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8-22 23:46 编辑
丁酉初秋返故里
作者:五云山人
炎凉身外事,一笑独登楼。
寄眼青青柏,巢枝落落鸠。
孤心赤成梦,双鬓白如愁。
那似家山好,风来送个秋。
注:祖屋几年前已拆建,这次回去略事装修。
---------------------------------
炎凉身外事,一笑独登楼。
“身外事”,就是对作者而言是无足轻重的事,面对炎凉泰然处之,心情不会受其影响。但是这“一笑”还是有点费解。作者交代了是祖屋,自己的前辈至亲住的屋子,怎么能用“一笑”这样轻慢的态度呢?当然作者非要这样表达我们也不能强求,只是有此疑问。
寄眼青青柏,巢枝落落鸠。
这两句有问题,这两句不是对仗句。目光既看到了青柏,也看到了巢枝上的落鸠。这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这两句有语病。
此二句有两解:
一是“(依靠?)眼睛青睐青翠的柏树”,“巢枝上落下了落鸠。”?(此时各句的叠字的第一个字都是动词,第二字是形容词)
此时,必须要求作者有能力解读第一个青是“青睐”的意思,但是第二句“落下了落鸠”又是属于“落”字多余重复的病句。
二是“把目光停留在青青的柏树上”,“巢枝上有落落大方的斑鸠”?(此时各句的两个叠字都是形容词)
这种解释必须要求读者能够把“落落”两个字解释为“落落大方”。这样虽然能够解释通但是在实际的白话文中,“青青”又与“落落大方”形不成真正的对仗。
所以,这两句的以上两种解释要是能解释通是必须附加条件的。不合语法常规,严格地说也是病句。
为什么很多人的诗看着不舒服,但是却又看不出问题?就是在这些细微处出了毛病。
孤心赤成梦,双鬓白如愁。
“孤”与首联的“独”意象重复,这些都是“小节” ,如观很少在这些地方挑毛病。
什么叫“孤心赤成(诚?)梦”?是“赤烈的孤心成为了梦”?还是“赤诚的孤独的心在做梦”?
“双鬓白如愁”,“双鬓白的如愁”?正常的语法解释就是这样的。应是愁的白了双鬓。
这两句的语序混乱,一塌糊涂,我不忍心再看下去。
那似家山好,风来送个秋。
什么是“那似家山好”?祖屋所在地难道不才是你真正的老家吗?此句费解,读者看不懂你的意思。
“风来送个秋”?“天凉好个秋”,俗。前面各联允许有俗句,但是结句一般是要画龙点睛的,不可以有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