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0|回复: 17

拗句的理论探讨

[复制链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9 15: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7-9 15:53 编辑

此帖在此我知道是最不受欢迎的,给大家参考吧,我也不想与诸位砖家辩论。凡回帖只看不回。

拗句的理论探讨
格律诗诞生已1300年,格律诗定型也已千年,可是格律诗的理论体系则还只是一个大框框,尤其是拗句的理论,至今多无定论,还处在战国时代。
我的探索,以平仄的246分明、相间、相对、相粘为准则,任何古人、今人的专家、学者的议论都只是参考。
因此我的探索结果是:
1.拗中的折腰体、三平收、三仄收、大拗、特拗,各自违背了平仄的一条要素,因此都是出律的,非正格的,它们可称为格律诗中的变式(变格),即格律诗中的杂体。大拗特拗当格律诗中的变式是从宽。从严讲大拗特拗应开除出格律诗的队伍,把它们当准格律是种误导。建议大家尽量不写大拗、特拗句,以免破坏格律诗的纯洁性。
2.孤平是小拗的一种,但它却没违反任何一条要素,只是平仄协调中的问题,从宽仍属于合律。千年来都把它作为大忌,这是河中无鱼虾充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现象。
3. 能避免孤平、三平收、三仄收等的小拗句仍然属于合律。
4.本句救的小拗句没违反任何一条要素,仍然属于合律。
5.可救可不救的小拗没违反任何一条要素,仍然属于合律。
6.本句拗救是有效的,是格律诗灵活机动的措施。
7.下句救属于自欺欺人,虚化而神化。下句救小拗有的可能有点协调平仄的效果。下句救大拗,纯属传销,根本无法改变上句的大拗违背了24分明的事实。大拗的下句救与平仄的各要素毫无关系,救与不救一回事,多数情况下是一条腿拐反成了两条腿拐。
8.本句救的特拗,可缓解病况,但不能解决24分明的根本问题。不能因为癌症暂时缓解而误认为是健康,甚至赞扬这种“巧妙”的治法。
9. 注意大拗特拗的危害性。由于大拗特拗的作怪,诗词界居然只避三平收和孤平,246分明竟成虚设,你说他仄仄仄仄仄为五仄句违律,他说你不懂诗,连大拗都不知。你说他平平仄平仄24不分明,他说这是特拗,准律句。真不知什么情况下才是246分明,什么情况才是违反246分明,任何24不分明都可以狡辩为大拗或特拗,因此人人缄口,格律诗成一锅糊了。更有甚者,许多才子显示文采,故意写拗句诗,孙悟空大闹天宫,246分明的底线已被突破,格律诗岌岌其危矣。

具体论述太长,三天后分章慢慢发。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0 06: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他平平仄平仄24不分明,他说这是特拗,准律句。真不知什么情况下才是246分明,什么情况才是违反246分明,任何24不分明都可以狡辩为大拗或特拗,因此人人缄口,格律诗成一锅糊了。

------246分明并非铁律,只是童蒙学诗的一个口诀。连这点也不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0 06: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7.下句救属于自欺欺人,虚化而神化。下句救小拗有的可能有点协调平仄的效果。下句救大拗,纯属传销,根本无法改变上句的大拗违背了24分明的事实。大拗的下句救与平仄的各要素毫无关系,救与不救一回事,多数情况下是一条腿拐反成了两条腿拐。

----左胳膊断了把右胳膊也砸断-----你也是金筑子的学生?

点评

铁的事实是:孤平句,一经拗救,原来的孤平句就不存在了。唐诗的孤平句因未救而存的已经不多。然而大拗下句救上句,下句多了一个平声字,上句的不合平仄依然存在。就如针叶林发生了颠三倒四,他兄弟更精明,却救不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0 0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0 07: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7-10 07:5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10 06:32
7.下句救属于自欺欺人,虚化而神化。下句救小拗有的可能有点协调平仄的效果。下句救大拗,纯属传销,根本无 ...

铁的事实是:孤平句,一经拗救,原来的孤平句就不存在了。唐诗的孤平句因未救而存在的已经不多。然而大拗下句救上句,下句多了一个平声字,上句的不合平仄依然存在。就如针叶林发生了颠三倒四,他兄弟更精明,却救不了针叶林自身的颠三倒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0 08:3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拗对句救的道理,就如金筑子左腿残了向左有90度的弯,就让他右腿也向左拐个9O度的弯,这要比他有一条直腿好看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10 09: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还是反复强调的那个观点,严格区分狭义律诗与广义律诗。

狭义律诗只包括正格体及本句拗救。今人只执行这个标准。

对句拗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只作为研究唐诗而用,今人不再执行这个标准。

衣服脏了必须先加水,等洗完后再晒干。一个人在队列中走错了步伐,他此时在两种选择:一是一错到底,这就是大拗不救。二是踮一次脚,使步伐和队列一致,这个踮脚时的动作就好比是大拗后的对句拗救。

对句拗救只能帮助我们掌握一些不规范律诗的规律。是宽泛的概念,不是精准的概念。所以没有必要过于争执。今人应弃用,只执行本句拗救这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7-10 09: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狭义律诗与广义律诗】
你真会杜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1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总答复,具体看我以后发的帖子
246分明并非铁律,只是童蒙学诗的一个口诀。连这点也不懂吗?-----答:246分明就是铁律,没有这一条,格律诗不存在,不懂这一条,不配谈格律。
左胳膊断了把右胳膊也砸断-----你也是金筑子的学生?--------答:这说明在这点上我与金筑子观点相同,互为师生,做金筑子的学生不可耻,不懂装懂充横才无聊。
然而大拗下句救上句,下句多了一个平声字,上句的不合平仄依然存在。就如针叶林发生了颠三倒四,他兄弟更精明,却救不了针叶林自身的颠三倒四!----答:论述非常到位,我便是如此看的。
严格区分狭义律诗与广义律诗。----答:意思没错,但已有了正格与变格的叫法,就不必再取名了,多数人不会接受新名称。
狭义律诗只包括正格体及本句拗救。今人只执行这个标准。对句拗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只作为研究唐诗而用,今人不再执行这个标准。-------答:但本版坚持大拗的不在少数。
衣服脏了必须先加水,等洗完后再晒干。一个人在队列中走错了步伐,他此时在两种选择:一是一错到底,这就是大拗不救。二是踮一次脚,使步伐和队列一致,这个踮脚时的动作就好比是大拗后的对句拗救。----答:前说对。后者还是赞成下句救,而且认为救了可以队列一致,这种看法就不对了,且等我后面文章发表,我们再详加探讨。
对句拗救只能帮助我们掌握一些不规范律诗的规律。是宽泛的概念,不是精准的概念。所以没有必要过于争执。今人应弃用,只执行本句拗救这一种。-------主张归主张,争论是不会停止的。
【狭义律诗与广义律诗】你真会杜撰!----答:不是杜撰,因为他说的内容便是正格与变格,怎是杜撰。

点评

246分明就是铁律,没有这一条,格律诗不存在,不懂这一条,不配谈格律。 ------若是铁律,违反即非律诗。你怎么解释那么多有特拗句的律诗(很多是名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0 22:44
唐朝科举平韵近体格律诗中的拗救实况 《文苑英华》收录的458首试律诗,在平韵近体格律诗里,共有6个大拗句。拗救实况为:一救五不救。大拗必救的百分比是:17%。也即,83%是未救的。尤其是【3】,出句大拗,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0 14: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7-10 10:3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左胳膊断了,人们是不会再去断右胳膊来补救的,但上句拗了,诗人们便会用下句拗去补救,千百年来诗人已形成这种习惯,两事不能相比,律有声律,法律两义,在科举就是法律,日常就是声律,这已经讨论多年,谈律者怎么还陷于现代浮浅的认识?

点评

没谈到点子上,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17-7-10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10 14: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7-10 14:40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7-7-10 10:15
做个总答复,具体看我以后发的帖子
246分明并非铁律,只是童蒙学诗的一个口诀。连这点也不懂吗?-----答:2 ...

唐朝科举平韵近体格律诗中的拗救实况

    《文苑英华》收录的458首试律诗,在平韵近体格律诗里,共有6个大拗句。拗救实况为:一救五不救。大拗必救的百分比是:17%。也即,83%是未救的。尤其是【3】,出句大拗,对句不救也就罢了,反倒别出心裁,对出了一个让拗救痴迷者望洋兴叹的两个双平夹单仄!即:仄入平仄去,平平仄平平。

【1】
王贞白  唐朝科举近体诗《帖经日试宫池产瑞莲》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大拗不救】
香飘鸡树近,荣占凤池先。
驿日临双丽,恩波照并妍。
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

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大拗不救】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2】
崔立之  唐朝科举近体诗《春风扇微和》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大拗已救】
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泠泠不动尘。========【大拗不救】
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
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大拗已救】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大拗不救】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3】
郭 遵  唐朝科举近体诗《春风扇微和》====【试帖诗】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大拗不救】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
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
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通平平仄仄?仄通仄平平?
仄入平仄去?平平仄平平?========【大拗不救】
仄平通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上平平去?平通仄仄平?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大拗不但不救,下句又是一个【无名拗】!!!!!!



【4】
郑  谷  唐朝科举近体诗《试春涨曲江池》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
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大拗不救】
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苹。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
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仄入,平平仄仄平。========【大拗不救】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5】
张  籍  唐朝科举近体诗《徐州试反舌无声》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大拗不救】
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
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
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仄入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大拗不救】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仄平入?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6】附带3个【你拗我也拗】的无名拗:
裴次元  唐朝科举近体诗《亚父碎玉斗》
雄谋竟不决,宝玉终不爱。
倏尔霜刃挥,飒然春冰碎。=====【既无拗名又无救法的双拗句】
飞光动旗帜,散响惊环珮。
霜洒绣障前,星流锦筵内。=====【既无拗名又无救法的双拗句】
图王业已失,为虏言空悔。
独有青史中,英风观千载。=====【既无拗名又无救法的双拗句】

平平仄仄入?仄入平仄去?
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去?
平平仄平入?仄上平平去?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去?
平平仄仄入?平上平平去?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0 22: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7-10 10:15
做个总答复,具体看我以后发的帖子
246分明并非铁律,只是童蒙学诗的一个口诀。连这点也不懂吗?-----答:2 ...

246分明就是铁律,没有这一条,格律诗不存在,不懂这一条,不配谈格律。

------若是铁律,违反即非律诗。你怎么解释那么多有特拗句的律诗(很多是名诗)?

点评

这是正要论述那些特拗句都是非格律诗  发表于 2017-7-11 08:57
特拗句,特在25不同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0 2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10 22: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10 22:44
246分明就是铁律,没有这一条,格律诗不存在,不懂这一条,不配谈格律。

------若是铁律,违反即非律诗 ...

特拗句,特在25不同声!

点评

废话。平平仄平仄,二五是平仄,当然不同声,还用你说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0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0 22: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7-10 22:47
特拗句,特在25不同声!

废话。平平仄平仄,二五是平仄,当然不同声,还用你说吗?

点评

这就是【25四声律】的魅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0 2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10 22: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10 22:52
废话。平平仄平仄,二五是平仄,当然不同声,还用你说吗?

这就是【25四声律】的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11 09: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10 22:44
246分明就是铁律,没有这一条,格律诗不存在,不懂这一条,不配谈格律。

------若是铁律,违反即非律诗 ...

1.拗中的折腰体、三平收、三仄收、大拗、特拗,各自违背了平仄的一条要素,因此都是出律的,非正格的,它们可称为格律诗中的变式(变格),即格律诗中的杂体。大拗特拗当格律诗中的变式是从宽。从严讲大拗特拗应开除出格律诗的队伍,把它们当准格律是种误导。建议大家尽量不写大拗、特拗句,以免破坏格律诗的纯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