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39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296
金钱28561
贡献21833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296 点
贡献- 21833 次
金钱- 28561 枚
 
|
下面是针叶林的帖:
“孤仄病”是个伪命题,唐诗根本无“孤仄病”一说
今见有几个人发帖说:“古人推崇双音节交替,即认为这是音韵最完美的体现,故诗句中不宜出现单平和单仄,出现单平即所谓孤平病,出现单仄即所谓孤仄病”,“但从音韵最高艺术形式而言,均不宜不忌。 我们作诗首倡正格,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拗救方法。凡音节拗了,就应该救,救然后方可称为合律。”
所谓孤仄论者的“孤仄”是指“两平夹一仄”:五言句只能存在于2,3,4位。我们只须看《唐诗三百首》的情况即可得出正确的判断。《唐诗三百首》中有八十首五律,其中就有所谓“孤仄”句118句。如下:
在2位者:
夫子何为者
阳月南飞雁
江静潮初落
西陆蝉声唱
闻道黄龙戌
黄叶仍风雨
君问穷通理
谈笑无还期
迢递嵩高下
迢递三巴路
分野中峰变
流落征南将
惆怅南朝事
谁见汀洲上
当路谁相假
林卧愁春尽,
丹灶初开火
牛渚西江夜
余亦能高咏
西下峨眉峰
江汉曾为客
欢笑情如旧
相送情无限
今夜鄜州月
香雾云鬟湿
烽火连三月
应共冤魂语
唯见林花落
名岂文章著
戎马关山北
长簟迎风早,
春与青溪长。
还作江南会,
羁旅长堪醉
明日巴陵道
天地英雄气
黄叶仍风雨,
心断新丰酒
----都是1不论的小拗句。
在3位者:
寒山转苍翠
今看两楹奠
芳心向春尽,
情人怨遥夜
烦君最相警
无为在岐路
无人信高洁
高风汉阳渡,
春风对青冢,
那堪正飘泊,
年年越溪女,
谁能将旗鼓
清川带长薄
襄阳好风日
溪花与禅意
还将两行泪
故人具鸡黍
开轩面场圃
红颜弃轩冕
仍怜故乡水
登舟望秋月
明朝挂帆去
客心洗流水
何因不归去
遥怜小儿女
何时倚虚幌
明朝有封事
无才日衰老
凉风起天末
江村独归处
他乡复行役
昔闻洞庭水
家童扫萝径
长江一帆远
惟怜一灯影
道由白云尽
闲门向山路,
清辉照衣裳
寒禽与衰草
沧江好烟月
猿啼洞庭树41
----基本都是“平平仄平仄”式的特拗句。
在4位者:
深山何处钟,
故园芜已平,
浩然离故关,
天涯孤棹还。
转於僮仆亲,
欲妆临镜慵。
绕弦风雨哀
暮禽相与还
禅房花木深
惟闻钟磬音
青山空向人
相思愁白蘋
八月湖水平
北阙休上书
风流天下闻
东林怀我师
北风江上寒
孤帆天际看
朝朝空自归
往来成古今
南山归敝庐
萧萧班马鸣
青天无片云
啾啾栖鸟还
西郊胡正繁
江湖秋水多
青山空复情
云霞生薜帷。
远随流水香。
风尘何所期
愧君相见频
死生长别离
春风吹又生
西风生翠萝。
远山晴更多
小园花乱飞
眼穿仍欲归
日高花影重
欲妆临镜慵39
----都是3不论的小拗句。
合计118句。
118句/总句数640句=18%的句子是所谓为两平所夹的“孤仄”。若按首数平均118/80=1.5句/首。
可见,凡“孤仄”论者,皆是不可信的伪理论,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如观 仄韵尾诗词主导的时期中国的国力大体上都是处在一个衰落期。比如魏晋南北朝(古风),宋朝(宋词)。
所以今天还应以平韵尾诗词为主导。诗词潜移默化地对国人的综合素质产生着影响,不要小看它。如观为什么要主张去弱化“风月体”的地位与在诗歌中的占比?道理就在于此。
针叶林 仄平平仄平--------这句型是小拗句,或可看作是孤平句 仄平仄仄平 自救以避孤平的句式。有人将第四字叫“孤仄”,将这句叫“用孤仄救孤平”,是画蛇添足也!他的“孤仄论”也可称之为“画蛇添足论”,其实全是烦琐哲学,说“孤仄是小拗,可救可不救”,全是没有用的废话!更有人甚至指责王力理论说没有论“孤仄”,本来就无所谓孤仄,论什么?无稽之谈罢了!
——————————————————————————————————————————————————————————————————————
刚刚 求驳斥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