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40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310
金钱28615
贡献2185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310 点
贡献- 21856 次
金钱- 28615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7-7-16 11: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7-16 11:12 编辑
此文的层次是先说与古风相似处,然后细分,指出不同处,尤其是指出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於一个双音词或词组。这是与古风大不同处,原因就是一唱一吟,表达方式不同。请问你三羊,你读格律诗最后三字是一骨碌读出来的?假如你录音读给我们听,估计会全场晕倒。
如果是七律,后三字和前四字是分开成两个较大的节奏。因此,汉魏六朝诗和唐以后古体诗中某些句式一般是不能用於近体诗的。例如:
黄泉下相见。(古诗焦仲卿妻)
其险也若此。(李白蜀道难)
且共欢此饮。(陶渊明饮酒其三)
一丈毯用千两丝。(白居易红线毯)
血作陈陶泽中水。(杜甫悲陈陶)
家在虾蟆陵下住。(白居易琵琶行)从意义单位看,这些诗句都不是三字尾。一二两例是二字尾,三四两例是四字尾,五六两例是五字尾。这都不合於一般律句的节奏。特别是二字尾最不可能用於近体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