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5|回复: 12

不合情理的二十八种病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5 16: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镜秘府论中汇集了唐初诗词理论中记载的各种病犯。这些病犯记录在元兢的诗髓脑,王昌龄的唐朝新定诗格,以及皎然,崔融的著作中,被空海和尚集中列为二十八种病。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沈约的八病。这些病犯在南北朝齐梁时直到沈宋所在的唐景龙年代,一定是街谈巷议很风行的。但到近体诗诞生以后,八病之说逐渐相声匿迹。因为这所谓病犯繁琐,重复,甚至严苛到不合情理。
     比如:
     第十三,龃龉病者,一句之内,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有二字相连,同上去入是。(若犯上声,其病重于鹤膝,此例文人以为秘密,莫肯传授。上官仪云:犯上声是斩刑,去入亦绞刑。)如曹子建诗云:公子敬爱客。”“是,其中三字,其二字相连,同去声是也。
  元兢曰:平声不成病,上去入是重病,文人悟之者少,故此病无其名。兢案《文赋》云:或龃龉而不安。因以此病名为龃龉之病焉。
  崔氏是名不调。不调者,谓五字内,除第一字、第五字,于三字用上去入声相次者,平声非病限,此是巨病。古今才子多不晓。如晨风惊叠树,晓月落危峰。,同入声。)如雾生极野碧,日下远山红。,同上声。)如定惑关门吏,终悲塞上翁。,同去声。)

按此说下列例句皆是“重病”(元兢):
终悲塞下翁
誰當塞下名
初寒塞上途
秋声塞外生。
桑乾塞外来
秋时塞外归。
常吟塞下曲
狼烽絡繹至
犠尊絡繹陳
金银络绎去
-----皆是五言中间三字中有两个同声相连(连去连入),像“塞下”“络绎”都是常用词汇,作诗忌用就很不合情理。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9-5 16:3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出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7

帖子

9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266
金钱
33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6 00: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不是从音的角度来说,比如说吟诵上 就对于这一部分要求多点,但是我没有学过,只是听人家对于字的平上去入的要求说过点,尤其连续组合的词句中的要求,这个还要请教一下吟诵方面的老师 ,确定一下。

点评

就是讲的音律。永明诗声律讲究辨四声,避忌四声八病的主要内容就是上下两句音韵悉异,讲究五言句子句子头腰膝等字位四声不同,实际上是烦琐哲学,永明诗人谁也没有严格遵守。也无法遵守。比如蜂腰,本身就不合情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6 0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05: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9-6 06:00 编辑

二十八种病中,与“合掌”有关的病就列了5种,本身就是“合掌”病:

第十二,繁说病,谓一文再论,繁词寡义。或名相类,或名疣赘。即假作《对酒诗》   曰:“清觞酒恒满,绿酒会盈杯。”又曰:“满酌余当进,弥瓯我自倾。”
  释曰:“清觞”、“绿酒”,本自靡殊;“满酌”、盈杯”,何能有别。“余”之与“我”,同号己身,一说足明,何须再陈。如斯之类,寡义繁文,制作之家,特宜详察。
  诗曰:“远岫开翠雾,遥山卷青霭。”
  此两句字别理不殊,是病。
  崔氏曰:“‘从风似飞絮,照日类繁英,拂岩如写镜,封林若耀琼。’此四句相次,一体不异,‘似’、‘类’、‘如’、‘若’,是其病。”
第十四,丛聚病者,如上句有“云”,下句有“霞”,抑是常。其次句复有“风”,下句复有“月”。“云”、“霞”、“风”、“月”,俱是气象,相次丛聚,是为病也。如刘铄,诗曰:“落日下遥林,浮云霭曾阙,玉宇来清风,罗帐迎秋月。”此上句有“日”,下句有“云”,次句有“风”,次句有“月”,“日”、“云”、“风”、“月”,相次四句,是丛聚。
  元兢曰:“盖略举气象为例,触类而长,庶物则同。上十字已有‘鸾’对‘凤’,下十字不宜更有‘凫’对‘鹤’;上十字已有‘桂’对‘松’,下十字不宜更用‘桐’对‘柳’。俱是丛聚之病,此又悟之者鲜矣。”
  崔名丛木病,即引诗云:“庭梢桂林树,檐度苍梧云,棹唱,喧难辨,樵歌近易闻。”“桂”、“梧”、“棹”、“樵”,俱是木,即是病也。
第二十二,相滥。(或名繁说。)谓一首诗中再度用事,一对之内反覆重论,文繁意叠,故名相滥。犯诗曰:“玉绳耿长汉,金波丽碧空,星光暗云里,月影碎帘中。”
  释曰:“玉绳”者星名,“金波”者月号,上既论讫,下复陈之,甚为相滥,尤须慎之。
  崔氏云:“相滥者,谓‘形体’、‘途道’、‘沟淖’、‘淖泥’、‘巷陌’、‘树木’、‘枝条’、‘山河’、‘水石’、‘冠帽’、‘衤禺衣’,如此之等,名曰相滥。上句用‘山’,下句用‘河’;上句有‘形’,下句安‘体’;有句有‘木’,下句安‘条’:如此参差,乃为善焉。若两字一处,自是犯焉,非关诗处。或云两目一处是。”
第二十七,相重,谓意义重叠是也。或名枝指也。诗曰:“驱马清渭滨,飞镳犯夕尘。川波张远盖,山日下遥轮。柳叶眉行尽,桃花骑转新。”(已上有“驱引”、“飞镳”,下又“桃花骑”,是相重病也。)又曰:“游雁比翼翔,飞鸿知接翮。”重复
第二十八,骈拇者,所谓两句中道物无差,名曰骈拇。如庾信诗曰:“两戍俱临水,双城共夹河。”此之谓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06: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9-6 06:16 编辑
水溪顽石 发表于 2017-9-6 00:38
他是不是从音的角度来说,比如说吟诵上 就对于这一部分要求多点,但是我没有学过,只是听人家对于字的平上 ...

就是讲的音律。永明诗声律讲究辨四声,避忌四声八病的主要内容就是上下两句音韵悉异,讲究五言句子句子头腰膝尾等部位四声不同,实际上是烦琐哲学,永明诗人谁也没有严格遵守。也无法遵守。比如蜂腰,本身就不合情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7

帖子

9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266
金钱
33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7 12: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划分太过细致。诗歌发展到阶段上,有了文人染指,必然会失去一部分本真,而增加一些刻意的意识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7

帖子

9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266
金钱
33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7 12: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划分太过细致。诗歌发展到阶段上,有了文人染指,必然会失去一部分本真,而增加一些刻意的意识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8 20: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镜秘府论,记载了国内已经失传的一些文献,具有珍贵的资料参考价值。但失之繁琐和不严谨,不像是一部理论著作。

点评

多种理论的汇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8 2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8 22: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9-8 22:2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9-8 20:40
文镜秘府论,记载了国内已经失传的一些文献,具有珍贵的资料参考价值。但失之繁琐和不严谨,不像是一部理论 ...

多种理论的汇集,【繁琐】?哪里繁琐?唐近体的声律,不是繁琐而是宽松!
【不严谨】,除却25同平不是哪里不严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96

主题

5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147
贡献
54022
金钱
6998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9 10: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拜读佳作,为您点赞叫好,吾之拙作请多赐教!遥祝秋琪文琪,健康快乐每一天真好!!
上善如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7-9-9 11: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 我们 学诗 还要  东渡 去 也。

点评

东渡学习二十八种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9 1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1: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削足翁翁 发表于 2017-9-9 11:00
感觉 我们 学诗 还要  东渡 去 也。

东渡学习二十八种病?

点评

东渡 去 一睹 大唐 文献 的 真容,这里 似乎 找不到 了,有病没病 管他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9 1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7-9-9 11: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9-9 11:13
东渡学习二十八种病?

东渡 去 一睹 大唐 文献 的 真容,这里 似乎 找不到 了,有病没病 管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