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2

三羊的大明律有了同盟军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9-2 14:3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知道三羊除了二五律外,还有个大明律?大明律为何?真空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二四律。近日有个博士读了羊论后,茅塞顿开,作了一篇论文,题目即是《现存古诗格律理论体系发端于明代成型于清代》,现转载来供大家一阅。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4:3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现存古典诗词格律理论体系的现状及改革研究进行了再次审视和反思,结果认为:我的研究结论是基本正确的。它具体表现在:
   1 我说现有古典诗词格律体系的成型过程,始于明代,这是客观史实。
   2 我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口诀和康熙字典上的《四声审音歌》来自明代真空和尚,这是客观史实所记载。
   3 由于真空和尚不是明代“正宗学者”,而由以上文献论述所指出的明代“正宗学者”们,在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声调谱时的确没考虑节奏问题,所以我说总结诗词格律规律的明代学者不懂或忽略客观存在于唐诗作品和唐代诗人诗歌创作实践经验中的节奏美,因而仅仅是按标准平仄声调来作出“声调谱”,这也是客观史实。
   4明代的真空和尚才是真正摸到唐诗格律本质规律的人。但是清初文学领袖王世祯只肯定其“审音歌”却全然否定其作总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口诀,王世祯的极端否定态度最终导致由清代完成的现存的古诗格律格律理论体系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由节奏美规律所决定的律诗平仄声调的“平仄包容度”规律被排斥于格律正规规则之外并且受到理论体系的严格批判。因此我认为这是现存诗词格律理论体系阐述中的不正常现象,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批评”,这也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5正因为如此,提出对现存古诗格律理论体系进行改造性重构——重新建立以节奏为框架的新格律理论体系,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由一个被批判的非正统规则提升为格律主规则,并明晰理论根由,以此化简格律规则,以便于现代或后代年轻人迅速掌握,以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并非有可无可。因此。我所提出的古诗格律理论体系改革的这一方案是正确的!
  6 所以,我所提出的“以节奏为理论框架的古诗格律理论”有其存在的价值。
附录:我的相关博文
明代真空和尚对现行律诗格律体系成型的贡献(罗亚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7

帖子

9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266
金钱
33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 17: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重考据,我们现今很多的资料都来源于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限于多种因素:资料技术本身不完善,缺失,编辑组织者的自身认识水平,时代选用标准不同,社会发展现状等 ,从而使得明清考据中也存在不少认识偏颇,论据乏力的诗话,拓本,校本纪,甚至以讹传讹。盖,论,或,以为,度,如是这样的字词,而后人的我们现在抽取所需是不加辨别,只认为古人早有论断诸如此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