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5-2
威望2486
金钱9920
贡献6411
金牌会员
 
威望- 2486 点
贡献- 6411 次
金钱- 9920 枚
 
|
巴中市红学会会长向前(合影前排右六黑T恤衫),在发言中有感于此次会议的成功及影响,建议与会代表回去后,专为这次的镜湖聚会吟诗作赋,他愿意把这些诗词歌赋收集起来,搞一个类似古人“兰亭雅集”那样的东西留作纪念。向前会长当即命名:“不妨就叫《镜湖雅集》。——也可以用诗书画的形式来加以体现。”
次日,巴中红学家陈通武先生便在论坛的微信群里贴出一首类似古风的诗。我一看,七言八句,一韵到底,当中四句亦大致形成对仗,便留言曰:“见通武先生诗作,意境甚妙,形式上貌似古风,若稍加调整便成律诗也。”通武先生回复道:“胡诌几句,未及修改,正好请邓老师作些调整,不知可否?”
于是,今天抽了个空,大致使用通武先生的原句原词愿意原韵,按照律诗的平仄韵律作了些调整,果然成为一首对仗不算十分严谨的律诗。考虑到毕竟有较大的字句调整,最后一个韵字也作了改换,未必尽合通武先生愿意。便想在征得通武先生首肯的前提下,可否在今后的“雅集”里作为我俩的合作篇什来处理?同时也在我的新浪、凤凰和网易博客里,将原古风诗及稍加调整而形成的律诗放在一起,两相对比,提供给初学作律诗的青年朋友参考,借以掌握一点如何才能将不尽合律的句子调整为基本合律之句的小小技巧,岂不两全其美!
但须稍加说明的一点是,此诗用韵,按平水韵当属上平声十一真,如“新、人、沦”都是。而“欣”属上平声十二文,“根”属上平声十三元。按照清•汤文璐所编《诗韵合璧》的注释:“十一真,古通文元寒删先。时本作通庚青蒸侵,转文元。按:真文元寒删先,六韵通转,见郑庠本,杜韩白柳诸诗皆然;从无通庚青等韵者。毛氏《通韵》同。”可见这一被后人广泛遵从的《诗韵合璧》,是赞成“真文元寒删先,六韵通转”的,却不赞成“真”与“庚青蒸侵”相通。所以通武原诗“论废兴”之“兴”字,因属下平声十蒸(后鼻音),按《诗韵合璧》的规则就“从无”与“真”韵相通之可能。但我考虑这个“论废兴”的“兴”如果要改,整个一句的字词可能都得改,那就不叫“调整”而叫彻底改写了。既然清代的韵书“时本”都说可以“通庚青蒸侵”。不妨因地制宜地也来“通”它一把。总比写“老干体”的诗人用普通话“新韵”连一东二冬都可以和“庚青蒸”相通要好嘛。于是,姑且保留这个“论废兴”的“兴”字韵。
总之,我历来对于作旧体诗词的平仄及用韵,既赞成依“平水韵”,同时又赞成为避免“因辞害义”,可以允许在个别平仄及用韵上作适当通融。崔颢名篇《黄鹤楼》,李白名篇《凤凰台》,多有失粘和拗句,若不通融,如何认可?
贺2017四川《红楼梦》高峰論壇圆满闭幕
原作古風:巴中陳通武 改为七律:自贡邓遂夫
錦城八月天氣新, 八月蓉城气象新,
鏡湖風荷光照人。 镜湖光照采莲人。
少長咸集説悲喜, 咸宜少长谈悲喜,
群賢畢至論廢興。 毕至群贤论废兴。
細梳學理有専家, 精研学理专家在,
精讀文本赖草根。 细剖原文有草根。
結縁紅樓解大夢, 缘结红楼齐解梦,
莫负曹公演沉淪。 芹脂泉下定欢欣。
2017年8月9日17:19: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