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九六0年以后,苏联叛徒集团反华、反共、反人民,背信弃义,在一个月内悍然撤走了在华苏联专家,撕毁了全部经济和科学技术合同;并不断地挑起边境冲突。一时间乌云密布,冰雪漫天。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暮春的风雨送走了百花盛开的春天,严冬的飞雪又把春天接到人间。 毛主席在这里通过自然季节更迭的描写,形象地说明了反动派当权总是不能长久的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这两句照应“飞雪迎春到”,从正面描写梅花。梅花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进行斗争,给大地捎来春的讯息。“已是悬崖百丈冰”,形象地说明了以赫鲁晓夫叛徒集团为中心的修正主义已经经历了一个产生、形成、发展和系统化的过程,充分估计到了当时的严重形势。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这两句紧承上阕层递而下,进一步描写梅花精神世界的美。梅花是报春花,不是争春花。马列主义者是革命者,不是享受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进一层地写出了梅花更高的精神境界。梅花是百花丛中坚强的优秀的普通一枝。 “待到”二字,坚毅肯定,对灿烂前景充满必胜的信心。“她在丛中笑”,更是传神之笔,发人深思。梅花看到百花吐艳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象,她在百花丛中露出了喜悦的笑脸,与群花共享春天的喜悦。这正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崇高精神境界的反映。 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是由作者的世界观决定的。毛主席笔下的梅花,盛开悬崖,俏丽多姿,斗寒挺立,预报春来,唤醒群芳,一齐向上,大公无私,欢乐共享。其情调极度高昂,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精神的写照,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反映,从而形成了空前的咏梅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