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2|回复: 4

岳飞踏破的贺兰山缺在哪里?

[复制链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7 21: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7-8-7 21:25 编辑

      岳飞的《满江红》 里面有说:乘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个不应该是银川贺兰山,因为金国不在大西北,有疑问,问百度。百度有说就是河北一个小地方有贺兰山。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8-7 21:5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大侠,你这个问题有意思,贺兰山缺是不是词家的比喻,不是实指?后面胡虏肉,匈奴血都是比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10 10: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中地名往往非確指,只要大体方位正确,符合平仄和音韵的需要即可使用。贺兰山在北方接近内蒙地区,古时有抗金的军队出入也是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8-10 11:5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8-10 11:52 编辑

对西夏用兵是宋时候常态,这首词不一定是只能够表达对金国的态度。北山的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10 13: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8-10 19:18 编辑

华夏族和匈奴族其实同源,约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所以匈奴族也可视为华夏族的“远亲”。

所以华夏族和匈奴族基本上可视为当时居于长城南北的两个最大的部落联盟。上古时期在中原的部落战争中失败的一方要么投降,要么就被迫往人迹罕至的地方跑,比如今天的敦煌市就有原来居于中原地区的“三苗族”的后裔。

匈奴在汉代被打散,分裂,北匈奴西迁,南匈奴最后归顺汉朝,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渐渐被汉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后裔。所以,忽必烈曾经自称是华夏后裔也是有根据的。

但是在宋朝时期肯定是宋朝被视为华夏正朔,其它的少数民族政权只能是被视为华夏族的分支。

所以岳飞《满江红》词中的“匈奴血”是一个泛指,因为当时的西夏是党项族的一支建立的,女真族的金国也不象契丹族那样与匈奴的关联性那样大。唯一与匈奴关联性最大是当时的蒙古,但又不与南宋接壤。

因为宋朝人是向往着大唐,向往着宋朝能够象唐朝一样国力强盛,拥有着广阔的疆土。因为贺兰山在古代视为是中原以农耕为主的华夏族与游牧民族一个重要分界线。所以“贺兰山缺”是以实指用作泛指。是说岳飞要立志把大宋的国力和疆域复兴至象大唐那样强盛,并与匈奴(指其后裔)对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