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4|回复: 73

请三羊帮找下列类型的格律拗句

[复制链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0 21: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平平平平仄(我只有一例)
2.仄平平平仄
3.平平仄平平(我只有一例)
4.仄仄仄仄平
5.平仄仄仄平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0 22: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登舟望秋月   空忆谢将军

点评

平平仄平仄的非常多,数百例  发表于 2017-7-21 08: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1 05: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刘眘虚14首诗篇,看盛唐近体诗的声律

============================

《河岳英灵集》选诗人24家,以“声律宛态”给予高度评价,刘昚虚是唯一的一个。但奇怪的是,《河岳英灵集》选入刘昚虚诗共11首,虽其中也有一些律句,却没有一首完全合于近体诗律。大量的是三平声、四平声,乃至五平声,或四仄声、五仄声。至于其他的二、四同声,则更为普遍。所选刘昚虚的诗句,普遍而严重地违背了近体诗律,为什么却说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呢?————卢盛江《殷璠声律说释疑》

=====================================================


刘昚虚(714-767),盛唐著名诗人,开元二十二年(734)中进士。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所选的24名诗人中,刘昚虚位列第四,在常建,李白,王维之后。殷璠给予了刘昚虚很高的评价:“眘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

高度评价不合声律的刘眘虚诗声律宛态,无出其右。


   《河岳英灵集叙》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河岳英灵集》:“眘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数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

    《唐诗归》:“妙在止十四首,一字去不得。其用意狠处,全在不肯多。予尝爱十四首,命林茂之书成小册,而题其后有云:“陶公坐高秋,孤意先自立。”自谓此君实录。又去:诗少而妙,难矣。然难不在陶洗,而在包孕;妙不在孤片,而在深广。读慎虚一字一句一篇,若读数十百篇,隐隐隆隆,其中甚多,吾取此为少者法。

    《越缦堂诗话》:刘挺卿诗所传只十四首,钟伯敬、林古度、王贻上皆极赏之,以为字字可传。其诗多清气如话,却有不落色相之妙,然稍近率易。殷璠谓其“气骨不逮”,诚哉是言!

    《河岳英灵集》编录刘昚虚11首唐朝近体诗,首首符合元兢体系,首首符合换头理论。没有一首完全符合真空24分明的。

    殷璠的《河岳英灵集》,总计收录刘昚虚11首五言律诗(内含1首上韵诗)。10首平韵五言诗,共有124个单句。在124个单句中,24同声句为55个。24同声句占总句数的44%。

刘昚虚近体诗律句,三十二花样大全



01、平平平仄仄;沧溟千万里——〇平〇仄仄==【甲1】
02、平平仄仄仄;偏知汉水广
03、仄平平仄仄;石溪流已乱
04、仄平仄仄仄;相如有遗草

05、仄平仄平仄;有时近仙境——〇平〇平仄==【甲2】
06、仄平平平仄;会寻名山去
07、平平仄平仄;陶家习先隠
08、平平平平仄。青冥南山口

09、平仄平平平;秋气何髙清——〇仄〇平平==【乙1】
10、仄仄平平平;此路劳夷犹
11、平仄仄平平;苔径入渐微
12、仄仄仄平平;日夜一孤舟

13、平仄平仄平;山逺情独亲——〇仄〇仄平==【乙2】
14、平仄仄仄平;思逐海水流
15、仄仄平仄平;独夜仍越乡
16、仄仄仄仄平。尚与爱网并

17、仄上仄平去;物象自清旷——〇仄〇平仄==【丙1】
18、仄入平平上;日莫骊歌后
19、平入仄平上;寒笛对京口
20、平去平平入;南望襄阳路

21、仄去仄仄上;旷望绝国所——〇仄〇仄仄==【丙2】
22、平入仄仄去;深路入古寺
23、仄去平仄上;或见青色古
24、平去平仄上;何处归且远

25、平平平仄平;微茫天际愁——〇平〇仄平==【丁1】
26、平平仄仄平;孤山百里秋
27、仄平平仄平;世情多是非
28、仄平仄仄平;亦惟立此身

29、平平平平平;归耕东山田——〇平〇平平==【丁2】
30、仄平平平平;送君东悠悠
31、平平仄平平;风波敬皇休
32、仄平仄平平;故人在襄阳


以上32个声调具体组合格式,可以总和为:
〇平〇仄仄【甲1】、〇仄〇平平【乙1】、〇仄〇平仄【丙1】、〇平〇仄平【丁1】;
〇平〇平仄【甲2】、〇仄〇仄平【乙2】、〇仄〇仄仄【丙2】、〇平〇平平【丁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1 05: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宗贞元十年(794)《春风扇微和》

1 《春风扇微和》陈九流
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陌。褭褭逐东风。
暗入芳园里。潜吹草木中。兰荪才有緑。桃杏未成红。
已觉寒光尽。还防淑气通。由来荣与悴。今日发应同。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迟迟散南陌。平平仄平仄】
【迟迟散南陌。平平仄平仄】


2《春风扇微和》张 彚
木徳生和气。防防入曙风。暗催南向叶。渐翥北归鸿。
澹荡侵氷谷。悠扬转蕙藂。拂尘廻广路。泛籁过遥空。
暖上烟光际。云移律候中。扶摇如可借。从此戾苍穹。

仄入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3《春风扇微和》范传正
暧暧当迟日。防微扇好风。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暖碧空。稍防生緑水。已觉散芳藂。
徙倚情偏适。徘徊赏未穷。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通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4《春风扇微和》陈通方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池栁晴初折。林鸎暖欲飞。川原浮彩翠。台舘动光辉。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上平平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5《春风扇微和》栁道伦
青阳初入律。淑气应春风。始辨梅花里。俄分栁色中。
依防开夕照。澹荡媚晴空。拂水生苹末。经岩触桂藂。
稍抽兰叶紫。防吐杏花红。愿逐仁风布。将禆生植功。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6《春风扇微和》崔立之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泠泠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温和乍扇物。平平仄平仄】
【逺近芳气新。仄仄平仄平】
【煦妪偏感人。仄仄平仄平】

7《春风扇微和》郭 遵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通平平仄仄?仄通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通通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通仄仄平?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习习何处至,仄仄平仄仄】
【熈熈与春亲。平平仄平平】

8《春风扇微和》豆卢荣
春晴生缥缈。软吹和初遍。池影动玄沦,山容发葱蒨。
迟迟入绮阁。习习流芳甸。树杪飏莺啼。堦前落花片。
韶光恐闲放。旭日宜游宴。文客拂尘衣。仁风愿廻扇。

平平平仄上?仄去平平去?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平平仄仄入?仄仄平平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平平仄平上?仄仄平平去?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堦前落花片。平平仄平仄】
【山容发葱蒨。平平仄平仄】
【韶光恐闲放。平平仄平仄】
【仁风愿廻扇,平平仄平仄】


9《春风扇微和》邵 偃
防风扇和气。韶景共芳晨。始见郊原緑。旋过御苑春。
三条开广陌。八水泛通津。烟动花间叶。香流马上人。
逶迤云彩曙。嘹唳鸟声频。为报东堂客。明朝桂树新。

通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通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通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防风扇和气。仄平仄平仄】


10《春风扇微和》公乗亿【咸通宏词】
丽日催迟景。和风扇早春。暖浮丹鳯阙。韶媚黒龙津。
澹荡迎仙仗。霏防送尽轮。緑摇宫栁散。红待禁花新。
舞席潜廻雪。歌筵暗起尘。幸当阳候律。一愿及佳辰。

仄入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1 0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7-21 06:07 编辑

1.平平平平仄(我只有一例)
2.仄平平平仄
3.平平仄平平(我只有一例)
4.仄仄仄仄平
5.平仄仄仄平


你的【1、2】,同三羊的【甲】;
你的【例 3】,同三羊的【丁】;
你的【4、5】,同三羊的【乙】。
【丙】你的没有,三羊有!

〇平〇平仄【甲】、
〇仄〇仄平【乙】、
〇仄〇仄仄【丙】、
〇平〇平平【丁】。

==========================
文宗开成二年(837)《霓裳羽衣曲》
152 《霓裳羽衣曲》【状元帖】李 肱209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嵗。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鳯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曵。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谁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平平仄平平?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仄?仄上平平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去?
平平仄仄仄?平入平平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去?

【开元太平时。平平仄平平】
【霞衣竞摇曵。平平仄平仄】
【宴罢水殿空。仄仄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1 06: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1.平平平平仄。这一个,唐朝科举试律诗没有
2.仄平平平仄。这一个,唐朝科举试律诗里有

有了【仄平平平仄】,不必【平平平平仄】。

点评

表示变化的小类  发表于 2017-7-21 08: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1 08: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表示变化的小类  发表于 1 分钟前
-------------------------------------
依据246分明,135的字完全可以不论的!

你用【点评】发帖,不用或少用【回复】发帖。给跟帖人的回复,带来很对不便!

点评

嗯  发表于 2017-7-21 0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08: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7-21 08:42
刚刚
表示变化的小类  发表于 1 分钟前
-------------------------------------

我要的是类型,自然是要用的。
246分明,135的字完全可以不论的!我的帖子比任何人都论述得更清楚了,排除了各种异论,希望大家钻研。可惜居然一个反对或赞成的帖都没有

点评

1.平平平平仄(我只有一例) 2.仄平平平仄 3.平平仄平平(我只有一例) 4.仄仄仄仄平 5.平仄仄仄平 ------你这些句型都是古风句(算不上大拗句),律诗中出现是出律,下句也无法救。所以只能出现在古风中。另外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0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7-21 09:0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手头有本《唐代近体诗格律新探》,应该有这些例句,回去帮你找几个。

点评

谢谢,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17-7-21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09: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7-21 08:54
我要的是类型,自然是要用的。
246分明,135的字完全可以不论的!我的帖子比任何人都论述得更清楚了,排 ...

1.平平平平仄(我只有一例)
2.仄平平平仄
3.平平仄平平(我只有一例)
4.仄仄仄仄平
5.平仄仄仄平

------你这些句型都是古风句(算不上大拗句),律诗中出现是出律,下句也无法救。所以只能出现在古风中。另外你点名让三羊找,他是办这事的衙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4
贡献
13137
金钱
1557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09: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如有遗草,平平仄平仄,不是仄平仄仄仄。蔺相如、司马相如的相如,都读平平。

点评

争议好办,三羊再换! 有时近仙境====仄平仄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1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0: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7-21 10:48 编辑

会寻名山去是王昌龄的吧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王昌龄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查到了,属两说
谢谢三羊。
刘昚虚11首,我正一首首查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0: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7-25 21:0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1 09:36
1.平平平平仄(我只有一例)
2.仄平平平仄
3.平平仄平平(我只有一例)

您说的我注意到了。入律的古风应算格律诗。
是不是格律诗凭两条决定:一相粘。二本句相间,本联相对。拗句除了它本身破坏了相间,但本联第一个音节点保持了相对(这点非常重要)。这样的诗百分百属于格律杂体(变格)。
三羊有三羊的优点,起码他比比您勤奋些。不然您也找些来。

点评

1,关于格律诗: 现在说的格律诗一般是指讲究声律的诗,词,曲(元曲),赋(律赋)。诗主要指近体诗,但永明体因大量使用律句,应该算准格律诗。所以格律诗的主要特征是律句(平仄两两交替的句子)占绝对的优势。 2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0: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7-21 09:37
相如有遗草,平平仄平仄,不是仄平仄仄仄。蔺相如、司马相如的相如,都读平平。 ...

值得研究,看相怎样解。请您解解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0: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7-21 11:05 编辑

一种解释

相如

xiàng rú

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 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 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幗辈便於时无补。”

第二种解释

《咬文嚼字》1997年第08期 作者:夏业昌
相如”的“相”读音辨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两个著名人物以“相如”为名:一个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蔺相如,一个是汉朝的辞斌家司马相如。 由于这两个人物距今已两千多年,而“相”又是一个多音字,因此对这个字的读音,就出现了分歧。有的读作阴平声“xiong”;有的读为去声“xi白ng”,莫衷一是。尽管找不到当时人对这个人名的注音材料,但从古代文化典籍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妥子·备城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孙治让《墨子间沽》解释说:“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可见这个“相如”是“相同”“相似”的意思,“相,字自然应该读为阴平声了。 汉代乐府诗《上山采草芜》:“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妹。颇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相如”和“相似”对举同义,可知“相”字也应该读阴平声。 以上两例说明,先秦、两汉时期,“相如”两字就已经广泛连用,而且两字连级为一个词组时,“相”字都读为阴平声。那么,作为人名又该怎样读呢? 盛唐诗人杜甫有一首五言律诗《酬高使君相赌》,末两句是:“草玄吾岂敢,斌或似相如。”还有晚唐诗人李商愿七言绝句《寄令抓郎中》:“休问梁园旧宾客,茂林秋雨病相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1 11: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近体格律诗,在四声蜂腰法的框架之下,声律花样集锦。刘昚虚11首,玩尽了24同平或24同仄总计的32花样,王维1首,玩出了24同平或24同仄总计8大类。王维的8大类,每句又有4变式,8x4既是刘昚虚的32个总花样。


王维《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平去平仄上。 ==〇仄〇仄仄【5】
晚家南山陲。仄平平平平。 ==〇平〇平平【6】
兴来每独往,仄平仄仄仄。 ==〇平〇仄仄【1】
胜事空自知。平仄平仄平。 ==〇仄〇仄平【7】
行到水穷处,去去仄平上。 ==〇仄〇平仄【2】
坐看云起时。仄平平仄平。 ==〇平〇仄平【3】
偶然值林叟,仄平仄平仄。 ==〇平〇平仄【8】
谈笑无还期。平仄平平平。 ==〇仄〇平平【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1 11: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7-21 11:26 编辑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7-21 09:37
相如有遗草,平平仄平仄,不是仄平仄仄仄。蔺相如、司马相如的相如,都读平平。 ...

争议好办,三羊再换!都是刘昚虚的!

有时近仙境====仄平仄平仄晩心复南望====仄平仄平仄
昔游有初迹====仄平仄平仄
白云发南海====仄平仄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11: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7-21 11:29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7-7-21 10:46
您说的我注意到了。入律的古风应算格律诗。
是不是格律诗凭两条决定:一相粘。二本句相间,本联相对。拗 ...


1,关于格律诗:
现在说的格律诗一般是指讲究声律的诗,词,曲(元曲),赋(律赋)。诗主要指近体诗,但永明体因大量使用律句,应该算准格律诗。所以格律诗的主要特征是律句(平仄两两交替的句子)占绝对的优势(其余为拗句),但不得有出律的古风句(像顶楼所列)。
2,本联内平仄相对与否与联间是否相粘不是格律诗的首要条件。

点评

现在的格律诗的声律标准,【平仄声调替对粘】,死卡分明246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1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1 11: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1 11:23
1,关于格律诗:
现在说的格律诗一般是指讲究声律的诗,词,曲(元曲),赋(律赋)。诗主要指近体诗,但 ...

现在的格律诗的声律标准,【平仄声调替对粘】,死卡分明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1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拗句和古风句式:
1,凡是符合句内平仄两两交替(不算句尾单字音节)叫标准律句,五言有4种;
2,凡是不符合标准律句但可自救或对句救的叫拗句,分小拗(半拗),大拗(不合交替率的仄声收尾句)和特拗(平平仄平仄)。
3,既非标准律句又非拗句的只有古风诗中能用的句型叫古风句。这些句型出现在律诗中叫出律,且无法救。包括顶楼句式和三平尾以及孤平句。

点评

诗词理论研究的几项原则: “原教旨”的定位问题:“原教旨”应定位一种诗体的最成熟阶段,而不是摸索阶段。 所以,律诗格律就应最后定格在狭义律诗的概念上,因为就律诗而言,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只有狭义律诗是最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19:20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干净利索,是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 一三五不论,不能都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都分明。 如此一来,岂不是【自相矛盾非驴非马的骡子理论】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11: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1 11: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1 11:39
关于拗句和古风句式:
1,凡是符合句内平仄两两交替(不算句尾单字音节)叫标准律句,五言有4种;
2,凡是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干净利索,是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

一三五不论,不能都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都分明。
如此一来,岂不是【自相矛盾非驴非马的骡子理论】了吗?

点评

点赞  发表于 2017-7-21 13: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12: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21 11:32
从诗韵角度说,国家应该重新选定通用语言。最好是以中原一带口音为准,北京口音受外族语音影响太大,不具有 ...

哪个地方皇帝厉害?明成祖朱棣第一个建都北京的,他打败了南京的建文帝,朱棣和建文帝比谁能?清朝康熙平了三藩打败蒙古格尔丹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收回了台湾,厉害不?和地点有一毛的关系不?

点评

朱棣为燕王,封地就在北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06: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12: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朝代到最后了吗?你想把首都搬到福州?最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13: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施政和首都地点是无关的。美国第一大城市是纽约,但首都是华盛顿。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首都渥太华是个小城。所以现在首都在不在北京都无所谓,关键执行什么政策。“从国运上说国家也应考虑迁都,北京风水不好,凡在北京建都的虽统治时间较久,但到最后都很腐败无能。”----是风水迷信的荒唐思想。再说新中国建都不到百年,也算不上“久”。迁不迁都不能听风水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19: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7-21 19:2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1 11:39
关于拗句和古风句式:
1,凡是符合句内平仄两两交替(不算句尾单字音节)叫标准律句,五言有4种;
2,凡是 ...


“原教旨”的定位问题:“原教旨”应定位在一种诗体的最成熟阶段,而不是摸索阶段。

所以,律诗格律就应最后定格在狭义律诗的概念上,因为就律诗而言,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只有狭义律诗是最完美、最成熟的,应以此为原则,为标准。用韵应最后定格在宋末形成的平水韵。组词造句应遵循古汉语组词造句规范及语法。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中,还要注意与前人保持在诗词概念、诗词分类,诗词理论上的尽量一致性。

比如崔颖的《黄鹤楼》,前人的诗集中已经把他归入律诗类。既然前人已经这样做了,我们遇到此类问题应该怎么办?可以通过划分广义律诗与狭义律诗的方法把他剥离出来。就是承认它是律诗,但是只能作为历史的存在归入广义律诗里,今人应该弃用此标准。

我们以此为原则就可以判断当今一些形形色色的所谓诗词理论是否违背了这些基本原则。

比如四声八病,四声八病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实用性差,在今天只能视为是一种指导性理论,而不属于律诗指令性的原则。

什么“25四声律”论,今古混押论,与孤平相对应的孤仄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违背上述原则的,站在维护律诗原教旨的立场上都应予以抵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2 01: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7-22 01:02 编辑

“原教旨”的定位问题:“原教旨”应定位在一种诗体的最成熟阶段,而不是摸索阶段。

所以,律诗格律就应最后定格在狭义律诗的概念上,因为就律诗而言,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只有狭义律诗是最完美、最成熟的,应以此为原则,为标准。用韵应最后定格在宋末形成的平水韵。组词造句应遵循古汉语组词造句规范及语法。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中,还要注意与前人保持在诗词概念、诗词分类,诗词理论上的尽量一致性。

比如崔颖的《黄鹤楼》,前人的诗集中已经把他归入律诗类。既然前人已经这样做了,我们遇到此类问题应该怎么办?可以通过划分广义律诗与狭义律诗的方法把他剥离出来。就是承认它是律诗,但是只能作为历史的存在归入广义律诗里,今人应该弃用此标准。

我们以此为原则就可以判断当今一些形形色色的所谓诗词理论是否违背了这些基本原则。

比如四声八病,四声八病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实用性差,在今天只能视为是一种指导性理论,而不属于律诗指令性的原则。

什么“25四声律”论,今古混押论,与孤平相对应的孤仄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违背上述原则的,站在维护律诗原教旨的立场上都应予以抵制。
=====================================
唐宋诗词的律句规则,就是【25四声论】,也就是四声蜂腰法

点评

唐宋诗词的律句规则,就是【25四声论】,也就是四声蜂腰法 ------真是昏了头的羊!蜂腰病成了“蜂腰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0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03: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7-22 01:00
“原教旨”的定位问题:“原教旨”应定位在一种诗体的最成熟阶段,而不是摸索阶段。

所以,律诗格律就应最 ...

唐宋诗词的律句规则,就是【25四声论】,也就是四声蜂腰法

------真是昏了头的羊!蜂腰病成了“蜂腰法”~

点评

第三,【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依据古人的定义,针叶林你说,25两字,同声是病,还是异声是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0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2 06: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2 03:56
唐宋诗词的律句规则,就是【25四声论】,也就是四声蜂腰法

------真是昏了头的羊!蜂腰病成了“蜂腰法 ...

第三,【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依据古人的定义,针叶林你说,25两字,同声是病,还是异声是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06: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7-22 06:16
第三,【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你先回答,蜂腰是病还是“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2 06: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2 06:27
你先回答,蜂腰是病还是“法”?

同声是【病】,异声是【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3: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