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7-8 15:38 编辑
我们平时读诗友的诗,感到一些人的作品晦涩难懂。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划分主谓宾、定状补,划分句子成份去分析,把一些你不懂的词查字典弄清楚。有些人喜欢用一些偏典,一时查不到,只能根据上下文的含义去推理出一个大概。如果做完这些功课后你的诗句仍然不能读懂,那就基本上可以去检讨你的写作是否有问题。
看一首诗,不管你写的再晦涩、再难懂、再可憎,只要你写的东西是守写作“规矩”的,至少仍然能够立住脚。这些“规矩”都包括什么呢?组词、造句、用韵、诗词格律等。这些是诗词创作的基本要求。
好比一个人一样,无论高矮、胖瘦、美丑,甚至是有残疾,起码做到的是先能在社会立足。遵守社会的公共秩序及道德规范,这些才是你生存的基础。一首诗也是这样,写的好不好是你的能力问题,不按基本的规范要求去写是你的态度问题。
前面讲过,曾经报道过野生动物园的老虎“越界”被同类咬死的事件。动物的生存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范的,何况是人类。
诗也是如此,既然标榜自己写的是律诗,就要按规矩写。只有这样,无论你写的好坏起码能够首先在这个“诗词王国”中立足、生存,至于“活的质量”怎么样是你下一步要做的事,先把这些基本的规矩守好。
这些基本规矩守好后,下一步才是解决你“生活质量”的问题。但是提高“生活质量”也还是要按规矩来,不可投机取巧。有的人为了能够写出所谓的“奇句”,不管不顾,饥不择食,不按照基本的组词造句规范,胡乱凑句。还有的人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严重脱离现实、严重脱离生活常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产生出一些病句,或是作品虽然表面上看似惊艳,实则是属于经不起推敲。
比如前面所议论的“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渔火”只能视为是“俗称”,佛门就不用说了,这些组词连道家都是尽量避免的,包括以前讲的“一壶春雪”,这些在道家的卦象中都是属于凶兆,要尽量避免。就是真正的儒家也应注意尽量避免这样组词。《中庸》里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之句,就是在讲这个道理。当然,我的这个观点认可的人比较少,先暂时搁置。
下面说说此句,前面已经长篇论述了,此句无论怎样圆说都有漏洞可查。这个漏洞的根源就在于“江枫”、“渔火”的“配对”没有配好而造成的隐患。作者想借用“江枫”与“渔火”身上的红色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夜景,结果挂一漏万。自古以来产生出许多中帮助作者圆说的版本。
其中的一种圆说就是把此句改为“江枫渔父对愁眠”。据说这个版本还是出自《全唐诗》,是很权威的。不管此句是作者的原创还是后人帮助改动的,“江枫“与"渔父”的配对虽然表面上看在诗意上逊于“江枫”与“渔火”的组合,但是它却比后者更契合生活常理,更能立的住脚。
这就给了大家一个提示,诗人在创作时遇到此类情况,宁可选择前者,也不可为了博人眼球,而不管不顾地去取后者。对待此类问题一定要理智。
不这样做的后果是即便你暂时蒙混过关,你的作品被递传了千世,也难以再递传万世。在俗世中站不住脚,经不起推敲。“江枫渔父对愁眠”虽然在“艺术性”上表面看比“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效果差,但是起码它能相对而言更能立住脚。但是”江枫渔父“也有问题,我只是说相对而言比”江枫渔火“要好一些。
这就是如观所主张的,禅境始终是一首诗的“诗骨”。俗谛了义的意思就是在是我们这个世间或是世间的某个局部能够站住脚,无漏。佛经中也有这种了义偈颂,以俗世的眼光看:艺术性差。但是它的禅境却是最高的,最能立住脚的。
所以,世人讥笑佛门无诗是很幼稚的,他们的精力是放在表达禅意上,而不是放在表现世俗的所谓”艺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