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1

浅谈客家山歌的修辞艺术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30 17: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客家山歌的修辞艺术--作者,邱德昌,发表时间2006年8月4日
                                                                                      来源--因不可外链,无法提供,在此诚谢原作者的精彩介绍

     客家山歌是忠实记录客家人劳动、生活与理想的最美最朴素的文艺样式。与中原古风一脉相传,加上独特的客家语言,南方丰富多姿的山区地貌,聪明勤劳、朴质善良的客家人以独有的秉性创造了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早在唐代已盛行,并有赛歌的风俗。其题材多样,形式活泼,有自我陶醉、自我发泄的,有男女调情的,有戏谑式的歌谣,有劝世式的……林林总总,花样很多。

( 一)

       客家源自中原北地,南迁后多居住山区,地域相对封闭,和当地居民敌对情绪亦有关,所以在语言、民性、风俗上一直沿袭中原古风。这就是为什么客家山歌明显地受到《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及“汉乐府民歌”影响的重要原因了。客家山歌语言修辞中继承借鉴了“十五国风”和“汉乐府”的“赋、比、兴”三体。

       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就是直抒胸臆。客家山歌多为直抒豪发之作。因为客家人受中原古风浸染,当时封建意识甚浓,男女授受不亲,平时男女间谈笑的机会太少,所以到了偏僻无人之处便禁不住引吭高歌,或解郁闷,或解疲劳,至于一些多情者,则走在山间河道之间边走边唱,把整个身心寄托自然,把理想、期待溶化山间风光与甜美的山歌之中了。如:

     山歌唔敢肚里藏,有歌唔唱塞肚肠。
     有歌唔唱人会病,华佗摸脉无药方。
     日日唱歌润歌喉,睡觉还靠歌垫头。
     三餐还靠歌送饭,烦闷还靠歌解愁。

客家山歌中有许多是表达客家人对山歌喜爱与追求的,这二首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心中的压抑已久的心声。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客家山歌多半是即兴之作,触景生情,出口成章,顺乎自然,直抒胸臆。黄遵宪把它比作“天籁”,并说:“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学,天籁难学也。余离家日久,乡音渐忘,辑录此歌,往往搜索枯肠,半日不成,因念级冈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歌声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黄遵宪所折服的正是客家山歌直抒胸臆,浑然天成的语言艺术。

       客家山歌也承袭了《诗经》的“比”体。“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语)”。比,就是比喻,它“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从而使形象更加鲜明。如:

风吹荷叶一掌平,借问阿妹什么名?
再问阿妹姓什么?手扶花树问芳龄?

     妹是好花满园栽,哥是蜜蜂千里来。
     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

前一首指青年男子路遇一漂亮女子,产生爱慕,以荷叶、鲜花喻女子姓名及年纪;后一首以花喻女子,以蜜蜂喻男子,抑或以女子拟花,以男子拟蜜蜂,神形俱具!

客家山歌还继承了《诗经》中的“兴”体。“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山歌的开头以吟唱出主题。客家山歌中“兴体”的占了很大部分:

     溪中鸳鸯一对对,花丛蝴蝶一双双。
     阿妹心头恋阿哥,只等阿哥来成双。

先咏溪中鸳鸯之欢喜成双,再咏花丛中翩翩起舞形影不离的蝴蝶,触景生情,天人合一,这便是天籁之声,无迹可求!
客家山歌中大量地使用“赋、比、兴”三体。有些山歌是二者兼用或三者兼用,或以物比人或以人拟物,或大胆直率或含蓄温情,唱起一出出令人叫绝的歌声:

     十八姐嫁三岁郎,朝朝夜夜抱上床。
     惹得老妹心火起,脚尖一踢见阎王。

多么大胆泼辣的客家妹子!面对不幸与无理的封建婚姻制度,点燃了内心的仇恨,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一树杨梅半树红,你做男人胆要雄。
     只有男人先开口,女人开口脸会红。

歌中的半红半绿的杨梅,十分贴切地把初恋少女羞涩柔情烘托出来了,先“兴”后“赋”、“兴”中带“比”。

                          (二)

     客家山歌上承的《诗经》、《汉乐府》艺术风格,又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大量地使用了谐音、叠句、叠音等修辞手段,大大增强了山歌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客家山歌更加生动、缠绵、悠长与婉转。

传说中歌仙刘三妹是开客家山歌之先河者。刘三妹是唐代梅县松口的山歌高手。新埔墟的陈慧根亦精于山歌,载三船山歌与之对唱,刘三妹张嘴便唱:

       河里洗衫刘三妹,借问叔叔哪里来?
       人个山歌从口出,若个山歌船载来?

客家口音中,“从口”与“松口”是一样的,刘三妹巧妙地利用了谐音唱得陈慧根落荒而逃。

     碟子种花园分浅,扁担烧火炭无圆。
     哑子食到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

“圆分”与“缘分”谐音,“圆”与“缘”谐音,意义双关。

客家山歌中的叠句也是常见的,叠句的使用,增加了山歌的节奏与韵律,如:

山中山谷起山坡,山泉山水荫山禾。
山歌山妹往山角,山人山上唱山歌。

四句重叠,唱起来节奏十分欢快强烈。

     野云野雨起野风,野神野鬼住野宫。
     野心野肝野肠肚,野情野义野老公。

     通篇叠一个“野”字,着力讽刺与批评了三心二意的负心郎,又富于幽默色彩。
客家山歌是口语文学,口语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客家人创造的客家山歌语言质朴、韵脚自然,大量地使用了叠音,唱起来更见缠绵悠长,九曲回肠:
   
     客家山歌名声扬,首首山歌情义长。
     句句唱出郎心事,字字唱出妹心肠。

    “首首”、“字字”、“句句”等叠字,突出了词的意义,增强了“郎”与“妹”的情意,音乐美感更强:

         天上层天天外天,星上层星七巧星。
         碗上层碗增人口,情上层情更入心。

(三)

       客家山歌的艺术魅力还在于这些山歌中大量地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格如比喻、对比、顶真、回环、双关、排比、夸张等。

     山歌唔唱忘记多,大路唔行草成窝。
     快刀唔磨会生锈,胸膛唔挺背会驼。
     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博喻)。

     要我唱歌我就唱,唱个金鸡对凤凰,
唱个麒麟对狮子,唱个情妹对情郎。

     同哥出门好风光,同湖游船影双双,
     同钻石洞手举手,同数罗汉共烧香。
       这里使用的是排比,表达了客家女子对爱情的大胆追求。
   
想郎想到头晕,火烟上天作为云。
     隔壁砻公作为雷公响,风顶门塔为郎打门。
     “火烟上升作为云”“雷公响”多么极富夸张想象的语言,把等郎妹那焦躁头晕的心态一展无余。
     
合伙造屋好名声,郎造门楼妹造厅。
     两边横屋无树料,问际要桁唔要桁。
     桁是屋顶的横梁。客家人视放屋顶横梁为造房之大事,一点不可含糊。桁与行同音,这里是一语双关,问女方愿不愿往来之意。
   
山歌要唱话要谈,人没两世在凡间。
     人无两世凡间在,花无百日在春山。
     
送哥送到五里亭,送了五里难舍情,
     送了五里情难舍,十分难舍这份情。
     这里用的是“回环”的修辞手法。前后句组成穿梭一样,循环往复形式,使感情十分缠绵、回味。
   
结婚唔要讲排场,节省旅费游苏杭。
     同过断桥桥唔断,同上寒山山唔寒。
     这里用的是顶真手法。

     客家山歌中还善于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鲤鱼跳水水急滩,老蟹上滩难上难。
     别人恋妹甘容易,阿哥恋妹样甘难。
后二句的对比中,通过别人轻而易举恋上情妹和自己孑身一人形成鲜明反差。
   
      好久唔曾到这垅,这垅有兜月月红。
     月月红花月月开,心肝老妹难相逢。

          通过垅上月月红每月开的现实和自己与有情人难以相逢的遭遇相比,一喜一悲,道出作者的无奈与失落,对比艺术达到何其自然,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客家山歌的修辞格往往不是一种二种,而是综合运用的,这里不再赘述。


45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85
贡献
13723
金钱
18870
发表于 2017-8-3 1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文,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