情,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虽将毕业,但不是学习的终止,我要继续努力,认真学习,边学边用,学于古风,用于古风,用实际行动,报达校长,校委,和各位老师的幸勤付出。  

敬礼!               
                         十一期,听雨,天山雪莲         

                                            2017.10.1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7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73
金钱
266
发表于 2017-10-12 11: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粒 于 2017-10-13 14:57 编辑

古风楹联班十一期听雨组07
沧海一粒论文

       与古风结缘,纯属偶然。因为生性内敛,便喜欢将心情述之笔端,以笔抒意,久而久之,便与文字结下缘份。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群中发现有古风的的招生信息,一时好奇,报了名,最终成全了自己与古风学院的这段缘分。那时的我对古风的一切都是陌生和不了解的,对于对联也是一窍不通,什么1.3.5不论,2.4.6分明啊,说得我是一头雾水,随着学习的展开,我开始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们辛勤的付出,使我懂得了一些基本知识,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即将面临毕业。回顾这段学习经历,真是感受挺深,受益非浅。
        打好基础。要学习好对联必须要打好基础。而要打好基础则需要掌握好平仄和对联的六要素: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内容相关。还有一些个禁忌,比如:忌合掌、忌不规则重字(即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三仄尾,三平尾等等
这是我们初学者所必须牢牢掌握的,我认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平仄和六要素就是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固了,才可以不失格律。
其中平仄相对,难点在于今平古仄和今仄古平字的熟记,我也一直对于此掌握不够,常会搞错。经过反思我认为还是自己记得不够,没有用心造成的。其实如果用心去记,久而久之,便记得多啦,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
    初级班主要是打基础,所以不要先急于去对句,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一定要多去群里做练习,我就是因为上群少,所以常感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进入中级班以后,觉得自己虽然可以勉勉强强对几幅联,但是自己的造景造意还是欠缺,看看其他一起进入的同班同学,总感觉自己所对的联比较平淡,少了很多的灵气,宕不开,只能流于一般,没有画面层次与浓淡相宜这些美感,有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对联,这也是与一个人的对文字的敏感度以及文学素养等有关,所以明明看别人的对联都是用的很平常的字,可是到了自己这里就不行了。说到底还是知识掌握不牢靠,词汇也欠缺,境界不够造成的。在中级学习时就要做到析联断句的时候一是把握节奏点;二是把握词性,三是把握语境。这三样把握住了,才能正确的把握联意。
下面是我的一副对联的下联:
曾携手/摘来/月色(东风)
却无缘/相伴/今生(沧海一粒)
       我是想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转折来对,其实一联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对。我认为对联可以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次的去筹划,得到可以一品的好联。
       进入高级班以后,随着知识的积累越来越丰富,对联水平有了点点的提高,但与周围同学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在看图成联上还有很大的不足,这主要还是自己比较懒惰,很少上群去参加练习,这是主观原因,因此,我也算是勉强毕业吧。我知道对联的路还很长,我需要在以后继续努力,回想在古风的这一年里,收获很多,得到了老师,同学无私的帮助和辅导。我很感谢古风,感谢校长建立了这个以供学习的平台,让我于无知中慢慢懂得。感谢老师和同学,让我慢慢成长。我会永远记得这段难忘的学习时光。最后以我的一成联结尾:
偶然进入,才知对句分平仄
何必言辞,愿有成联表谢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3

帖子

7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0
贡献
193
金钱
273
发表于 2017-10-14 06: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碧箫 于 2017-11-4 00:52 编辑

古风十一期毕业论文碧箫:

关于学习流水对

说到流水对,首先得说说我为什么喜欢对联,因为对联篇幅精短,炼字精确,道理明白,一联多对,妙趣横生。从前,最初是看到《笠翁对韵》,特别喜欢里面的美联: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 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我被美丽的词句和美好的画面所吸引,由此喜欢上了对联知识。

说起学流水对,很惭愧,我学得真不够好,所以我无颜说是怎样学习流水对的,也无法说学习流水对的经验,所以就很久都没动笔写这篇论文,但是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流水对就具备上接下流,气脉相连,意境完整的特点,是其他对法做不到的。在唐朝中期最为盛行,律诗中出现了大量的流水对: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

遥怜小儿女,
未解亿长安。(杜甫)

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沈佺期)

倚仗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王维)
………………

常作客,独登台;欲穷,更上;请看,已映;遥怜,未解;可怜,常在;倚仗,临风。这些对句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运用这些关联词,第二句给第一句做了完整的补充,上下两句结合使整幅画面故事完整。

以上可见,流水对是对联中气脉相连,意境完整的好对,被人们所喜爱。

如何写好流水对呢,我认为学好流水对的对句,重在析联。

首先得理解出句人的意思,揣摩出句人的思想感情,句子的冷暖色调,然后我们才能去立意,随着出句,自然的流转出对句,使上下两句上接下流,如行云流水般意境完整,这也是流水对不同于正对和反对的区别。如果析联有偏差,那么对出的句子再美,意思也会离题,跟上句不关联。

自从进了古风,才认识了流水对,东风老师的流水对真是精彩纷呈,美不胜收。尤其是析联和赏析更加引人入胜,让我眼界大开。

初见流水对,是一友加我进一联群,我看很多人对句都特别漂亮,跟我不是一种对法(我当时只会对字),还能记得有这样一个对句,

“棒打青红枣,香欺碧玉簪”。

一个枣子成熟的季节,佳人用木棒打落青红相间的枣子,枣子清香四溢,落在了佳人头上,沾了一头香气。

大家看看这幅画面,上下两句情景交融,句子优美,两句就构成了是一幅很美的图画,我们似乎都听得见人的笑语,未说人字而人在境中。后来进了古风,接触了流水对,才知道那是一种流水对法。古风弟子遍及网络,东风老师说过,一看对句的味道,就知道是不是古风弟子。

东风老师有那么多的精彩的析联和赏析,不胜枚举,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已看到,优美的句子和析联数不胜数,未到古风之前,就听人介绍过流水对,比如:

约住东风来我院【再嫁东风】
商量吉日娶桃花

这是我未进古风前,第一个知道的古风流水对。
析联:让东风来我院干嘛?当然是商量娶桃花的事啊。立意新颖。
对句首先我们要分析好联意,分析好联意然后才能准确的立意。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稻花香(再嫁东风)

析联:又一年芳草绿的时候,那十里水稻的花儿也开了,发着阵阵的幽香,好美的一幅田园风光。
又是,依然,这两个关联词流转自然,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流水对画面。

我生性鲁钝,资质平庸,欲分享我过去的一些对句和析联,可惜清理手机,都没有了。好在空间里保存过几个。

将身隐在梅山里==【再嫁东风】
让骨傲于尘世中(碧箫)

析联: 隐梅山以寄傲,不同俗世争,风骨似梅,清高不群。所以对出下句。

一壶烟雨诗襟挂【再嫁东风】==
十里幽篁眼底来【碧箫】

析联:  让人生这壶烟雨,挂于诗意之胸襟。任风雨侵袭,得失不论,情怀不减,寄梦于山野之中。
让人想起苏軾的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因此想出我下面的对句。

重逢那日竟无语【相忘】==
犹忆当初更忘情【碧箫】

析联:
再次相逢,百感交集,万语千言,竟不知道从何说起,此时无声胜有声。

指上闲愁来复去【再嫁东风】==
心头乱绪剪还生【碧箫】

析联:
慢理琴弦绪乱横,世间何物最关情。
相思好似青青草,一片葳蕤剪又生。
正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上心头。

几树秋风摧瘦骨【再嫁东风】==
一怀别绪立斜阳(碧箫)

析联:
萧瑟西风摧玉骨,独立寒秋,雁远斜阳暮。瘦尽黄花凋碧树,枫红最是断肠处。
5
落叶惊秋也摧残了思念的人儿,独立寒秋 独立于斜阳之中,遥望相思的地点。

曾携手摘来月色(再嫁东风)
再无缘相守白头(听琴)

析联:
月光下,花影中,携手相依爱意浓。
愿做鸳鸯同白首,却成劳燕各西东。

簪朵花儿鬓上羞,当时携手月光幽。
转身已是天涯望,劳燕分飞各自愁。

月光流翠满枝丫,携手中秋摘桂花。
只道情长人共老,谁知一别各天涯。

就是说摘花于月下,那已是曾经的事,现在天涯各望,再无缘相守到白头了。

我认为学习流水对的对句,重在析联,联意析不透,就无法使对句立意准确,对句自然也就失败。

学习对联的最高境界是成联,成联需要自己立意,选材,最后按自己的思路去成联。看过老师们的成联和对成联的讲解,还有分享的大量成联知识,我学着写了几个成联,下面我分享我写过的几个成联:

以“荷”为意成联:
生在淤泥,不沾尘味;
开于空境,自得禅心

以“兰”为意成联:
空谷安居,幽姿久伴清寒月;
馨香永驻,雅誉长留君子诗。

题司马相如:
家徒四壁,善凤求凰,遂让佳人青睐;
学富五车,因才名世,尽得蜀客风流。

过成吉思汗广场题:
一代天骄,金戈铁马卷烟尘,创东方大国;
千秋功罪,壮志豪情吞日月,扬霸主神威。

学联有感:
贵在坚持,积多会使笔锋利;
成于勤奋,习久方教意畅通。

十一期毕业之际,我在此感谢有古风学院这个平台,感谢校长及所有老师,让我有这个学习的机会,感谢老师们的辛勤指导,为了我们的学习在屏前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感谢同学们,一起相伴走过了互相学习 彼此交流的一年时间。
走进古风,一生无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0

帖子

10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290
金钱
390
发表于 2017-10-15 07: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燕. 于 2017-10-15 07:39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一期听雨组冷燕毕业论文
我的学联心得
    一个说不出的缘由,一位好友带我走进了古风学院的大门。走进学院,东风校长和老师们的流水对意境联让人耳目一新,令人叹为观止,深深地吸引了我。   
出句:约住春风来我院【再嫁东风】
对句:商谈吉日娶桃花【克蕾雅】。
出句:入句桃花香押韵【再嫁东风】
对句:临风墨客巧成诗【相忘】
竟然有这样的对联,文笔流畅,思路新奇,真让人爱不释手,从此以后这些老师就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不知道自己何时也跟老师们这样学会流水对意境联……还有就是寒江雪副校长真是让人敬佩,你可以感觉到几乎每天二十四小时她都在陪伴你学习,不离左右,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让人感动!
下面我说说我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首先学习对联必须要掌握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平仄相谐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内容相关
还有注意对联的九大禁忌
《1》重字
《2》失替
《3》失对
《4》三平尾
《5》三仄尾
《6》孤平
《7》乱脚
《8》上重下轻
《9》注意典故
还有出句,尽量避免:谁,舞,醉,韵
看到句子首先要析联,不要记着对,要理解出句的意境画面才能是对联上下关联,相辅相成,流水入境,形成一幅画面,或者一个故事,一首诗。
如:春江水暖鱼啄日【再嫁东风】
    稚子心奇笑问妈【清茗】  
对句顺流而下,立体而生动的描绘出一个携子春游图
初识流水对: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流水对有承接,递进,转折,条件,选择,假设,因果,目的、组句关系。一共八种逻辑关系。在析联之后,首先要建立主题、考虑承接流转的方向。根据不同的上联,可以有不同的思路。
1、在上联的情形下,接下发生什么事情呢?  
递进思路
为喜晴光行暖径【飞雪落尘】
好将秀色入诗囊【冷燕】

燕子不嫌寒舍陋【联友】
春天又绕旧梁飞【冷燕】

小径寻诗一杖绿【对月】
清风拂面几分香【冷燕】

2、为什么会有上联的情形呢?  
因果思路
翻开往事读来痛【对月】
种下相思忘却难【冷燕】

满眼桃花皆是幻【听琴】
伤心往事已成灰【冷燕】

发已及腰君未至【相忘】
诺犹在耳梦难圆【冷燕】

3、这种情形下,会有不同结果或动作产生么?  
转折思路
怎奈桃花空自老【联友】
可怜燕子未知回【冷燕】

纵有清泉堪洗耳【杨柳】
难消旧梦总萦怀【冷燕】

纵知旧梦如风过【对月】
无奈相思与日增【冷燕】

5、出现这种情形,是想做啥?  
目的思路  
遍看桃花皆不识【联友】
可怜人面未相逢【冷燕】

惜无美酒酬知己【梦曦】
唯有真情待故人【冷燕】

6、上联的情形是最终目的或结果么?
选择思路
埋剑湖山学钓叟【对月】
置身世外效先贤【冷燕】

百里湖山今有我【对月】
十年风雨已忘名【冷燕】
7、上联的动作产生,接下来会是啥动作?
顺承思路
每至春深多感慨【听琴】
常于静夜暗伤悲【冷燕】

酒旗半落斜阳外【对月】
倦鸟双栖晚树中【冷燕】

帘外莺声啼嫩绿【白衣】
园中蝶影逐嫣红【冷燕】
8、达成上联的情形,需要做什么样的行动?
条件思路
霜痕已落梅花印【淡墨轩】
雪案还留竹叶诗【冷燕】

梅凭瘦骨偏欺雪【白衣】
品有高风不惧寒【冷燕】

进入高级班,开始学习成联。
一副好联,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技巧、立意、遣词、布局等各方面,需要创作者有深厚的功力。下面我从三方面大略说一下:1、炼意。立意是对联的灵魂,贵新奇高远,一个好的立意决定了成联的品格。2、炼句。好的立意有了,开始谋篇布局,寻找合适的表现手法,切入点等,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文字功力和知识储备。3、炼字。成联后再逐字推敲,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多次修改打磨,达到比较完美的艺术效果。
成联对我来说难上加难,我会继续努力用四心:静心、恒心、细心、信心。三多:多看、多想、多练。从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更多的词汇和思路。
下面是我初学的几幅成联:

题凤凰天池
月卧天池云濯足,
花开岭顶雾遮颜。

题烟花
耀眼之时成绝美;
欢声过后尽飞灰。

题荷
满湖涟漪翠还碧;
一朵芳心卷未舒。

一朵清新尘不染;
满湖涟漪绿无暇。

题风
一夜催开花万朵;
何时裁绿柳千丝。


题马
霜露不辞千里远;
江湖驰聘四蹄轻。

题七夕
银河引渡双星会;
喜鹊修桥万古传。

题教师
一腔热血浇桃李;
两袖清风培栋梁。

彩笔凌云开画卷;
春风化雨育新苗。


火炉百炼成青片
风雨拦遮庇众生


撑开何惧四时雨
擎起恰如一朵莲

题学联
初入古风,方晓楹联平仄径;
探寻国学,终成流水赠知音。

题草
生生不息,夹缝迎风添绿意;
默默无闻,弱躯承露报春晖。

题风门古径
看神庙上,枝叶满盖,老干参天,风拂尘嚣俗虑去;
观仙泉边,奇石生姿,腾龙溅水,门开古径雅情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要毕业了,回顾这一年的学联经历,不由感慨万千, 非常感谢东风校长为我们建立的古风学习平台,感谢寒江雪副校长,可爱老师,相忘老师,尘埃老师,月照花林老师还有许多老师无怨无悔的辛苦付出,感谢所有为古风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老师。
忘不了学友们携手一路走下来的浓浓的情谊。师恩难忘,友情难忘!
缘聚古风,特秉初心酬学友;
情如流水,却无佳句谢师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3

帖子

13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8
贡献
371
金钱
489
发表于 2017-10-15 17: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风梅香小渚 于 2017-12-4 23:10 编辑

     十一期毕业论文    2017.10.15  文/梅香小渚
不知不觉就到毕业了,时间过的还真快!转眼已是金秋十月了,回首这一路走来,真的是百感交集,喜忧各半!喜的是:想不到自己能坚持到现在,忧的是:时间有限,未能好好学习就一晃而过了!……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下面是对我自己一年来学习粗浅的学联认知,与大家分享!
一:什么是对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关注了对联,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是对联,只知道是两句话,五字或七字的,觉得好像是空间里发的心情说说一样,就觉得它短小精悍,言简意骇,很美!进入古风才晓得,原来对联是一门文体艺术,它有起源,发展,鼎盛时期,上下两句不但讲究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相当,结构相应,节律对拍外,最重要的是要内容相关,若果内容不相关,不贯通,不能回应,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对联,严格说 ,就不是对联!

记住这一点,因为内容相关于今后的对句和创作都是难点,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学习!
       以前都是这个字怎么对?这个词组怎么对?眼睛死盯着,根本没注意内容啊 意了什么的,想必今天的在位都感同身受吧!还好我们能在这里一同学习!
好了,有了初级的理论基础,就要着手学对句了。

二: 学对联的要求

东风老师一再告诫,学时要注意:
1: 要有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状,不要人云我亦云。

2: 要有“我”
   比如:
      秋已十分瘦(联友)
      影还那样孤(联友)
还有东风老师的联:
     一纸幽怀燃到痛=
     经年苦楚立成崖
真情实感跃然纸上!而我常常找不到自己,不知道把自己置身何处了!看到的是别人的,这一点若果不走出来,那么,怎能抓住触点呢!

3: 对句要让人 “哦”  的一声

比如:
雏音一啭穿云去(再嫁东风)
白羽双分衔日来(两棵树)

多么形象多么生动!又是多么积极向上!真的令人咂味,眼目一新!看到这对句,我停留了好长时间,细细的品味着……
哦!多么的与众不同!


三: 对句的要领

看到一个句子时,不要急着对,要先审看,断句,找准节奏点,划分冷暖色调,析联。不找准节奏点,你就无法正确理解句意,不析联,你就看不清句意的主旨是什么。然后再找关联点,切入点
比如
炎凉世态一杯品(东风)
坎坷人生独自行(梅香小渚)
析联:人情薄如纸,在利益面前,友情 亲情又算得了什么!世态炎凉,原来一切都不是心中所想象的那样,茫茫人海,独我一人,把酒一杯,酸甜苦辣尽数吞下,细细品尝
当我看到 世态炎凉,自然就 人生坎坷了,而这都是于我有关,我的感受,我的状态!所以就切入!

结庐在野春秋忘(东风)
垂钓于溪荣辱抛(梅香小渚)

析联:世事纷扰,何不寻一处僻静的地方?简单的茅屋,一杯清酒,一竿水云,一犁烟霞,不知春秋,不问流年,多好!
我从结庐关联垂钓,句意有退隐闲适之意,从这切入!
     前生我是云中鹤(再嫁东风)
     此世不为水底龟(梅香小渚)
(龟是后来改的词)
我就想,云中鹤,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水底龟,为了需要,总是缩头,有依赖,受限制,因为前生我是云中鹤,所以今世怎么着都不会去做安逸受限制的龟!

四: 意境联-流水对

意境联就是由 物象 意象加在一起形成意境优美的对联
物象: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件
意象:是融入作者感情思想的客观物象
意境:就是把客观的物象或事件之“境”(形)与人的情感“意”(神)融合,以境寄意,以形 喻神,达到美的境界
比如
      碧水半湖眠倒影
      扁舟一叶枕流霞
看到此联,是不是看到一副画儿?!是不是好闲情,好逸致!是不是醉了?虽然是白描,但一个动词“眠”“枕”串联起来,使得感情饱满,到位!好美好美的意境!上下联的物象有 水 山影 舟 霞 ,有时候虽然名词 碧水,扁舟,湖,霞等等,这些看似普通就在手边嘴边的词,可就是不知道怎么用怎么组装才能表达抒发出我们心中那份闲情!这就需要动词了!看,听,忘,卧,闻……这些动词我们又掌握了几个呢?碧水,倒影,流霞 这些视觉带来的感情色彩程度似乎还不够,那么一个“枕”,立刻彰显出来了!
通过修辞手法,展现在眼前!一个句子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意境联正是我一心向往的,而古风就是教意境联的!真的万分感谢这个平台!有幸 有缘于这里!时间关系,我就不啰嗦了!

什么是流水对
老师讲,流水对就是在意义上如行云流水,不能间断,上流下接要两句才能完整表达句意,也就是说一句话分两句说。
比如:
已过半程临古渡(联友)
忽生一念转长安(淡看风尘)
已过半程临古渡,它想让你接着说,接下来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还在路上,是吧!那么路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这个就是你的对句了!或承接,或转折,都由你!只要合情合理!

这是流水对中八大关系的其中的转折关系。

再比如:
若能心事随流水(联友)
自得闲情数落花(联友)
若果能这样的话,你会怎么样?如果……那样,便会……这样!
这个是假设关系,典型的流水对,上下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上下互为连贯性,不容分割性大家一定体会的到!

从以上两联,可以看出上下句同是一个主语,而且将主语进行到底!流转出一个小惊喜,小意外!
流水对的思路就是六个字:为什么?然后呢?这个是不二法门!

五: 练笔——出句 成联

学对联不能光对,也得会出,会写!写出自己心中所想的,言我心声!
    我只要能顺溜的说出心中所想的就心满意足了哦!
说着容易,动手时才真的感觉好难啊,别看两句话,你得先立意 谋篇 构思 组织词语 炼字 ……等等,还要意境统一 ,主旨明确 。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出句:
1.要先立意——立意至关重要,立意不明,就会很模糊,让人不知道你到底要表达什么
  2.选取物象——物象不能乱用,古诗中的物象大多都有特指,已为大众所认可。
所以要熟悉掌握古诗词中所有的物象!

下面是我的作业练笔


以雨为物象出句 一冷一暖

冷:暮雨昏山孤馆饮(梅香小渚)

暖:草色相沿春雨后(梅香小渚)

以“烛”为出句原点 一冷一暖

冷: 岭南一纸催烛泪(梅香小渚)
暖: 促膝东窗消烛夜(梅香小渚)

            成联练笔
以瓦为题,要求上联示拙,下联藏巧
                  瓦
支膝无门,本是稀泥一坨
弓身有度,修来广厦万间

                   题图
    不见牛羊,斜坡青草失方土
    但闻车马,平地高楼接远天
                 题母亲

飞针走线,花鸟楼台,十里千家难及
翻铲游刀,汁香味美,一生众口有词


想不到从来不敢提笔的我,竟也能磕磕巴巴的写出来了,写到这里,不禁唏嘘长叹!真正体会到了学好联的必备条件:1.是兴趣,2.是三多四心,少了这两个条件 ,你是学不会, 也学不好联的,不信你试试!

在此由衷感谢古风,感谢东风校长 感谢主讲蓝天老师,感谢尘埃老师,感谢月照花林,  艾柯老师,还有在水一方老师!感谢所有的评阅老师,辅导老师!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无私奉献!谢谢你们的辛苦付出,谢谢你们的诚心相待!给你们鞠躬了!还有所有的师生们,全体组员的陪伴!谢谢你们!
最后,想给大家说一句:不要愧对自己!不要让明天的你后悔涟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388

帖子

6544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56
贡献
1806
金钱
2438
发表于 2017-10-24 11: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会做成文件(Word档)QQ传给你们,黄色网底是我修改的地方(看过把网底去掉),蓝色网底是我的建议(改好了删掉);改好了一样用Word档给我复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