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炎凉居 于 2017-8-2 20:23 编辑
【沧浪诗苑八月份集体活动通知】
七月份,在首版的倡导带动下,大家集中进行了“浣溪沙”词牌和辘轳体、八仙体的创作和学习,涌现出一大批内容丰富深刻、诗味浓郁隽永的佳作,充分地展现了大家的创作才华,有力地提升了对这几种创作方法的把控运用水平。八月份,建议集体活动集中进行一次“浪淘沙”词牌的创作。 《浪淘沙》,本調出於乐府,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唐白居易、刘禹锡并作《浪淘沙》词,词句即咏江浪淘沙。后为唐教坊曲名。例: . 白居易的《浪淘沙》词: .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 刘禹锡的《浪淘沙》词: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迨至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小令,每段仅存七言二句,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后又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 . 例如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欲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销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 所以《浪淘沙》词牌以二十八字为正格,而以本调长短句双调和慢曲为变体,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其长短句双调小令上、下阕共五十四字,前后阕字句完全相同。格律如下: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 建议八月集体活动,每人创作一首二十八字为正格的《浪淘沙》,注意虽形式上同于七绝,但是要用《词林正韵》而不是诗韵。如刘禹锡的《浪淘沙》词中“浪淘风簸自天涯”若用《平水韵》衡量则为出律,若用《词林正韵》衡量则正入韵。同时创作一首五十四字的双调小令《浪淘沙》。正格建议内容尽量与词牌相关,双调小令则可尽情发挥。请尽量同时发表,注明【沧浪诗苑八月集体活动作品】并在此《通知》后跟帖。有兴趣的诗友可再创作一篇《浪淘沙慢》,以促进大家对“浪淘沙”词牌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 《浪淘沙》小令虽适于抒怀,却不适于铺写,同时为增加活动的丰富性,适应广大诗友对仄韵词的喜爱,还拟增加一首《南歌子七》词牌的创作练习。《南歌子七》也是双调小令,例词和格律如下:
. 平中平中仄(句)平平中仄仄(韵) 春浅梅红小,山寒岚翠薄。 平平平仄仄平仄(韵) 斜风吹雨入帘幕。 仄仄平平(读)平仄仄平仄(韵) 梦觉西楼,呜咽数声角。 平仄平中中(句)仄平中仄仄(韵) 歌酒工夫懒,别离情绪恶。 中平平仄仄平仄(韵) 斜风吹雨入帘幕。 仄仄中平(读)平仄仄平仄(韵) 若比那回,相见更消削。 . 八月,会值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纪念日,又值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纪念日,同时又是夏秋之交,巧值七夕节,所堪吟咏内容丰富;而“浪淘沙”词牌平仄较宽,既适合于表达婉转曲折的情韵,又可以抒发气壮山河的心胸,“南歌子”则颇适合于情景交融描叙结合。十分期待大家积极参与,展示才华,奉献精品,繁荣诗苑。 . 恭祝大家创作愉快,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