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8-17 14:13 编辑
“合掌”,是“互文”吗? 网上有位“杂体专家”说: “此文 ...另一方面指出,合掌是诗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风中、格律诗中、散文中都能见到。它的名字叫互文。” ----这是无知者的胡说八道!。 诗联里的大忌“合掌"是指一联之内的上下两句说同一个意思。比如: 神州千古秀 华夏万年昌 ----"神州","华夏"皆指中国,"千年" "万古"皆指时间久远,"昌""秀"也是义近的形容词,所以这联全合掌。 云泽清光满 洞庭月色新 -----‘云泽’本是‘洞庭’的古称,‘清光’ 本是‘月色’,‘满’和‘深’都形容月光的朗彻。同义词的连续重复运用,上下联的意义相同同,犯了全合掌的讳忌。 又例, 晨昏三叩首 早晚一炉香 此联犯了半合掌之忌,‘晨昏’和‘早晚’是一回事。 而“互文”,也叫“互辞”,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 修辞手法。即 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多见有两种:1,当句互文 一句内互文:即上半句的词语与下半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2,互文互补 两句互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 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同上)(句中的“东西左右”凡指“四周”。“十三……十六……”凡指 兰芝少年时期,并不具体指某年。)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王侯宅第与文物衣冠同时存在于豪宅中) 互文的两大特征: 一,是分说两件事,这两件事不合掌; 二,这两件事是同时存在、同时发生或进行中的,互相没有矛盾。 可见互文见义之修辞方法恰恰是需要分说不合掌的两件事物的。互文与合掌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