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39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295
金钱28557
贡献21830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295 点
贡献- 21830 次
金钱- 28557 枚
 
|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8-17 07:35 编辑
谤与讽一样原来都是中性词,谤,议论或批评别人的过失;讽,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后来这两个词因引申而成贬义词。
谤,引申为恶意地攻击他人,含贬义。 讽,引申为讥刺。
因此 “谤佛 ”有三种解释
1. 议论或批评佛,这是正当的行为。
2. 恶意地攻击佛,这是不正当的行为。
3. 佛教专用语。《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意思是说,如果有人说佛陀转了法轮或宣说了佛法,这个人就严重诽谤了佛陀。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了解我真正的密意。佛陀在其他经典中也说:“我已成如来,未说一字法。”意思是,我已成了如来,但一个字也未说过。 这与孔子在《论语》中说的“述而不作”一个意思。述而不作,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也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照本宣科。“谤佛”便是引申、添加、妄测佛的言语。像如观说“为僧门隐”恐怕就属于“谤佛”了。因为佛是光明正大的,他不会隐藏自己的丑恶。德山禅师就是榜样,他的徒弟几次批评他,他都欣然接受,何来的“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