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6|回复: 70

清人五律特拗句选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8-31 11: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8-31 13:04 编辑

清人五律特拗句选
从清人五律200首中查有特拗句诗45,共计特拗句51.
约占45/200首=22.5%.  51/400句=12.75
1.7
宁远温泉(明末淸初·方拱干)
温与探汤异,边城旧擅名。无心何自热,有本得长清。
调燮功谁擅,寒暄理自平。衰年苦萧飒,一濯已春生。
2.3
春江古体(已丑)(明末淸初·王夫之)
春鸟弄芳洲,初英照碧流。晴云卷山入,晓露炫烟浮。
昨日宾鸿北,来时木叶秋。湘江连桂岭,瑶草趂新愁。
3.7
始晴(明末淸初·王夫之)
春尽试新晴,高天起夕淸。南飞双鸟白,西上一星明。
润叶沾靑露,凉萤傍紫萍。当年未萧瑟,曾此晚愁轻。
4.3
元日折梅次定山韵(明末淸初·王夫之)
随折一枝好,淸香破雾新。盈盈此天地,恰恰正芳春。
白髪不相负,靑阳始试旬。殷勤明看汝,朶朶玉华眞。
5.3/7
归来二首其二(明末淸初·王永吉)
万事不可道,苍茫剩此身。南山复谁在,秋鹤方自呻。
若问报韩者,徒为佐汉人。乞骸抱黄石,落落松花春。
6.7
喜岑克畴生孙及子举茂才(明末淸初·王邦畿)
四十不言老,丹荣美在躬。阶前称有子,堂上俨成翁。
俯仰十年事,乾坤一咲中。无为委儿辈,崇德及春风。
7.7
昨日其一(明末淸初·王邦畿)
昨日春初至,今朝鸟尽鸣。似兹生物意,宁不感人情。
岁月忙中过,忧思静里生。无为览明镜,形影太分明。
8..3
春夜月(明末淸初·王邦畿)
暖入南风正,晴光此夕过。山堂望高处,潮路细明河。
好景春逢少,闲人夜会多。兹焉谁忍寐,钟尽尚吟哦。
90.7
客中立春示从弟元声(明末淸初·王邦畿)
不共饮春酒,由来八九年。流离人易老,勉励语宜先。
且继先人业,聊耕南亩田。毋为学轻薄,言行弃前贤。
10.1
上元夜和江方伯(明末淸初·王邦畿)
春宵爱晴暖,灯火灿然明。南国行春地,东风游子情。
高门珠翠贵,小袖舞衫轻。铁骑驰横道,书生胆欲惊。
11.5
春衣(明末淸初·陈子升)
染成茶色布,裁作水田衣。香草堪充佩,垂杨近带围。
逢人问宜称,见佛合皈依。却语诸童冠,都从点也归。
12.1
丙戌腊末(明末淸初·王邦畿)
朔风瘦林木,长陌动烟尘。草野知今日,飘然愧古人。
此心空有泪,对面向谁陈。厌着城边柳,春来叶又新。
13.7
丁亥初春重游甘竹中途留宿岑六(明末淸初·王邦畿)
涉草露犹湿,开林风尚寒。依然前日路,春色不同看。
隔岸江声远,荒村夕照残。忙投故人宿,沽酒暂为欢。
14.7
丁亥莫春有怀(明末淸初·王邦畿)
一自烟尘后,亲知音信稀。出门芳草绿,闭户梨花飞。
古道行人绝,长城饮马肥。临风倍惆怅,何处送春归。
15.7
戊子人日(明末淸初·王邦畿)
社稷民为贵,诸侯多宝之。前贤爱今日,天气与人宜。
细草生春色,长杨缀绿丝。寄声诸父老,饮酒不须辞。
16.3/7
癸巳岁其二(明末淸初·王邦畿)
帘卷东风入,门开好客过。朝烟冷如此,春色奈人何。
竟日花当舞,沿山鸟自歌。不堪更相送,惆怅别情多。
17.7
闻屈翁山小除后三日移家住东湖(明末淸初·王鸣雷)
举世皆归计,惟君问去津。天无三日腊,海有一家春。
野水亦照叶,渔夫不应人。东湖鲤鱼好,取奉白头亲。
18.1
元旦访离公不值(明末淸初·王鸣雷)
无由拜兰若,犹阻说年新。师去不离寺,客来还傍晨。
鸟翻花树雪,门掩竹斋春。童子何须问,东林这几人。
19.5
秋浦炼药(明末淸初·邝露)
十州研八石,徙药就空林。时稼日将酷,古槐春正阴。
披衣咏黄老,酌酒怀青琴。不有灵仙术,何方可慰心。
20.3
震泽送剑客入广阳(明末淸初·邝露)
湖草绿阴阴,桃花水更深。高楼怆然叹,浊酒一何任。
念此青春别,其如白日沉。背人赠匕首,珍重结交心。
21.1
姑苏送云将入雒(明末淸初·邝露)
崇林秀春木,归马激鲜飙。浊酒不肯饮,旅怀何处销。
莫天吴苑树,明月雒城桥。芜绝寻君梦,缑山碧玉箫。
22.7
隋堤送漆雕龙(明末淸初·邝露)
草长送人远,离居伤别情。细雨桃花岸,春风黄鸟声。
君去有谁识,我劳何所成。行云与流水,日夜但孤征。
23.5/7
山中送友人归途已长触物有叹(明末淸初·邝露)
劳劳为客倦,日日送人归。芳草雨中碧,杨花愁处飞。
农夫戒春及,老少咸相依。谁能去乡井,终负越山薇。
24.1
五松天门访冷云巢居(明末淸初·邝露)
松磞抱天石,磊砢留高真。白发对流水,青山怀古人。
送云归碧落,酌酒浮青春。寂寞巢居下,岩花落去津。
25.1/5
人日登粤王台(明末淸初·邝露)
登台试人日,此日谓宜人。日照高台色,台非故苑春。
青山白云路,绿水流花津。醉欲呼鸾去,遥遥芳杜邻。
26.7
桂林宗侯燕集(明末淸初·邝露)
桂魄陶芳夜,琴心感丽人。玉龙无剩伎,金鴈有余春。
草圣飞裙练,花卿过袜尘。如何此时节,送客独留髡。
27.7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八边柳(明末淸初·邝露)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攀折,依依绾别离。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28.3
重过西园(明末淸初·何巩道)
几啭初莺语,西园春尽宜。每扵好花处,转忆少年时。
紫玉纫兰叶,红牙按竹枝。徘徊行酒地,空见粉墙诗。
29.7
僻壤(明末淸初·吴嘉纪)
僻壤无春至,安知春已残。海云千里黑,塞雁一声寒。
老去谋生拙,时危作客难。直西是乡路,日日出门看。
30.7
落叶(明末淸初·吴嘉纪)
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又随天地意,乱下户庭中。
不静月斜处,偏惊头白翁。何须怨摇落,多事是春风。
31.3
梅花其三(明末淸初·张穆)
琼树拂红楼,佳人试白裘。不知有尘事,尚似对春愁
野水倒相照,仙山常梦游。一丘难力薄,不换橘千头
32.1
莞香答和曹秋岳方伯(明末淸初·张穆)
海人种奇树,春远未知年。马齿方如贝,龙涎不重烟。
丛根结瘴雾,积气含霜天。自是山中味,何来玉案前。
33.7
冬至野步寒梅独放其二(明末淸初·张穆)
大地任红尘,空山独洁身。后人成晚节,先气不因春。
芳菊惜不待,奇香难自沦。含情为延竚,天末念嘉宾。
34.7
翫月山池(明末淸初·陈子升)
雨霁山池晚,悠然逢月明。山中如此色,天上有无情。
雾碎安期石,风微子晋笙。犹闻小桥畔,农父话春耕。
35.1
伏波祠(明末淸初·陈子升)
遥遥汉交址,初识汉将军。偶尔明珠谤,繇来铜柱勋。
春江激怪石,夏木栖寒云。世鲜爰生笛,劳歌如可闻。
36.
招旧游(明末淸初·陈子升)
游情向春鸟,鸟语在庭柯。我罢归欤叹,谁为劳者歌。
青春将进酒,白日倩挥戈。何不还携手,高高藏绿萝。
37.3/7
城中寄怀某郎(明末淸初·陈子升)
想子中洲夜,月斜春帐深。新蛙乱欹枕,起坐空横琴。
予实同栖鸟,飞翔惟近林。春潮日来往,因信平生心。
38.3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其六梅花落(明末淸初·陈子升)
陇右五歧路,梅花寒并飘。春风上冰雪,人迹澹溪桥。
白破胡天晓,香分庾岭遥。谁知金屋里,坐使玉容销。
39.3/7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其一十二长安道(明末淸初·陈子升)
古树咸原色,繁华大道春。长风与流水,翠粲复龙鳞。
狐白逢公子,鸦黄见美人。萧条道旁客,叹息经情亲。
40.7
倩人寄吴越书(明末淸初·陈子升)
隔岁成书札,春催鴈卽飞。八行缄字密,千里访人稀。
河艹通清梦,关梅带掩扉。凭君计然策,吴越见同衣。
41.1
严陵钓台寄关西故人(明末淸初·陈子升)
我来钓台上,怀古复沾巾。不有中兴主,那为高尚人。
春波飜白鸟,落日转青苹。漫似狂奴态,遥遥寄渭滨。
42.1
移居其一(明末淸初·陈子升)
携家似行脚,重卜佛山居。避寇图中策,呼童载旧书。
春风开瓮牖,夏屋谢权舆。莫谓皆稠杂,萧萧竹影疎
43.7
西畴早春(明末淸初·陈子升)
落落向春城,欣欣出郭行。生烟林薄色,细水石桥声。
菜甲塘边摘,秧船草际撑。闲心亦何望,归去学躬耕。
44.1
同旷圆大师庞若云诸子游家牧止深邨别业(明末淸初·陈子升)
深邨好林沼,况乃属深春。最是闭门者,偏宜摇艇频。
花繁初露子,竹密竟遮人。觅得青莲种,从来不染尘。
45.5
春岸(明末淸初·陈子升)
高深何所极,春在小河滨。水映融和地,舟偕荡漾人。
游鱼听黄鸟,垂柳拂青苹。伫立忘言久,君休疑问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1 11: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31 11:56 编辑

〇平仄平仄,决然不合【24平仄律】,而是符合【25四声律】!

点评

唐人偏氺为合律,你只有喊天清人余兴未减,你呼地也无可奈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1: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1 11:34
〇平仄平仄,居然不合【24平仄律】,而是符合【25四声律】!

唐人偏认为合律,你只有喊天清人余兴未减,你呼地也无可奈何!

点评

唐人偏认为合律的,也不止特拗,那些大拗也被认可。但毕竟非主流。 至于清人余兴未减,那与唐人无关,那是后来江西诗派刮起的怪风,已经成为一种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0:06
平平仄平仄,符合【25四声律】,不合【24平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1 1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31 11:53
唐人偏认为合律,你只有喊天清人余兴未减,你呼地也无可奈何!

平平仄平仄,符合【25四声律】,不合【24平仄律】!

点评

啥子都不合,就合诗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7: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8-31 16:4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梦先生辛苦,赵执信《声调谱》说“平平仄平仄為拗律句,乃仄韻古詩下句之正調也”,赵执信是康乾时人,先生选诗全是明末清初,乾隆朝才开设科举试律诗,此后格律才趋严,先生如能找到乾隆朝以后诗例,才有说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8-31 16:44: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梦先生辛苦,赵执信《声调谱》说“平平仄平仄為拗律句,乃仄韻古詩下句之正調也”,赵执信是康乾时人,先生选诗全是明末清初,乾隆朝才开设科举试律诗,此后格律才趋严,先生如能找到乾隆朝以后诗例,才有说服力。

点评

清人诗太多。我选诗为保证中正,则不挑。如选含有春字诗近8000首,我选前几百首。如觉无说服力,那我选后几百首看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7:18
清朝科举的声律是: 〇平平仄仄 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6: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1 16: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8-31 16:44
雨梦先生辛苦,赵执信《声调谱》说“平平仄平仄為拗律句,乃仄韻古詩下句之正調也”,赵执信是康乾时人,先 ...

清朝科举的声律是:
〇平平仄仄
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点评

科举是科举,写诗又不全为科举,各类拗句多的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1 16:51
清朝科举的声律是:
〇平平仄仄
〇仄仄平平

科举是科举,写诗又不全为科举,各类拗句多的是。

点评

科举有声律规矩,当然,写诗也不全为科举。象棋也不全为竞赛,难道象棋规矩与竞赛的规矩不同吗?唐朝依据科考诗赋取士,诗人岂有不合规矩之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 2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1 11:54
平平仄平仄,符合【25四声律】,不合【24平仄律】!

啥子都不合,就合诗理。

点评

【啥子都不合,就合诗理】,请问你的【诗理】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 2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9-2 09:48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8-31 16:44
雨梦先生辛苦,赵执信《声调谱》说“平平仄平仄為拗律句,乃仄韻古詩下句之正調也”,赵执信是康乾时人,先 ...

清人诗太多。我选诗为保证中正,则不挑。如选含有春字诗近3000首,我选前几百首。如觉无说服力,那我选后几百首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1 22: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31 17:11
科举是科举,写诗又不全为科举,各类拗句多的是。

科举有声律规矩,当然,写诗也不全为科举。象棋也不全为竞赛,难道象棋规矩与竞赛的规矩不同吗?唐朝依据科考诗赋取士,诗人岂有不合规矩之说?

点评

象棋竞赛有下盲棋的吗,有动帅即输的规矩吗,有推磨玩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09:52
清人科举诗只允许六种句式。此处列诗中的大拗特拗均非清科举用句。依羊见,其均非诗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03: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1 22: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31 17:12
啥子都不合,就合诗理。

【啥子都不合,就合诗理】,请问你的【诗理】是什么?

点评

大家都认为这样写可以,即是诗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0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03: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9-1 22:29
科举有声律规矩,当然,写诗也不全为科举。象棋也不全为竞赛,难道象棋规矩与竞赛的规矩不同吗?唐朝依据 ...

清人科举诗只允许六种句式。此处列诗中的大拗特拗均非清科举用句。依羊见,其均非诗乎?

点评

常诗与科举诗差距较大。不能以科举诗代替格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0:01
是诗,但不是24分明的格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0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03: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9-1 22:30
【啥子都不合,就合诗理】,请问你的【诗理】是什么?

大家都认为这样写可以,即是诗理。

点评

这是最不讲理的【诗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0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2 06: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9-2 03:09
清人科举诗只允许六种句式。此处列诗中的大拗特拗均非清科举用句。依羊见,其均非诗乎? ...

是诗,但不是24分明的格律诗!

点评

是诗,但不是24分明的格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09:59
对  发表于 2017-9-2 09:59
二四分明不知出自唐人何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0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2 06: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9-2 06:18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9-2 03:13
大家都认为这样写可以,即是诗理。

这是最不讲理的【诗理】吧!
大家都认为唐近体的声律,是【24平仄律】,但是,大家都没有可见可信的唐朝依据!

点评

你拿二四律硬套,至少将三分之一近体打出近体,才真是最不讲理的羊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0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2 0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都是平平仄平仄句,此句式唐人已视为准律句,不是特拗句。

点评

此文特摘特拗句,若非则误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0:02
特许的拗句即是此理,特拗并非指比大拗还拗的拗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09: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9-2 06:04
是诗,但不是24分明的格律诗!

二四分明不知出自唐人何典

点评

你见过唐人有【二四分明】是说法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8: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09: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9-1 22:29
科举有声律规矩,当然,写诗也不全为科举。象棋也不全为竞赛,难道象棋规矩与竞赛的规矩不同吗?唐朝依据 ...

象棋竞赛有下盲棋的吗,有动帅即输的规矩吗,有推磨玩的吗?

点评

盲棋,难道就可以违反象棋规则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09: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9-2 06:08
这是最不讲理的【诗理】吧!
大家都认为唐近体的声律,是【24平仄律】,但是,大家都没有可见可信的唐朝依 ...

你拿二四律硬套,至少将三分之一近体打出近体,才真是最不讲理的羊理

点评

你这是胡说八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 09: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9-2 06:04
是诗,但不是24分明的格律诗!

是诗,但不是24分明的格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0: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9-2 09:17
全都是平平仄平仄句,此句式唐人已视为准律句,不是特拗句。

特许的拗句即是此理,特拗并非指比大拗还拗的拗句

点评

说的特许?王力吗?这可不是唐朝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8: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 10: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9-2 03:09
清人科举诗只允许六种句式。此处列诗中的大拗特拗均非清科举用句。依羊见,其均非诗乎? ...

常诗与科举诗差距较大。不能以科举诗代替格律诗

点评

这就是错误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8: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0: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9-2 09:17
全都是平平仄平仄句,此句式唐人已视为准律句,不是特拗句。

此文特摘特拗句,若非则误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0: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清人五律200首中查有特拗句诗45首,共计特拗句51句.
约占45/200首=22.5%.  51/400句=12.75

反过来说,200首中有155首不含特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 10: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31 11:53
唐人偏认为合律,你只有喊天清人余兴未减,你呼地也无可奈何!

唐人偏认为合律的,也不止特拗,那些大拗也被认可。但毕竟非主流。
至于清人余兴未减,那与唐人无关,那是后来江西诗派刮起的怪风,已经成为一种体

点评

这不是主流与不主流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8: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2 10: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仄平仄句式已是律诗主流!上句五连仄四连仄、仄仄平仄仄句才非主流!

点评

本人不欢迎二五大法参与讨论.要宣扬自可自开专栏.不要象羊皮膏药到处乱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9:38
这些都是符合【25四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2 18: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9-2 09:46
二四分明不知出自唐人何典

你见过唐人有【二四分明】是说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2 18: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9-2 09:52
象棋竞赛有下盲棋的吗,有动帅即输的规矩吗,有推磨玩的吗?

盲棋,难道就可以违反象棋规则吗?

点评

民间自有法则,如动帅即认输并不是象棋法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2 18: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9-2 09:56
你拿二四律硬套,至少将三分之一近体打出近体,才真是最不讲理的羊理

你这是胡说八道!

点评

你要不信,去统计合全唐诗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