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4|回复: 11

又论“江枫渔火对愁眠”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8 10: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7-8 15:38 编辑

我们平时读诗友的诗,感到一些人的作品晦涩难懂。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划分主谓宾、定状补,划分句子成份去分析,把一些你不懂的词查字典弄清楚。有些人喜欢用一些偏典,一时查不到,只能根据上下文的含义去推理出一个大概。如果做完这些功课后你的诗句仍然不能读懂,那就基本上可以去检讨你的写作是否有问题。

看一首诗,不管你写的再晦涩、再难懂、再可憎,只要你写的东西是守写作“规矩”的,至少仍然能够立住脚。这些“规矩”都包括什么呢?组词、造句、用韵、诗词格律等。这些是诗词创作的基本要求。

好比一个人一样,无论高矮、胖瘦、美丑,甚至是有残疾,起码做到的是先能在社会立足。遵守社会的公共秩序及道德规范,这些才是你生存的基础。一首诗也是这样,写的好不好是你的能力问题,不按基本的规范要求去写是你的态度问题。

前面讲过,曾经报道过野生动物园的老虎“越界”被同类咬死的事件。动物的生存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范的,何况是人类。

诗也是如此,既然标榜自己写的是律诗,就要按规矩写。只有这样,无论你写的好坏起码能够首先在这个“诗词王国”中立足、生存,至于“活的质量”怎么样是你下一步要做的事,先把这些基本的规矩守好。

这些基本规矩守好后,下一步才是解决你“生活质量”的问题。但是提高“生活质量”也还是要按规矩来,不可投机取巧。有的人为了能够写出所谓的“奇句”,不管不顾,饥不择食,不按照基本的组词造句规范,胡乱凑句。还有的人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严重脱离现实、严重脱离生活常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产生出一些病句,或是作品虽然表面上看似惊艳,实则是属于经不起推敲。

比如前面所议论的“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渔火”只能视为是“俗称”,佛门就不用说了,这些组词连道家都是尽量避免的,包括以前讲的“一壶春雪”,这些在道家的卦象中都是属于凶兆,要尽量避免。就是真正的儒家也应注意尽量避免这样组词。《中庸》里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之句,就是在讲这个道理。当然,我的这个观点认可的人比较少,先暂时搁置。

下面说说此句,前面已经长篇论述了,此句无论怎样圆说都有漏洞可查。这个漏洞的根源就在于“江枫”、“渔火”的“配对”没有配好而造成的隐患。作者想借用“江枫”与“渔火”身上的红色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夜景,结果挂一漏万。自古以来产生出许多中帮助作者圆说的版本。

其中的一种圆说就是把此句改为“江枫渔父对愁眠”。据说这个版本还是出自《全唐诗》,是很权威的。不管此句是作者的原创还是后人帮助改动的,“江枫“与"渔父”的配对虽然表面上看在诗意上逊于“江枫”与“渔火”的组合,但是它却比后者更契合生活常理,更能立的住脚。

这就给了大家一个提示,诗人在创作时遇到此类情况,宁可选择前者,也不可为了博人眼球,而不管不顾地去取后者。对待此类问题一定要理智。

不这样做的后果是即便你暂时蒙混过关,你的作品被递传了千世,也难以再递传万世。在俗世中站不住脚,经不起推敲。“江枫渔父对愁眠”虽然在“艺术性”上表面看比“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效果差,但是起码它能相对而言更能立住脚。但是”江枫渔父“也有问题,我只是说相对而言比”江枫渔火“要好一些。

这就是如观所主张的,禅境始终是一首诗的“诗骨”。俗谛了义的意思就是在是我们这个世间或是世间的某个局部能够站住脚,无漏。佛经中也有这种了义偈颂,以俗世的眼光看:艺术性差。但是它的禅境却是最高的,最能立住脚的。

所以,世人讥笑佛门无诗是很幼稚的,他们的精力是放在表达禅意上,而不是放在表现世俗的所谓”艺术“上。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8 12:1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理解能力,就少说两句吧,光腚了。

点评

人家说了,也是为增加版块的发帖量。你的跟帖也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8 13: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8 12: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8 12:07
诗歌作为文学艺术之一,一如其他艺术都服务于政治,从昔日儒家兴观群怨诗学理论的创立到毛泽东时代的一切文 ...

社会主义只是个口号了。看看各个当官的,有那个不是围着老板转的。说白点,就是权贵资本主义——即权力与资本的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13: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8 12:07
诗歌作为文学艺术之一,一如其他艺术都服务于政治,从昔日儒家兴观群怨诗学理论的创立到毛泽东时代的一切文 ...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标准来划分:

道家,儒家被认为其主体是唯心主义。法家,墨家被认为其主体是唯物主义。

它们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法家思想在当时受到推祟。

当时的秦,齐,韩等强国都是重用法家,墨家这方面的人才。后来秦国依此获得成功。

但是法家思想也有它的弊端,就是注重实用性,最后也是导致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后来汉朝独崇儒术。孔子的学问比较全面,视为是周公的继承者,所以他的思想被树为哲学思想的正脉。

所以,法家,墨家思想在中国没有再充分发展,这也带来了一些隐患。那就是开拓的精神减弱,“狂野”的血液减少,懒惰性增强。象在元代和清代都是依靠少数民族政权来开疆拓土,而宋代与明代在这方面都没有建树。

“五四”以来,我们引入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填补了法家思想的空白,在缔造新中国时获得成功。但是也要注意,传统的儒家思想教化也不可完全摈弃,吸取从战国到汉代那种选取中华主导思想的教训。那就是不可偏废。

现在已经基本定了基调,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主导,辅之以儒,释,道传统哲学思想的教化。这样的选择才是明智的,全面的。

历史的教训一定要吸取,代价是巨大的。防止因冲动与狂热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判断与选择。


点评

自从“五四”以来,儒释道的地位一直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极端的做法是要让他们最终彻底消亡的。 现在很宽松了,允许儒,释,道传统哲学思想在当今的意识形态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主体思想还仍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8 1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13: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7-8 13:28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7-8 13:02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标准来划分:

道家,儒家被认为其主体是唯心主义。法家,墨家被认为其主体是唯物主义 ...

自从“五四”以来,儒释道的地位一直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极端的做法是要让他们最终彻底消亡的。

现在很宽松了,允许儒,释,道传统哲学思想在当今的意识形态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主体思想还仍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是不能撼动的。

现在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还仍然是生存问题,任何一个看似微小的国际关系没有处理好,都很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因此,发展经济、提高科技水平还仍然是重中之重。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实用性强,对其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儒释道思想也不可完全抛弃。古代的哲学思想很多是文史哲不分家,象《论语》等是以师徒对话的方式来阐明哲学道理。这些思想在当代于治理国家上仍可发挥重要作用。

三皇五帝、周公、孔子,这是中华文明的正脉。无论是蒙元还是满清都尊他们为正统,如果不尊他们和另一国没有区别。

所以说,儒释道作为大中华的“三公”必须要受到国人的尊重,这至少是体现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种孝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8 13: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7-8 12:14
这样的理解能力,就少说两句吧,光腚了。

人家说了,也是为增加版块的发帖量。你的跟帖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15: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8 15:11
基督教强调人生来有罪,教导人舍弃人间的快乐,去追求天国里的灵魂的永生和幸福;佛教强调人生“苦海无边 ...

儒门学说主要是针对如何治理世俗社会而量身定做的,道家也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主张,但是主要还是指导个人修行。佛教主张出离六道轮回,没有具体提出如何治理国家。东方文明中,只有这三门充分发展并持续不间断地传承。其他的门派都是没有充分发展就中途夭折。

从义理透彻的角度来衡量,佛法为了义之法。为什么诗门、儒门很多理论甚至包括圣贤的话能引起争论呢?就是因为他们的理论不了义。

佛法不存在这个问题,佛教三藏的经律论最为圆融。古印度人两千多年来几乎没有干别的事,就干了这一件事。佛经的表述,每句话、甚至每个词、每个字都有“考究”。佛法了义、究竟、圆融、通达。

儒释道代表着东方文明的最高智慧,西方难以望其项背。







点评

信佛信道是个人自由,但你也要尊重世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0 06: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0 06: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7-8 15:32
儒门学说主要是针对如何治理世俗社会而量身定做的,道家也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主张,但是主要还是指导个人修 ...

信佛信道是个人自由,但你也要尊重世俗。

点评

“春风又绿江南岸”,我们不是连个绿字也要反复推敲吗? 诗门是如此,佛门何尝不是如此?佛法如何才能表义精准,古印度人为此花费了二千多年的时间去锤炼。 一首诗要先保证“生存”,其次才是“修润”。 宁可写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0 0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08:5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7-10 08:58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10 06:35
信佛信道是个人自由,但你也要尊重世俗。

“春风又绿江南岸”,我们不是连个绿字也要反复推敲吗?

诗门是如此,佛门何尝不是如此?佛法如何才能表义精准,古印度人为此花费了二千多年的时间去锤炼。

一首诗要先保证“生存”,其次才是“修润”。

宁可写成“江枫渔父”,也不要冒险写成“江枫渔火”。这首诗也只能这样了,不能再去深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