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5|回复: 11

中华诗词是国粹吗?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8 12: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诗词是国粹吗?
国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国学术与文化上的特色、精华(汉典)
国粹: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现代汉语词典)
国粹: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新华词典)
国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们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国粹指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其中誉满中外的 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百度)
国学:  本國固有的學術如:「我國的國學,包括經學、史學、子學、文學等。」
中国文学是国学,其中诗词曲赋是韵文类体裁,是没有问题的。但要说这些文学体裁是国粹,似乎范围大了一些。因为国粹主要是指精华和精神方面,以及一些文物所代表的含义。比如京剧,中医中药等。
但在诗词联等体裁内流传下的有很多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比如古风《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笆行》,李白的《蜀道难》,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杜甫的《茅屋…歌》,王昌龄的《从军行》,等等脍炙人口的佳作,无论从思想性到艺术性都达到一个峰巅。对联如“昆明大观楼联”。这些诗词联曲文学作品是中华国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所以,应该说“中华文化中优秀的诗词联曲赋作品是中华国粹之一”。如此看来,将对联网站起名为“中华国粹网”,意指该网站将弘扬国粹为目标,是可以的。

921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41
贡献
72880
金钱
908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8 12: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7-8-8 14:33 编辑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1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41
贡献
72880
金钱
908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8 15: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1

帖子

4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2
贡献
123
金钱
179
发表于 2017-8-8 15: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7-8-9 18:34 编辑

次韵潭州雨梦《感旧十绝》一

国粹斑斓现楚辞,汨罗悠远寄哀思。
离骚橘颂兮天问,屈子长生世界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17: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粹,本义纯粹,就是精华。国粹,国之精华。中国独有的好玩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6: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8-9 16:24 编辑

    对联是国粹吗?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系因为它仅仅为中国文化所有,是中国人民(包括普通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长期的文化建设、文化传承中创造、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文化样式;它与中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精神品格、民族心理以及民风民俗、文化基因等等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中国这块土地滋养出的、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花朵。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国粹,可以通过不断的熏陶由陌生、隔膜到接受、欣赏,甚至可以通过不断的欣赏和把玩之后模仿和学习。但这种模仿和学习也必须是以纯粹的中国方式来进行,一旦脱离或者抛弃纯粹的中国方式,则无法进入这类文化符号,更惶论运用之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说:任何外国人,无论他对于中国的国粹熟悉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将其移植为他国的文化样式,更不能使之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融为一体。这是因为,如对联、律诗和京剧一类国粹,且不说它们形成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情结,仅仅是它们使用的方块汉字和读音方式,所谓骈联对偶,所谓字正腔圆,即为任何一种中国文化之外的语言和文字无从参照、无从拟仿。
  国粹,按照“五四”时期一些学者的观点,即指其为国家文化之精华。鲁迅先生曾说:“照字面看来,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之物了。换一句话说,便是特别的东西……” 新时代、新世纪的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建设,需要我们对古今中外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学习、借鉴和吸纳,并将其作为符合新的文明和文化建设需要的健康因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作为“国家文化之精华”的国粹,正应视为这类因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曾说,中国有三大国粹,曰中医、国画和京剧,也有人将中国国粹归为四大类,而这四大类在不同的人那里项目又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人在上述三大项中加上烹饪;还有的人则加上武术……除此之外,也有人将春联、诗词、剪纸、谜语、相声、书法、民族服饰等等统统列入国粹的范畴。要是按照前面“独有的”和“精华”这两项定义,以上所列其实均可当之无愧地跻身国粹行列。
  中国的国粹既是我们这块土地上长期的历史文化生态中所孕育和形成的文化样式,要对之继承、发扬和光大之,则必不可少地要对其进行广泛、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包括其萌生、成型和发展的渊源及脉流……对于对联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人们其实探之已久,论之已详,凿凿之据,让人开悟。 (摘自百度)

点评

如是如是。 律诗乃诗中之粹也,不是什么诗都能称得上是国粹的。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律诗这一关还是要过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9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9 16: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8-9 16:21
对联是国粹吗?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系因为它 ...

如是如是。

律诗乃诗中之粹也,不是什么诗都能称得上是国粹的。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律诗这一关还是要过的。




点评

律诗乃诗中之粹。 复兴中华文化,不能少了格律诗 马 凯 2010年11月16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格律诗是大美的诗体,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历史告诉我们,因其大美,格律诗没有被打倒、被取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9 16: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6: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8-9 16:28
如是如是。

律诗乃诗中之粹也,不是什么诗都能称得上是国粹的。

律诗乃诗中之粹。
复兴中华文化,不能少了格律诗
马  凯
2010年11月16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格律诗是大美的诗体,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历史告诉我们,因其大美,格律诗没有被打倒、被取代,也永远不会被打倒、被取代。只要汉字不灭,格律诗就不会亡。经过一段历史曲折后,格律诗从复苏走向复兴有着历史的必然性。改革开放后,我们提出复兴中华文化。依我看,复兴中华文化不能少了格律诗。

  格律诗为什么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就是因为这种形式实在是太美了。格律诗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单音、四声、独体、方块为特征的文字。汉字把字形和字义、文字与图画、语言与音乐等绝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以拼音为特征的文字所不可比拟的。格律诗的基本规则,把汉字的这些独特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为格律诗的无比美妙和无穷魅力提供了形式上的支撑。以五、七言格律诗为例:

  第一,它给人以均齐美。格律诗,充分利用了汉字独体、方块的特点。在五、七言格律诗中,每个字就像一位士兵,按照规定的行数(句)和列数(字),排列成整齐的队列和方阵,就像阅兵式上的仪仗队,在视觉上给人以均齐的而不是散乱的美感。

  第二,它给人以节奏美。五、七言格律诗,整体上有均齐美,但均齐中又不呆板,“队列和方阵”中词组停顿、音调升降有规律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参差感、节奏感。单音独体的汉字,便于灵活地组成单字、二字、三字、四字的音组,形成错落有序的停顿(节奏点),加之每个字都有四声的变化,特别是按照平仄或相间或相对的有规律的变化,呈现出结构上和语调上的差异性、多样性,词组长短相间,声调阴阳相错,使人吟诵起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第三,它给人以音乐美。格律诗,最讲究声调和押韵。声韵,是格律诗的“乐谱”,它使节奏美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正是借助有规律的韵脚,使全诗的联句之间相互照应,在全诗中发挥着整体性、稳定性的作用;正是借助有规律的韵脚,看似参差无序的音节“贯穿成一个完整的曲调”,同一韵的声音间隔出现,往复回应,使人听起来悦耳动听,产生一种和谐回环的美感;正是借助于有规律的韵脚,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起其他任何诗作更便于人们吟诵和记忆。

  第四,它给人以对称美。对称是一种高级美感。格律诗充分利用了“单音”、“独体”、“方块”的独特优势,把对称融于句型、结构、音调、词意中,使对称美发挥得淋漓尽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试问,世界上,哪一种以拼音文字为载体的诗有这样悦目、顺口、赏心的对称美?

  第五,它给人以简洁美。格律诗,从句数看,多则八句,少则四句。从字数看,多则56个字,少则20个字,这种“苛刻”的规定,客观上要求作者必须在炼字、炼句、炼意、炼格上狠下功夫,以最简洁的语言文字描绘多彩的客观世界和表述丰富的内心情感。

  总之,格律诗借助于汉字的独特优势,创造出美妙的情感表达形式。它是先贤们在长期的诗歌创作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后形成的“黄金定律”,是宝贵的艺术财富。如此美妙的文学形式,为什么要摒弃、否定呢?复兴中华文化,怎么能少了格律诗呢?

  (作者为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1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41
贡献
72880
金钱
908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9 18: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8-9 16:41
律诗乃诗中之粹。
复兴中华文化,不能少了格律诗
马  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1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41
贡献
72880
金钱
908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9 21: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姐 发表于 2017-8-8 15:25
次韵潭州雨梦《感旧十绝》一

国粹斑斓现楚辞,汨罗悠远寄哀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8-10 09:53: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时间发展,作为一个戏曲种类,京剧被淘汰是很正常的。就像某种诗词写法风格被更新。

点评

京剧唱词太拖沓。一句道白也拖很长时间,这不符合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所以京剧这个国粹有消逝的危险。但律诗不会。律诗讲究精炼,符合高效的要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10 1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0: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8-10 09:53
随着时间发展,作为一个戏曲种类,京剧被淘汰是很正常的。就像某种诗词写法风格被更新。 ...

京剧唱词太拖沓。一句道白也拖很长时间,这不符合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所以京剧这个国粹有消逝的危险。但律诗不会。律诗讲究精炼,符合高效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