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7-17 19:50 编辑
从哲学角度划分诗的三个层次:
一、风物诗---------------描写山水、风月、哀叹叙事,哲理性很浅显,近似于儿歌,甚至隐含着一些负能量。此种诗体盛于唐。
二、理学诗-------------半叙事写景半论理,哲理性明显提升,属于哲人通过通俗的诗文来表达哲学思想。兴于宋,元明清均有发展。但是一直未能形成持续的传承和一定的人群。
三、禅诗---------------以开启人生智慧、揭示世间、出世间的真相为主。是借景、借叙事阐明哲理,很多禅诗近似于了义。与理学诗不同的是,禅诗的创作是依托于佛法,具备最高智慧。
此类诗的数量很稀少,诗词史上一些号称“禅诗”诗作的哲理内含仍很肤浅,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禅诗”。此是仅从诗的角度来衡量,佛经中的一些偈颂特别是了义偈颂更是具备“禅诗”的这项功能。
目前诗词界仅仅停留在最低层次,就是风物诗。理学诗、禅诗一直未充分发展,主要原因是这方面的人才缺乏,或是此类人才的研究重点不在这里,并且诗人的主流群体唯李杜等马首是瞻,或是自己难以读懂,便以缺乏艺术性为由本能地对此两类诗体予以排斥所致。
如观来诗坛,将致力于研究与创作后两类诗体,即禅诗与理学诗,重点是禅诗,立志为提升诗词的哲学内含作出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