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3|回复: 8

对诗随便写写随感。

[复制链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 15: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7-9-2 16:00 编辑

          诗词读来两种感觉,一是“”,一是“”,就是不隔。隔就是读来只见文字不见内容,犹如玻璃上满是灰尘,用在手在灰尘上写字,只见文字却看不到窗外面的景色。而透就如彩笔在明净窗户玻璃上写字,不但看到文字而且还看到外面景色,文字与外面景色交融在一起。   

      以上只是个比喻而已,或许隔得文字更形而上学,或根本就是颠三倒四酒话,关键看是否耐琢磨,有嚼头。一般来说文以载道,平白如话文字虽然没有金丝边眼镜一般文雅,但却更容易表达内容,越是复杂些道理越应用直白文字表达,就是深入浅出。西哲黑格尔文章晦涩难懂,假如再用文言文翻译过来就是天书,如《道德经》。由此反推,故意隔文字也许根本无啥内容。不过是为隔而隔而已。

     道理单独拿出来一般来说不复杂,但是道理组合起来异常的复杂,复杂到超出人类认知能力,因此我认为捡两一个小事说事,想在有限文字内面面俱到是做不到的。搞得天花烂坠反而让人不知所云。我意思用平白语言表达简单道理,或者说表达蕴含道理的简单而统一的意境,宁拙毋巧。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9-2 16:1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篇可作为《浑河体集》之序言。

点评

其实我比较喜欢大侠无拘无束的“浑河体”。不过用什么体还要看题材。顶楼文章足见是下了功夫思考过的,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5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7

帖子

9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266
金钱
33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 1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方面论述前人也有不少探讨,不过流行到现在,还是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场景,也只能说,嗯,青菜萝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714

帖子

802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8
贡献
2193
金钱
2971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7-9-2 16: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看是否耐琢磨,有嚼头。——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714

帖子

802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8
贡献
2193
金钱
2971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7-9-2 16: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是复杂些道理越应用直白文字表达,就是深入浅出。——所见略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9-5 20:1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形式也是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5 22: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9-2 16:11
此篇可作为《浑河体集》之序言。

其实我比较喜欢大侠无拘无束的“浑河体”。不过用什么体还要看题材。顶楼文章足见是下了功夫思考过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7-9-6 15: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6 16: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7-9-6 15:46
古典诗词,对时下“现代教育”出来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不隔的;不是唐诗宋词有隔,是:他们与古汉语(母语、 ...

现代人整体对古汉语(文言)是“隔”的,这是事实。楼主之论是说如何用“平白的语言”表达诗意,说透道理,使读者能看懂,有一定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