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2

诗人一半律一半诗

[复制链接]

32

主题

302

帖子

17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8
贡献
436
金钱
660
发表于 2017-8-23 21:3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见诗坛有治律者,有治语法者,感叹数千年诗史积淀如此,近读金栗轩诗话,有所感悟:
   自五四运动以後,学人争相提倡新诗,但至今数十年,新诗之运动,始终不成体统者,实在是创作太难。旧诗合天才学力,音韵字声而为一。新诗欲只重天才,靠平常语而说出,的确不易。有人不肯此说,提出诗经亦为上古之平常白话语,何以现在却难。师云:子非上古人,安知上古白话语确为如此者。闻者大笑。师又云:白话言语,的确可以作出好诗,但也须留心声与韵耳。诗经音韵,亦甚整严,但不同唐宋诗词之体律。即使欧美外文之诗,亦有其本国文学言语之声韵,唯不同於吾国之定例规格耳。现在白话诗,不顾声韵,只顾堆叠白话辞句,以凑合理想,无怪新诗比旧诗尤为难懂。须知声之与韵,乃天然之法则,草木虫鱼,鸟兽人物,发乎性情者,自然会成旋律,此即声韵之原理也。今人不讲究声韵,只求言诗,恐终难成熟。师举白话民谣为例云:
    郎有心来侬有心,那怕山高水又深;
    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自有驾渡人。
你说,这不是好诗吗?
    师谓:旧诗言音韵者,学者皆知,唯於声律一道,渐已绝响。师云:昔日从师祖盐亭老人参究心宗,亦蒙指导诗文之学,祖尝示师云:五古为磬声,七古为鼓声,五律为笙声,七律为钟声,五绝为笙磬之馀音,七绝为钟鼓之馀音。师祖云:以此研读杜诗,即可得其声韵之神髓矣。祖并示自作四律以证其说。
其一,晚眺云:
联袂扶笻出玉溪。山光乱落水禽啼。
数声短笛巉崖外。一派斜阳古寺西。
傍夜客帆飞渡急。排空雁字比天齐。
归来或过花前後。明月长河星欲稀。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6
贡献
13145
金钱
1558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23 22: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渡急对比天齐,欠工。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24 09: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古体诗者,也须用当今大家能读懂的语汇来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8: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