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7-8-23
威望198
金钱660
贡献436
高级会员

威望- 198 点
贡献- 436 次
金钱- 660 枚
|
每见诗坛有治律者,有治语法者,感叹数千年诗史积淀如此,近读金栗轩诗话,有所感悟:
自五四运动以後,学人争相提倡新诗,但至今数十年,新诗之运动,始终不成体统者,实在是创作太难。旧诗合天才学力,音韵字声而为一。新诗欲只重天才,靠平常语而说出,的确不易。有人不肯此说,提出诗经亦为上古之平常白话语,何以现在却难。师云:子非上古人,安知上古白话语确为如此者。闻者大笑。师又云:白话言语,的确可以作出好诗,但也须留心声与韵耳。诗经音韵,亦甚整严,但不同唐宋诗词之体律。即使欧美外文之诗,亦有其本国文学言语之声韵,唯不同於吾国之定例规格耳。现在白话诗,不顾声韵,只顾堆叠白话辞句,以凑合理想,无怪新诗比旧诗尤为难懂。须知声之与韵,乃天然之法则,草木虫鱼,鸟兽人物,发乎性情者,自然会成旋律,此即声韵之原理也。今人不讲究声韵,只求言诗,恐终难成熟。师举白话民谣为例云:
郎有心来侬有心,那怕山高水又深;
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自有驾渡人。
你说,这不是好诗吗?
师谓:旧诗言音韵者,学者皆知,唯於声律一道,渐已绝响。师云:昔日从师祖盐亭老人参究心宗,亦蒙指导诗文之学,祖尝示师云:五古为磬声,七古为鼓声,五律为笙声,七律为钟声,五绝为笙磬之馀音,七绝为钟鼓之馀音。师祖云:以此研读杜诗,即可得其声韵之神髓矣。祖并示自作四律以证其说。
其一,晚眺云:
联袂扶笻出玉溪。山光乱落水禽啼。
数声短笛巉崖外。一派斜阳古寺西。
傍夜客帆飞渡急。排空雁字比天齐。
归来或过花前後。明月长河星欲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