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2|回复: 42

略谈词感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6

主题

67

帖子

344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38
贡献
73
金钱
128
发表于 2017-8-2 21: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8-2 21:3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论甚是,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2 21: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8-2 22:14 编辑

文言文是要重视语言的提炼,古代公案在公文上把“用刀伤人”用毛笔加了一个勾改为“甩刀伤人”就救活了一个人的命。还有皇帝的谥号,史官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斟酌才加的。

好马配好鞍,写古诗词是否要按照古汉语的字义和语法来行文?这应是一个令我们思索的问题。

很多人反对这样做,认为那是顽固不化,与时代脱节。既然认为那样做是与时代脱节,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格律诗?要么不学,要学就要全套去学。诗词的格律,用韵,组词造句规范,行文的语法要求都要配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格律诗。

我已经发现过这种现象,有的诗友在作诗中应用了使用用法,可是解义时却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字义才能把诗句解释通。这种做法也是属于今古混用,与用韵今古混押的道理是一样的,不伦不类。

这些都是我们古文的功底不扎实与缺乏重视造成的,表面上看,我们写的诗大模大样地看不出破绽,但是一具体到每个词、每个字的推敲上就发现了问题。所谓的第一感很重要,没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就不会具有这种第一感,他是看不出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6

主题

67

帖子

344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38
贡献
73
金钱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7-8-2 22: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6

主题

67

帖子

344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38
贡献
73
金钱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12: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6

主题

67

帖子

344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38
贡献
73
金钱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14: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6

主题

67

帖子

344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38
贡献
73
金钱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18: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8
贡献
21836
金钱
2857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3 21: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8-3 21:46 编辑

文不错。
口语无罪。当年李杜多以口语入诗。词则纯粹为口语,曲也多为口语,时过境迁,它们已古。

点评

使用口语的大有人在,还佳作不少。不过总体要讲究一个语境统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7 16: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6

主题

67

帖子

344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38
贡献
73
金钱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10: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6

主题

67

帖子

344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38
贡献
73
金钱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10: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6

主题

67

帖子

344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38
贡献
73
金钱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21: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8-6 21: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8-3 02:00
突破词语规范的异常搭配,是诗词语常见的”犯规“现象。例如:李商隐的”一寸相思一寸灰“;姜夔的”当初不 ...

老林,你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这些其实是古汉语的精华。我推荐一本书,你去读读,答案都会出来的。
《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巨著,作者陈望道先生,全书12篇,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被学界奉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

《修辞学发凡》把存在于汉语语文中的种种修辞方法、方式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方式的原理原则加以系统的阐释,并且指明它的发展趋向。在阐释和说明中,引用了丰富、适切的白话和文言的例证。对于系统地研究修辞学,对于古今作品的阅读理解欣赏和练习写作,都有助益。
陈望道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之一,后来脱离政治,专门从事学术工作。我大学时自学了这本书,收获很大,因已四五十年了,忘得差不多了,还是你自己找书看会比我解释更准确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6 22: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多写写,大家都喜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8-6 22: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8-6 22:20
谢谢!此书网上能购到吗?

不知。当年我借读别人的,仿佛得宝一样,抄了一大堆笔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6

主题

67

帖子

344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38
贡献
73
金钱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22: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8-9 17: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8-9 17:59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8-6 22:20
谢谢!此书网上能购到吗?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网上可下载,我前几年便下载过
【甲类】材料上的辞格
一,譬喻,二,借代,三,映衬,四,摹状,五,双关,六,引用,七,仿拟,八,拈连,九,移就。

【乙类】意境上的辞格
一,比拟,二,讽喻,三,示现,四,呼告,五,夸张,六,倒反,七,婉转,八,避讳,九,设问,十,感叹

【丙类】词语上的辞格
一,析字,二,藏词,三,飞白,四,镶嵌,五,复叠,六,节缩,七,省略,八,警策,九,折绕,十,转类,十一,回文

【丁类】章类上的辞格
一,反复,二,对偶,三,排比,四,层递,五,错综,六,顶真,七,倒装,八,跳脱

      修辞学是语言研究的一门学科,其分类之繁复,其手法之众多,其运用之广泛真不是一篇帖子能说清之事。诗歌中最常用到修辞,可以这么说,修辞的运用让诗歌的语言而灵动,让诗歌的内涵而丰富,一首诗歌中往往不是单一修辞的运用而是复合的运用,修辞的复合运用让诗歌更富有其情趣和韵味,换句话也可以这么说,缺乏修辞的诗歌很容易便流于打油。

      以上的分类是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分类,这样的分类便于系统学习和记忆;《修辞学发凡》一书是部大部头,网上暂未找到电子书,有兴趣的网友可下载阅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8-10 09:5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8-3 01:30
“词感”的提法倒是很新鲜,古典诗词经过长期的积累,可入诗词汇比现代要丰富,也更具韵味。但作为诗语言无 ...

成语入诗是很常见的,不过多数是初学者,不入门的写法。正像金建先生所说,前人诗作里面似乎也有成语俗语,但是往往是先有诗后变成俗语的,这个差别可就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9-17 16:07: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文章就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7

帖子

9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266
金钱
33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17 16: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8-3 21:44
文不错。
口语无罪。当年李杜多以口语入诗。词则纯粹为口语,曲也多为口语,时过境迁,它们已古。 ...

使用口语的大有人在,还佳作不少。不过总体要讲究一个语境统一。

点评

就时下所谓古典诗词而言,口语不是不可入诗,但终究不该成为主流,平白如话与径用口语毕竟是两回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9 1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17 17: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新韵为诗填词,并不意味着大量白话、口语便可堂而皇之地入诗入词。

------这说法错误。先别说用什么韵,口语入词唐宋始。

点评

你又断章取义了! 我原话是“采用新韵为诗填词,并不意味着大量白话、口语便可堂而皇之地入诗入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9 13: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17 21: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吟者的论文中总能偶尔地放出一、两颗卫星来,这令我十分赞赏。

这篇文章主要强调的是作诗的基本功,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发表于 2017-9-19 13: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溪顽石 发表于 2017-9-17 16:41
使用口语的大有人在,还佳作不少。不过总体要讲究一个语境统一。

就时下所谓古典诗词而言,口语不是不可入诗,但终究不该成为主流,平白如话与径用口语毕竟是两回事。

点评

是的 ,我们谁都不想百年 千年后,后人看我们的作品就那么随意简单,毫无艺术鉴赏性可言。毕竟诗词艺术的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的,与生活化的语言还是有距离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9 2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发表于 2017-9-19 13: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9-17 17:00
采用新韵为诗填词,并不意味着大量白话、口语便可堂而皇之地入诗入词。

------这说法错误。先别说用什么 ...

你又断章取义了!
我原话是“采用新韵为诗填词,并不意味着大量白话、口语便可堂而皇之地入诗入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7

帖子

9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266
金钱
33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19 23: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我心? 发表于 2017-9-19 13:34
就时下所谓古典诗词而言,口语不是不可入诗,但终究不该成为主流,平白如话与径用口语毕竟是两回事。 ...

是的 ,我们谁都不想百年 千年后,后人看我们的作品就那么随意简单,毫无艺术鉴赏性可言。毕竟诗词艺术的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的,与生活化的语言还是有距离的。

点评

有几个人千百年后还能被人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1 07:58
匠人吟 不顾情理法,无关天地人。 只图当世报,一任后生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0 2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发表于 2017-9-20 21: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溪顽石 发表于 2017-9-19 23:50
是的 ,我们谁都不想百年 千年后,后人看我们的作品就那么随意简单,毫无艺术鉴赏性可言。毕竟诗词艺术的 ...

匠人吟
不顾情理法,无关天地人。
只图当世报,一任后生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发表于 2017-9-21 04: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才叫真功夫呢。

--赞赏。

点评

多谢共鸣!奉茶问好!针叶林先生等人若是也能有此等见识,该有多好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1 17:19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9-21 07:5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溪顽石 发表于 2017-9-19 23:50
是的 ,我们谁都不想百年 千年后,后人看我们的作品就那么随意简单,毫无艺术鉴赏性可言。毕竟诗词艺术的 ...

有几个人千百年后还能被人看……

点评

有没有人看是另外一回事,但首先要做好自己。象花花这样,成天做个怨妇,这不好那不行的喷口水,当下就不行了,还说什么以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1 0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9
贡献
24040
金钱
26481
发表于 2017-9-21 08:0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9-21 07:58
有几个人千百年后还能被人看……

有没有人看是另外一回事,但首先要做好自己。象花花这样,成天做个怨妇,这不好那不行的喷口水,当下就不行了,还说什么以后。

点评

呵,你其实就是这种心理: 吾侪固讳疾,何必请良医。 只要能生蛋,谁说不是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1 1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发表于 2017-9-21 16: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谁知我心? 于 2017-9-21 17:18 编辑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7-9-21 08:08
有没有人看是另外一回事,但首先要做好自己。象花花这样,成天做个怨妇,这不好那不行的喷口水,当下就不 ...

呵,你其实就是这种心理:
明知染痼疾,几度拒良医。
只要能生蛋,谁说不是鸡。

点评

问花花 蠢蠢无名火,花花春梦长。 后年登大位,娶够几娘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1 18: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