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3|回复: 17

与针板商酌拗句古风格律所属

[复制链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16: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板对诗词是很有主见的,有时甚至很固执,固执其实也是好事,不随风倒,只要不顽固就行。
针板对拗句提出看法,大意是对我需要搜集更多例子的拗句1.平平平平仄2.仄平平平仄3.平平仄平平4.仄仄仄仄平5.平仄仄仄平 这五种类型,认为“你这些句型都是古风句(算不上大拗句),律诗中出现是出律,下句也无法救。所以只能出现在古风中。”此看法也没有什么错,因为古风中这些句型不足为奇。而我要的是格律诗例,格律诗有没有呢?我认为有。
拿三羊最喜欢的刘昚虚11首诗来说,除了送韩平兼寄郭微是压仄韵,此处不论。余十首多有拗句,有的甚至很多拗句,是个最喜欢用拗句的人。确实难看作格律。但分析关键,格律的最关键处它们都遵守了。因此可看作入律古风。入律古风因为具备格律的主要条件,因此可以看作是格律,但不是格律正体,也不是什么准格律句,它们属于变格,是格律诗中的杂体,可以看作是格律诗中的新体、异体、破体等,那些故意卖弄玄虚,把有拗句的诗硬塞入格律正体中,除了炫耀,便是自欺欺人欺诗界,专家也好权威也好都属这一类。
下面以 刘昚虚《寄阎防》【防时在终南丰德寺读书】来简单分析。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隣。

深路入古寺(平仄仄仄仄),乱花随莫春(仄平平仄平救)。
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
松色空照水(平仄平仄仄),经声时有人(平平平仄平救)。
晩心复南望(仄平仄平仄),山逺情独亲(平仄平仄平救)。
应以修徃业(平仄平仄仄),亦惟立此身。
深林度空夜(平平仄平仄),烟月锁清真。
莫叹文明日,弥年从隠沦。
我认为凡246分明中,有不分明者都是大拗(大拗皆违背了格律诗的基本法则。若246可不分明,格律诗无存矣。针板“算不上大拗句”不知有什么规律),135不论中平仄没按基本句式的都叫小拗,名称统一,分类明确,分析起来就清晰了然。


大拗本句救了的叫特拗(骗人的玩意)。
大拗救法历来是糯米团子,含糊不清的。可下句救,也可不救。(可救可不救是自扇耳光的话)
平声押韵收尾的大拗是无法下句救的,所以便不救。(可救可不救却又无法可救,悲乎)
但是居然可以用平声押韵收尾的大拗去救上句的大拗句。(金筑子的两条腿齐残废说,这里最突出。以毒攻毒,何以解毒)
以上条文在我的教案笔记中有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多说。转入正题
此诗大拗句7个,句句格式不一样,是首拗律诗,很有特色。有一句用小拗救,有两句不救,有两句用大拗救。
1.先看相粘: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没问题。相粘是格律诗的招牌,此诗把招牌撑住了。
2.再看相间:9句没问题。7个大拗句,自然是违背相间的
3.再看相对:有三联没问题,两个用大拗句救的联相对也没问题,另三句有大拗的联,保证了第一个节奏点的相对。第二个节奏点不对。
因此 大多数句子符合格律,是首入律的古风。入律的古风是诗歌中的两性人,说古风可,说格律也可,既然可以弯着腰站在格律诗中,那么大拗句自然也就是格律诗中的大拗了。因此格律中的大拗不能仅限于书上列举的几种。任何书也会丢三落四的。
针板,此主页特意为您开,您可放开议论,只是别一急就暴粗话了。

“(大拗)律诗中出现是出律,下句也无法救”,这是我一向的观点。“所以只能出现在古风中。”我认为限制不严密。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21 20:5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平平平平仄2.仄平平平仄3.平平仄平平4.仄仄仄仄平5.平仄仄仄平。没有一句是律句,或者说全部出律。这和拗根本不挨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21: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7-21 20:59
1.平平平平仄2.仄平平平仄3.平平仄平平4.仄仄仄仄平5.平仄仄仄平。没有一句是律句,或者说全部出律。这和拗 ...

不出律怎叫大拗   你说什么样的大拗才能不出律还又是律句

点评

出律还叫拗? 先弄清出律与拗的概念再说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1: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思考问题很缜密,这点可赞。关于拗,若对于律而言,所有不合标准律句皆可称拗。但实际上这种律的对立面的拗句还可分两种:一是可入律诗的拗,另一类是不能入律诗的拗。
   所谓不能入律诗的拗,就是按照拗救理论无法救的拗。为了区别于可救的拗,所以一般不称为拗句,而称为古风句。如楼主让三羊找的句型。这些句型的特点是无法自救或对句救。如果律诗含有这种句,一般称为出律了。这是现在学诗者应谨记的。
   刘昚虚是个和李贺风格相似的诗人。他留下的15首诗多数是古风(不是近体),其中律诗只有一首可称为五律,还有一首排律和两首古风式律诗。实际古风式律诗不能算律诗,只是因字数和对仗王力算作律诗,其实是介于古风律诗之间的,很难划分。当然也是今人不宜效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22: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古风式律诗不能算律诗,只是因字数和对仗王力算作律诗,其实是介于古风律诗之间的,很难划分。-------既然分不出来,那还是我说的两性,因此放哪都可。其实杂体诗中有很多两属的诗。杂体中的两合一、三合一、甚至有九合一。图体诗中更多这种现象。所以王力还是聪明的,他没纠缠不解,干脆来个二合一。因此刘昚虚得多数诗按二合一观点,当律诗看也可,但不是正格
所谓不能入律诗的拗,就是按照拗救理论无法救的拗。————问题是大拗可救可不救。同样一种句型,有的救了,有的不救。那不救的其便是不能入律诗的拗,这怎有说服力?再加上我最近把有关大拗的网帖集中起来看,众说纷纭,却没有看到您这种观点,您能不能找点根据供我参考

刘昚虚只有一首五律(所谓一首,是指正格的),是不是下面这首?按后来的标准,对偶也不行呀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刘昚虚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相如有遗草,为一问家人。

点评

是的,对偶有点勉强。但偏于律,就律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2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2: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7-21 22:19
实际古风式律诗不能算律诗,只是因字数和对仗王力算作律诗,其实是介于古风律诗之间的,很难划分。------- ...

是的,对偶有点勉强。但偏于律,就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21 22:2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7-21 21:05
不出律怎叫大拗   你说什么样的大拗才能不出律还又是律句

出律还叫拗?
先弄清出律与拗的概念再说吧

点评

拗是个形容词,非律即拗。但出律是一种罪名,到什么程度才算为罪。所以出律实际指拗的程度。比如小拗只能算错误,够不上犯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2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2: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7-21 22:27
出律还叫拗?
先弄清出律与拗的概念再说吧

拗是个形容词,非律即拗。但出律是一种罪名,到什么程度才算为罪。所以出律实际指拗的程度。比如小拗只能算错误,够不上犯罪~

点评

孤平为拗,恩德斯坦坦坦坦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2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7-21 22:3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律和拗是调声术语,不是法律术语,律句也叫谐句,拗句则是不谐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2: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罪与非罪只是一个比方。其实出律也不是犯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21 22:4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1 22:30
拗是个形容词,非律即拗。但出律是一种罪名,到什么程度才算为罪。所以出律实际指拗的程度。比如小拗只能 ...

孤平为拗,恩德斯坦坦坦坦坦???????

点评

孤平确实为拗,因启功说拗到“不好听”的地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22: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2: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7-21 22:44
孤平为拗,恩德斯坦坦坦坦坦???????

孤平确实为拗,因启功说拗到“不好听”的地步了。

点评

具体到如何划分,除了狭义律诗外,古人没有一个十分严谨的概念。 对此问题,我认为就是尽量不要破坏前人的那些划分。《全唐诗》、《唐诗三百首》中的那些律诗都包含了一些什么,我们今天就主要以此为参考依据。保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23:00
孤平,所以拗口。它只是有缺陷,还可以补救。而出律,直接就是出错了。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这是很基本的概念,连这个都没搞清楚,不出来`打什么酱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2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21 22:5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1 22:48
孤平确实为拗,因启功说拗到“不好听”的地步了。

孤平,所以拗口。它只是有缺陷,还可以补救。而出律,直接就是出错了。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这是很基本的概念,连这个都没搞清楚,不出来`打什么酱油!

点评

孤平,所以拗口。它只是有缺陷,还可以补救。而出律,直接就是出错了。 -------孤平,三平尾,和多数出律一样,都是发生在平收的对句。一旦发生,无法补救。不像出句还可以对句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2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3: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1 22:48
孤平确实为拗,因启功说拗到“不好听”的地步了。

具体到如何划分,除了狭义律诗外,古人没有一个十分严谨的概念。

对此问题,我认为就是尽量不要破坏前人的那些划分。《全唐诗》、《唐诗三百首》中的那些律诗都包含了一些什么,我们今天就主要以此为参考依据。保持中华文化传承的一致性,后人有礼制传承的这个义务。

只有本句拗救无争议。其它的小拗句、大拗句都存在有可救可不救的现象。因此这些后人的总结是不严谨的,但是这是前人在探索阶段造成的,这样去总结也是一种权宜之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3: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7-21 22:53
孤平,所以拗口。它只是有缺陷,还可以补救。而出律,直接就是出错了。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这是很 ...

孤平,所以拗口。它只是有缺陷,还可以补救。而出律,直接就是出错了。

-------孤平,三平尾,和多数出律一样,都是发生在平收的对句。一旦发生,无法补救。不像出句还可以对句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3: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律”就是象征着纪律、法律。

“拗”就是违反、违逆。

“救”就是救赎、赎罪。

按照狭义律诗标准,只有本句“拗”才允许“救”。

按照广义律诗标准除了本句“拗救”之外,小拗、大拗、特拗,甚至半古风、半律句都是允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3: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沈时代”都是一个探索期,律诗的真正概念是逐步摸索的、混沌的,或是虽有标准律诗存在也没有被认作是最终标准,各种例外都有出现。

所以最好厘清的是狭义律诗与古风,一个是太有规律,一个是太没有规律。

把这两种诗体先剥去,剩下的都可属于广义律诗。总结的那些小拗、大拗、特拗,甚至半古风、半律句是帮助我们去解读它们的,不能再作为律诗的写作标准与原则。



点评

理论是解释并指导实践的。拗救理论是解释并指导律诗中拗救现象的。律诗是允许拗救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04: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04: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7-21 23:30
“两沈时代”都是一个探索期,律诗的真正概念是逐步摸索的、混沌的,或是虽有标准律诗存在也没有被认作是最 ...

理论是解释并指导实践的。拗救理论是解释并指导律诗中拗救现象的。律诗是允许拗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