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22 20: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政治背景、环境、事件、事物等来解读诗词和文章自古以来被人认为是合理、合情、正确的。事实上也存在这种客观情况。人们利用诗词等手段反映、讽刺、讽喻、抹黑、攻击现实社会。但在诗词的字里行间人们看不出有这种情况,你讲这诗隐含反动思想,是为某人翻案,是企图谋反,是扇风点火。作者讲这是莫须有,这诗是写景,是赠友人, 是忆当年等等。在封建社会里,这种基于假设,推测,猜测的事情就会变成血腥的屠杀。如清朝的“凊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就被断定是对满人的统治的不满,进而引伸成 企 图 鼓动汉人造反。 最 终 被灭九族。在 二十世纪也发生过这类事情,为某某叫好就是为某某某翻案 。 当代是法制社会,依据“疑罪从无”的原则,我们在解读毛泽东的诗词时不要用这种思维来分析,就诗论诗,就字词论诗。除非作者亲口讲过,亲手写过。因为这些说法,分析是无法证明的,人们不会相信,因 作者己去世了。我早就说过,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主要的功绩是革命。并不在写作诗词。 评毛的诗写得好,对他的伟大形象增加不了多少。评毛诗差,对他的光辉减不了多少。实事求是,就诗论诗,振兴中华诗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