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文诗的兴旺 回文诗据说始於窦滔妻,其实萌芽于汉魏。作为古代的文字游戏,这种诗要求很高,没有奇思妙想,不经呕心沥血是很难写出来的。日语、俄语、法语、德语等语种,你会发现这些语言都无法回文,虽然现在许多人也谈论外国的回文,但外国只有某些词语可回文,要诗回文,难。只有我们中国诗有这种特殊魅力,我们不但大量的词语可回文,更多的是单音节的字巧妙组合可形成回文句和回文诗词。 历史上杂体诗中数量最多的是回文诗和集句诗,回文诗的形式和方法之多则可与顶针类媲美,回文与顶针综合运用更是常见的情况,回文与图形结合也是最多的。古代回文诗兴隆的原因就在于中国语言语序字序变化的魔力以及回文读法的变化多端。 网络时代,回文诗仍然保持盛势不衰,加上电脑作图的方便,回文诗在数量上于杂体中占有强大优势。不过有几点值得说明。唐宋前的回文是不论平仄的,唐宋后流传下来的回文则以格律为主体,他们是在格律的基础上利用回文这种技巧来斗文斗智的(“回文诗(或词)必须就律,方显手段。”)。 网络中格律回文诗已经旁落,不论平仄的回文诗成为主力军。 其次是不少回文诗语法有问题,或回文读起来生硬别扭。 还有的在回文小类上不按规定写作,作者读出来的与规定的读法矛盾,造成文体的混乱,这可能是有的人只仿了回文的形,没得回文的神吧。 另外,有的回文图形诗因为不用格律,造成读法各异或无法读出的情况,因此,我感到图形回文诗还是写成格律诗为好,读时才有标准可依。 在网络实践中,我相信回文诗慢慢会规范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