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0

换序诗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6 14: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6 14:50 编辑

换序诗
       修辞中有换序,就是不用更换其中的文字,只将原语序(句子或词语)调换一下,使之产生新的意义,产生不同的效果。
据说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的初期总是打败仗,他在给朝廷的报告中老老实实的写上“屡战屡败”的事实,他的师爷看了,便说:“东翁,是否把屡战屡败改一下?”曾国藩说:“这是事实,总不能对朝廷说谎吧?”师爷说:“改为屡败屡战,一点也没说谎。” 曾国藩掂量了一下,拍案称妙。报告送上去后,结果不但没受处分,反而得到嘉奖。你知道为什么?原来屡战屡败和屡战屡败都遵守了总是打败仗的事实,但屡战屡败显得主帅太无能了,而屡战屡败却表现了主帅的百折不挠。
      有一个成语本来是“每下愈况”,后来被人偶然换序为“每况愈下”,结果居然成为一个新的成语。
      有时仅用极少的几个文字,通过变换词序的万法,组成不同的语句,并将它们有机地排在一起,就能表达丰富的内涵。例如胡愈之给《博览群书》创刊号的题辞: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只用了“读”、“好”、“书”三个字,但通过变换词序的万法却使它们衍化成了三句话。这三句话表达的内容又极为丰富:既说出了读书的作用与效果,指出读书有益,提倡读书;又说出了读书的态度,提倡认真读书;还说出了读书的内容,要求读内容好的书。
诗词中也有换序诗。换序诗,指的是调换现成诗词作品的句子或词语顺序,使之具有新的意义,而形成的一首新诗。换序诗的功夫,就在于别出心裁,翻出新意。现代回文诗就是从古代的换序诗演化来的
      诗词中换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词语换序。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中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纪晓岚平生最恨庸医。他一家人都曾为庸医所误。他的长子汝佶,不到30岁,就因庸医误诊送命。纪晓岚曾写了好几副对联,借用孟诗进行换序改写而成“不明才主弃,多故病人疏”。
      据说冰心有一首诗歌中将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为“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么一调,情趣大不一样。原诗是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明。
      天荒地变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
      洗竹放教风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
      换序更常见的方法是改变诗句的次序,由于受压韵平仄相粘等限制,一般是末句与首句相换。
      《宋人佚事汇编》、苏轼元丰八年五月曾作《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侍御使贾易、赵君锡等人陷害苏轼,把他这首诗次序变换为: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按元丰八年三月宋神宗病逝。两月之后〔元丰八年十月〕,苏轼始作此诗。此诗由于第一句没有押韵,便被人钻了空子,可以一二句与三四句调次序而格律正常。原诗中“好语”系指“岁逢大有年”。然而贾、赵等人将诗句位置一换,首联的“好语”就没有了下文,于是将苏轼诗中的“好语”曲解为“神宗逝世”之事,以之构陷苏轼。在这场“诗案”中,“换位体”遂成为贾、赵等人玩弄卑劣险狠手法的工具。可见杂体诗的作用,有时远不止于文字游戏。
      唐朝王昌龄有名篇《芙蓉楼送辛渐》。诗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因冯玉祥倒戈,吴佩孚从塘沽乘军舰南逃。当时,有人把王昌龄的诗换了个序,为他“送行”,嘲讽其狼狈相:
      一片冰心在玉壶,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寒雨连江夜入吴。
      原诗四句,一字未改,只互换了第一句和第四句的位置,然而,诗意大变。“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用作首句,说的是出发;针对吴佩孚的行经,调作末句,说的是逃跑。“一片冰心在玉壶”,用在诗末,表达情操未改,冰心依然;用在诗首,联系末句“夜入吴”的“逃跑”,成了讽刺与幽默。
       中唐有个诗人叫李涉,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他写过一首绝句《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首句直抒诗人极度失意消沉、昏醉度日的心境,于“竹院逢僧话”后则领悟到了要从容乐观地对待失意人生的积极态度。是一首先抑后扬的诗。
      某笔记记有数贵人游某寺,酒酣诵前人诗:“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僧闻而窃笑曰:“尊官得半日闲,老僧却忙了三日。”盖一日供张,一日燕集,一日扫除也。
      宋代诗人莫子山有一次游寺庙,他在与寺庙主持僧的交谈中发现其庸俗浅薄,混天度日。临别时主持僧让他作诗留念,莫子山此时想起李涉的绝句,于是他便将这首诗的句子颠倒了一下次序:
      偷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这样,由原诗是抒发作者忙中偷闲的雅趣,变成了讽刺庸僧的诗句,堪称妙绝。
            换序体《春》   傲月潇龙
      紫燕裁衣二月春,梅雪初俏醉亭门。
      玉芳横柳清枝探,新絮轻垂碧水醇。
      新絮轻垂碧水醇,梅雪初俏醉亭门。
      玉芳横柳清枝探,紫燕裁衣二月春。
      作者梁炜弘
      柳亚子18岁时,昌灭门之祸,作诗讽刺慈禧,诗云“胡姬也学祝华封,歌舞升平处处同。第一伤心民族耻,神州学界尽奴风”。我今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因换序之。
      神州学界尽奴风,歌舞升平处处同。
      第一伤心民族耻,胡姬也学祝华封。
      作者峻峰
      原诗:
      谢书    李商隐
      微意何曾有一毫, 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 不羡王祥得佩刀。
      改后:
      不羡王祥得佩刀, 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 微意何曾有一毫。
      作者子夜
      华清宫    李商隐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改作
      犹恐蛾眉不胜人,只教天子暂蒙尘。
      未免被他褒女笑,华清恩幸古无伦。
      评  这样换,不成格律诗了。
      作者城阙风烟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换:
      玉琴时动倚窗弦,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三更三点万家眠。
   
      作者鼠箱箱
      落花时节又逢君,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岐王宅里寻常见。
                 原诗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多数古诗是不能换序的,有的诗虽然能换序,但若变成了点金成铁就没有趣了。比如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它可以换序:
      疑是银河落九天,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日照香炉生紫烟。
      怎么样?没趣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