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9|回复: 11

凡是指责诗中的逻辑关系的基本是有意挑刺实则半懂不懂

[复制链接]

599

主题

419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6
贡献
5499
金钱
1002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21 10: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7-8-21 10:41 编辑

凡是指责诗中的逻辑关系的基本是有意挑刺实则半懂不懂
最近的三个例子: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被认为是时间不统一。
2. 驹过菊斋游莒县,认为菊斋是网站名,驹不能过。
3.秋荷观盛景,认为秋天应是残荷,不是盛景。
其实,句子的合理性都不难解释,主要是发言者本意是非难,又不善于从艺术上分析,专注于逻辑关系,古语早就有,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定论,这一点不懂,就是还没入门。

严羽《沧浪诗话》中的部分译文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羚,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义无穷.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可谓不幸也.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8-21 10:28: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老北说的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21 10: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这句逻辑上肯定没有问题,我专贴讲过。


雨加雪天气,一阵是雨,一阵是雪。


但是“倒春寒”应是最后都是在下雪,悬崖边上又结了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21 11: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指责诗中的逻辑关系的基本是有意挑刺实则半懂不懂

-----半懂不懂是可能的,但说“有意挑刺”不一定。凡逻辑关系有问题的必非好诗。看看李商隐等以七律著称的诗人的诗你会发现其逻辑关系也是严谨的。诗理首先要合物理,否则会没有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21 13: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8-21 11:19
致于文从字顺,那是教书先生的事,诗论肯定不会涉及!

这句话是谬论。

诗也是文章,行文不通顺肯定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21 14: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8-21 13:59
我说行文不通可以吗?我的意思是行文通顺是基础知识,要教书先生负责过关,至于诗论,那是谈高级境界的问 ...

现在很多诗友是基本功都不过关,当然也包括你。

所以我的诗评都是分二步进行的。先把句子捋顺,其次才是炼字提境。

并不是任何句子不通顺就可以用意境来遮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21 15: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8-21 14:58
不是有基本功不过关的作品发在征集帖里了吗?怎还不评呢?

别急,在所有征集的诗中就属你的那首最差,所以专门放在最后作重点讲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7

帖子

9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266
金钱
33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21 17: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学 的接受活动可以分成 “ 用诗 ”和 “ 解诗 ”两个部份。从 “ 用诗 ”的角度说 , 接受者不必拘泥于作者的用意 , 可以对文学文本进行自由的感发与联想 ; 从 “ 解诗 ”的角度说 ,阐释者并不能把文学阐释活动视为不受任何约束的主体性活动 ; 恰恰相反 , 阐释者对文学文本的感发和联想都应建立在论世知人的基础之上 , 并且都应在文学文本客观内涵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 , 力求得出符合作者原意、作品真实涵义的正确阐释。所以古人就有“ “可解 ” 、“ 不可解 ”之说 ,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么理解  这位北戴河先生先说的原意呢?妄议了,勿怪。

点评

所谓解诗,几乎与作者无关,其实非常令作者讨厌。看看那些指责毛主席诗词的人,就是这种样子,王杨卢略当时体,轻薄为文喋未休,说的就是这些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2 08:33
说的很有道理。看来“用诗”就是借题发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1 1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21 18: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溪顽石 发表于 2017-8-21 17:19
诗学 的接受活动可以分成 “ 用诗 ”和 “ 解诗 ”两个部份。从 “ 用诗 ”的角度说 , 接受者不必拘泥于作 ...

说的很有道理。看来“用诗”就是借题发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6
贡献
5499
金钱
10029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溪顽石 发表于 2017-8-21 17:19
诗学 的接受活动可以分成 “ 用诗 ”和 “ 解诗 ”两个部份。从 “ 用诗 ”的角度说 , 接受者不必拘泥于作 ...

       所谓解诗,几乎与作者无关,其实非常令作者讨厌。看看那些指责毛主席诗词的人,就是这种样子,王杨卢略当时体,轻薄为文喋未休,说的就是这些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22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推而广之,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要显现艺术的趣味,与“理”无关。
袁枚则说:“或云:‘诗无理语。’予谓不然。《大雅》何尝非理语?何等古妙?”(《随园诗话》)。诗自古就蕴含自然及生活的“理”,这又意味着文学作品需表现“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6
贡献
5499
金钱
10029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3: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7-8-26 19:30 编辑

天鸽台风
铁皮翻卷速飞高,过半植栽根不牢。
电话虽通微信断,管流无供水冲淘。
最先清道公交见,犹有警车巡视劳。
奋战三天终复位,醒来赶快洗身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